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里皮的无奈

郭浩 2018-03-29

中国杯的比赛结束了,真的强队来了,中国队的青年才俊们并没有拿出本色,反而被狼狈地打回了原形。里皮终于承认了自己并非中国足球的救世主,中国队的球员们“或许有进步,但相距仍遥远”。

我很心疼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在足球界获遍了所有的荣誉与尊重,却在中国足球的门槛前低下了头。谁说这世上没有带不好的班?谁说这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中国足球没有给球迷带来多少欢乐,却能够给教育提供深思。

我们常在中国足球的失败上分析体制的弊端,是啊,从小培养难,青训又跟不上,球员的职业素质提不高,这些从上到下的问题,并非是改变一些硬件和物质基础就能行的。我们是否考虑过人种问题和基因问题?看了同强队的过招,且不论技战术,中国球员只在身体素质上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带着这样的先天不足,即使是里皮这样的教练,也很难改变如此现状。

里皮改变不了的,谁又能改变呢?带出了这样的成绩,我们能否认里皮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教育上同样存在,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将成绩视为生命和发展的根基,在现有的应试体制下,在追求升学率和名校率的路上停不下脚步。于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理论开始像野草一样漫山遍野的蔓延着。学生在这里,教不好了便是方法不对或是能力不够,于是培训提升回来再教,学生还在这里,变化不大。有时老师们被逼迫得甚至恨不得屏蔽掉教室里后几名的孩子们。

这样的苦愁只有身在一线才能体会。

春天撒一把种子在泥土里,为什么有的种子始终无法发芽而最终腐烂?鱼缸里的小鱼,为什么总有一些无法健康地长大?好与不好都是自然的,非要强加一条理论让不好变好,是徒劳的;学得好与不好也是有根源的,那根源或许是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童年经历甚至是遗传基因,非要去努力实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愚蠢的。树有高低,草有长短,无论怎样,它们都公平地在享受阳光雨露。人也会有高低长短,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只是片面地注重了成绩和升学上的“教”,忽视了让每个孩子在公平的环境中得到善待。

里皮的失败印证了足球领域有教不好的球员,也影射了每一个同教育相关的领域。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都考进了名校,那最后一名是谁?那些被竞争下去的学生又是谁?如果一所学校有着高得惊人的升学率,那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甚至同优良无关,只能证明这所学校在生源上的竞争力,如同那足球的强队一样,源头好了,结果能差到哪里去呢?而可怜的中国队在源头上就缺乏了竞争力,即使请来了里皮,结果又能好到哪里呢?

抛开战绩不说,里皮是能够给球员们带来很多积极影响的,经历和见识也是一种进步;除却成绩和升学率不谈,教育若能善待生命,即使成绩不好,也是会有积极作用的。

        我们的无奈其实同里皮的一样,便是教可教,却难教。教不好的学生是真实存在的。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