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我们的中巴车:幼儿园课程故事

  • 作者:甘露 主编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标准书号ISBN:978-7-5192-6617-2
  • 定价:45.00元
  • 出版时间2019.8
  • 开本:16
  • 用纸:胶版纸
  • 页码:144
  • 购买地址:https://dwz.cn/A4pluEti
内容简介

近年来,我们对幼儿园课程并不陌生,并一直思考课程是什么,什么样的课程才是好的课程、适宜孩子的课程、属于幼儿园自己的课程,课程需要融合什么、创造什么、如何呈现,以及给孩子、教师、家长怎样的体验。虞永平教授在《学前课程幸福童年》一书中说道:“课程应切实关注幼儿的生活,关注了幼儿的生活才能真正关注幼儿的生命。课程就是来源于生活的一个绵延不绝、不断丰富和充实着的故事。”《我们的中巴车——幼儿园课程故事》着眼于孩子的生活,聚焦于孩子的经验发展,从课程的角度思考,从孩子的实际生活出发,是一个不断丰富而充实着的故事,也是我们对课程理解、思考与建构的过程。

一、《我们的中巴车——幼儿园课程故事》的写作背景

2015年年底,幼儿园收到了国资委的通知,幼儿园的一辆中巴车即将报废,要求我们办理《找废车辆回收证明》把车送到回收站。我们考虑中巴车应该回收,还是留在幼儿园,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窗边的小豆豆》中的一幕幕场景:小豆豆每次期待到有轨电车上课的样子,小林校长将同样的活动放到有轨电车上进行,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我们决定请求上级,让幼儿园留下中巴车,希望中巴车也能成为孩子们期待的地方。决定留下中巴车还有一个原因,当时我们正在研究室内外环境一体化,孩子们在室内的活动中产生很多深度学习的案例,我们试图将室内环境与户外环境打通,拓展孩子们的学习空间,让孩子们的学习无空间限制,室内活动环境与户外活动环境结合在一起才能扩展复杂性、挑战性、多样性、新颖性以及所有支持创造性学习和发展的元素的机会,更能支持孩子们持续深入地探索,真正实现室内外环境一体化。但是,我们遇到了瓶颈。我园户外活动采取的是混龄的形式,不利于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教师每天看到的都是新面孔,无法支撑孩子的深度学习。我们一直思考怎样将深度学习从室内移到户外,中巴车是一个特别好的载体。在中巴车上,我们开启了别样的学习与活动故事。

二、《我们的中巴车——幼儿园课程故事》的三个阶段

中巴车出现的第一天,就成了孩子们生活中的焦点。中巴车一周与孩子们见面三天,这三天是孩子们最期待也是最高兴的三天,孩子们与中巴车互动时发生了很多有趣、生动、感人的故事。我们在梳理中巴车故事时,发现中巴车上的活动就像创业的过程。所以,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将中巴车上发生的故事分为孵化期、创业期和公益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孵化期,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为创业过程中或尚未实现预期目标的公司投资,是未知成果的时间发酵、酝酿阶段。孩子们与中巴车初识,探索着中巴车各个零件与部位,清洗车、在车身画画等。我们怀着未知,等待着更具价值的探索时机,憧憬着孩子们与中巴车会发生的故事。第二阶段为创业期,孩子们在确定果汁巴士的方案后从试营业到调整方案再到营业,困难重重。但是孩子们就像创业中的成年人一样投入,不知疲惫,极力解决问题,实现心中的目标或是愿望。第三阶段是公益期,我们更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心理变化。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与现在我们给孩子的影响就是要关心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多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我们在孩子们心中植根的善的种子。反观现在的社会现象,当人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满足自我需求后最终的选择就是做公益。孩子们在中巴车活动中通过同伴间的学习、教师的影响,对待事物的看法、想法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孩子们从小我到大我,体会着给别人带去快乐自己会更快乐,情感渐渐得到升华,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时期,我们称之为公益期。

三、《我们的中巴车——幼儿园课程故事》折射出幼儿园的价值观

我们以故事的形式记录着孩子们与中巴车发生的事情,这些故事也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也是一个课程建构的灵魂。在《我们的中巴车——幼儿园课程故事》中,故事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一线教师。在建构故事时,最难的是培养教师队伍,怎样让教师了解孩子,并对教育时机敏感,是幼儿园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教师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追随孩子的脚步才能分辨哪些活动能最大化发展孩子的能力,哪些活动能满足并适宜孩子发展的需求,哪些支持策略是最有效的。在正文的故事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步步思考与实施的支持策略。不论是在建构故事还是在梳理或是讲述故事时,我们的脑海中一直存在着几个关键词,也是我们在课程故事中倡导的价值观。

1. 尊重

尊重代表平等、珍视、期待,不局限于孩子身上,我们要用尊重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不仅仅是与人的视线保持一致,用文明的用语与人沟通,更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我们以谦逊、真诚的态度对待周边的人和事,珍视幼儿、教师、家长独立个体的经验与成长,思考每件事情、每个人给自身带来的独特经验,用善意的语言与行为唤醒对方的善意,利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身边的环境,期待美好的事情发生在身边,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长成身心健康的样子。

2. 融合

融合代表着碰撞、共识、共生、共享以及信任。人与人相处难免出现碰撞。碰撞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在于自己怎样思考与理解。我们的碰撞更多聚焦于思想的碰撞和创意火花的燃烧,这样的碰撞会使生活更多姿多彩,更有创意。出现碰撞后,我们会深究其根源、理论,达成共识,相互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集中智慧与创意完成任务,共享成功与喜悦,彼此相互信任,达到有利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以及群体幸福感提升的状态。

3. 幸福

幸福代表快乐、投入、满足、意义。快乐来源于兴趣,我们热衷于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一点进步或是解决一个问题都会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像中巴车上孩子们遇到问题,集中解决问题,家长与教师共同参与。共建的故事对孩子、教师、家长的意义有多大?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有多少?有意义的事情未必简单快乐,但人生不就是创造意义吗?

尊重生命、融合共生、幸福快乐而有意义,这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对生命的理解,还是我们提倡的价值观,更是我们的使命。关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无限的光彩。希望有一天,孩子们、家长们、教师们能看到这本书,回忆起一些情景、一些温暖、一些力量、一些感动,这是属于我们的美好记忆。

在这本书即将完稿时,老师们勤奋的身影在眼前一一闪现。张海燕园长和陈丽娜老师,带领大班级组老师们,为每一次中巴车上活动出谋划策,让我们的中巴车终于成为每个人自己心中的巴学园。特别感谢曾娇霞、杨莉红、林舒虹、王笑、龙飞、苏晓冰、吴锦婵、张嘉瑶、黄梅、邹办芳等十位老师,她们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精彩的教学实践,亦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幼儿园的课程故事背后,是每一位老师的辛苦付出,我们用文字记录和回望自己走过的光辉岁月。

 

作者简介

甘露,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研员兼深圳市龙 华区教科院附属幼儿园园长。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专业硕 士;广东省特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腾讯大学学前教育顾问; 深圳市首批名园长;广东省甘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甘露名园长工 作室主持人;广东省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深圳市、广州市教育 督学;广东省南粵教育先进工作者;深圳市第二届幼教蒲公英“十佳园 长”。甘露园长既是学前教育的研究者,也是学前教育的一线实践者。从 园长到教研员再回到园长,甘露园长对学前教育有了不同的视角。她帮助 儿童园建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课程,鼓励教师在课程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帮助儿童在课程中找到快乐和价值,让课程成为儿童园最有生命力的风景。

目录

第一章 孵化期

 

意外发现

活动实录一:孩子眼中的中巴车

活动实录二:中巴车初体验

萌发想法

活动实录三:窗边的小豆豆

活动实录四:中巴车大调查

寻找资源

活动实录五:参观叮叮车

活动实录六:参观叮叮车后的分享

坚持实现

活动实录七:中巴车变身记

活动实录八:谁能帮助我们改造中巴车

活动实录九:给园长妈妈的信

活动实录十:装饰中巴车

活动实录十一:营业前的准备

活动实录十二:活动预约单

活动实录十三:购买水果

活动实录十四:我会榨果汁

活动实录十五:制作点餐卡

办法总比问题多

活动实录十六:果汁巴士试营业

活动实录十七:营业遇到难题

活动实录十八:营业前的宣传

活动实录十九:确定销售人员

活动实录二十:果汁巴士正式营业

活动实录二十一:活动后的整理

我们成功了

活动实录二十二:中巴车上的第一桶金

活动实录二十三:评选营业之星

活动实录二十四:真假钱币大侦察

钱怎样花

活动实录二十五:如何处理赚来的钱

第一阶段 活动小结

 

 

第二章 创业期

挣钱的滋味

活动实录二十六:一张电影票引来的创业之路

活动实录二十七:制作手工艺品

活动实录二十八:中巴车再次营业

活动实录二十九:DIY体验馆

活动实录三十:筹备跳蚤市场

活动实录三十一:跳蚤市场

第二阶段活动小结

 

第三章 公益期

心中的公益

活动实录三十二:弟弟哭了怎么办

活动实录三十三:小时候看的第一场电影

活动实录三十四:招募义演人员

活动实录三十五:制作戏台

活动实录三十六:预演

活动实录三十七:皮影戏是否收费

活动实录三十八:制作宣传海报

期待的笑脸

活动实录三十九:开播啦

第三阶段 公益期小结

 

第四章 进阶式体验

 

从中巴车课程中看孩子经验的进阶

从中巴车课程案例中看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中巴车课程案例中看幼小衔接

 

第五章 从中巴车课程故事引发

对园本课程的思考

 

 

试读章节
精彩书评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