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让科学流行起来: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 与科学素养文集

  • 作者:刘建平 主编
  •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标准书号ISBN: 978-7-5681-2821-6
  • 定价:36.00元
  • 出版时间2017年3月第1版?
  • 开本:16
  • 用纸:道林纸
  • 页码:300
  • 购买地址:http://suo.im/fiwvu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刘建平,全国优秀教师、首届全国小学十佳卓越校长。曾主持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九五”A级重点课题“学校生活与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所构建的学校教育体系被专家学者称赞为“生活教育”。调任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以来,致力于学校课程再造且建立了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全人课程”体系,被誉为“课程领跑又一人”。

《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中国报告文学》、《教育》旬刊、《广东教育》等曾对其进行专题报道。

目录

第一章?松湖之道——基于“全人课程”的科学教育

科学与生命的美丽邂逅 

静悄悄的革命:现象教学

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让科学流行起来 

科学教师的成长秘笈 

第二章?大师开讲——从科学实验到科学实践

从科学探究到工程实践 

建设自己的科学课程 

生态学视野下的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思维及其培养策略

第三章?百花争春——优秀教学论文、经典教学案例集锦 

研讨课教学实录与评析

《博物馆之夜》课堂实录与分析

《第一节科学课》教学实录 

《海豚是鱼吗》课堂实录 

《让种子飞起来》教学实录与评析

优秀教学论文

巧用“意外”资源,演绎精彩课堂 

引领探究,发展思维 

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放手,让学生个性飞扬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例谈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

如何培养科学兴趣,提高科学教学效果 

打造与传统不一样的科学课堂

小小材料之中的真知灼见

敢于尝鲜,采撷鲜果

跨学科融合的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 

小学科学宇宙单元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在农村小学的机器人STEAM创客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改革 

从一节科学课浅议游戏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浅谈学校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情感策略对小学生科学学习持续度的影响

完善科学实验材料和素材,促进科学课堂有效教学 

跨学科主题教学新探索 

点拨探究,有效教学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基于前概念下的小学科学概念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育初探 

情境性课堂的教学组织实施技巧 

让创客意识助力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问诊当下科学探究“症状”,探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良方” 

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中“科学探究”衔接问题之探讨

经典教学案例(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热胀冷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像火箭一样驱动小车》教学案例 

《养蚕》教学设计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案例 

第四章?名校采风——第三只眼看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 

学校在课程面前应有所作为 

从课程再造到诗意生长 

一所从生命深处长出来的好学校 

松山湖:教育生态的涵养之源 

松湖之约,幸福之旅 

三人同行风满袖:一所名校的成长密码 

有段岁月在松湖 

 

试读章节

第 一 章松湖之——基于“全人课程”的科学教育

 

人的生命由自然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社会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宽度)、精神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高度)组成。生命长度、生命宽度和生命高度统一在一起,共同凝成了“完整的人”,即个体生命“我之为我”的生命亮度。

松山湖中心小学将外在“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学校“内生的课程”, 从基础型课程到拓展型课程、体验型课程,已经建立了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全人课程”体系,着眼于塑造精神生命、开琢自然生命、构建社会生命,培养“完整的人”,让教育点燃“我之为我”的生命亮度。

科学与生命的美丽邂逅[1]

——品味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科学教育

赵晓天?刘绍江[2]

自从在校园走了走,我就被吸引了,一直想深入了解这所学校……

两年里第三次走进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中心小学),我仍然难以平息心中荡起的层层涟漪。活泼的校园,弥漫着雨后特有的润泽和温馨,正是上课时间,在十几棵百年荔枝树的绿荫里,三三两两的学生正东一簇西一簇地在几丛植物旁观察着什么、记录着什么。没有聒噪,没有喧嚣,这一切会让人不自觉地压低声线,放慢脚步。

和刘建平校长聊起中心小学的全人课程,谈者和听者都兴致盎然,感觉十分投缘。刘校长说:学校有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决定了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中心小学基于塑造精神生命、开琢自然生命、构建社会生命,进而培育“完整的人”这一哲学思考,每一个五年都确立一个工作抓手:学校课程再造、教师生态发展、教学方式变革。从课程结构到课程师资再到课程教学,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全人课程”体系。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的深度变革,点燃“我之为我”的生命亮度。

今夜好静谧,正在孕育着一个饱满的明天。

?生命的邀约?

莫春荣老师原来在深圳的一所大型民办学校任职科学教师,说是科学教师,科学课却没上过几节,整天忙碌于几十人的航模兴趣小组争金夺银,被这所学校的校长誉为“金牌教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三多”教师,即训练航模的时间比较多,钻研航模的时间比较多,参加航模比赛的时间比较多;上科学课只是偶尔为之。当时作为航模教练的他,只关注学生的竞赛成绩,眼里只有金牌、银牌。

2006年莫春荣老师成为中心小学的一分子,没成想,这次松湖之约开启了他教育人生的新的旅程,一个曾经的优秀航模教练,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科学教师,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我一到松山湖,刘建平校长就告诉我,课堂才是我们教师的主阵地,明确要求我首先要当好一名科学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然后才是航模教练。不管是教师还是教练,都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莫春荣老师在文章里写道,至今,他仍清晰地记得与刘校长之间一场对于他由航模教练到科学教师华丽转身起到关键作用的“航模室夜话”:校园里一片漆黑,只有航模室的灯还亮着,我正在埋头修理模型飞机,校长走进来,看了看四周,很随意地问:“你在××学校最辉煌的时候带了多少名航模队员?”我很骄傲地回答:“80多人。”校长又问:“当中有多少人参加全国比赛获奖?”我更骄傲地回答:“有8人。”校长再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这80人当中,只有8人是成功的,其他的都灰溜溜地退出了航模队,都是失败的?”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一直盘旋了很久很久,我不愿意承认,却不得不承认。

“是金牌重要,还是科学课堂重要?是培养几个人争金夺银重要,还是普及科学教育、惠及每个孩子重要?”莫春荣老师第一次对其教育使命和教育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痛苦煎熬后,他对学校的“全人课程”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少数“精英”的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或技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使所有学生“模式化”发展;注重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一阶段的发展;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的发展。

莫春荣老师慢慢地静下心来,开始把心思放在更为广阔的科学课堂这块阵地上,和蔡敏胜、陈晓敏、李赟等科组教师一起认真研究科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潜心摸索探究研讨式的科学课教学模式和尝试“现象教学”在科学课堂的应用。莫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走进生活,接触科学,感受生活中科学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从关注奖杯奖牌,到关注每个孩子、每个生命的成长,莫春荣老师把自己融入学校,在课程的跑道上起飞。如今,无论是科学课还是一手硬笔好字课、一项健身技能课、一门兴趣爱好课,莫老师都能够胜任,都能够得心应手,教育教学成绩斐然。

学校招什么样的教师?招来了干什么?松湖之约的每一个教师,几乎都经历了类似莫春荣老师这样的深刻变化。智慧的碰撞,思想的对接,心灵的沟通,中心小学的课程再造,使很多的教师都顺利地完成了从单一型向复合型教师的转变。于洪民在反思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当生命的价值感与意义感被唤醒,当生命与教育融为一体,当教育不仅让学生的生命得以成长,而且让教师的生命不断拓展时,教师,无疑是幸福的,我正是执着追求这种幸福的草根教师。”是的,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却能走得更远。松湖之约,分明就是一场生命的邀约。

?生命的灵动?

科学是有生命的,科学的生命在于它的精神。科学的精神不是科学本身固有的,而是人为赋予的,是人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是科学的核心品质,科学因这种“品质”的涵养而别具生气与活力,并由此焕发出特有的神采和魅力。[3]

在松山湖中心小学的闲慧居里,记者和几位科学教师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聊起当下的小学科学教育。其中蔡敏胜老师非常感慨地谈起这样一件事情:还记得2001年发生的狮子座流星雨的那件事吗?据报道,南京紫金山上,前来观看流星雨的孩子和家长漫山遍野,时至午夜,孩子们还不愿离去。据说当时南京各地大大小小的天文用具店,一周前店里的望远镜就销售一空。时至今日,相隔十多年,其间发生的天文景观不在少数,但还有多少孩子去关注?

是啊,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科学教育开始走向“人性”的退化和没落,并滑向“本本主义”的深渊,学校的科学教育往往只注重科学知识和技能两块内容,将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探究精神排除在科学教育之外。一味地突出科学,偏执于科学的物理性,使科学在过于窄化的孤立行走中渐趋异化和脆弱。科学教学演化成课本科学、课堂科学,很多学校以能够完成一张科学试卷来检验一学期学习科学的成效并乐此不疲。本该非常有情趣、有意思的科学教育,变得异常单调、枯燥和乏味,学生的学习热情骤然变冷,并慢慢地远离科学。

追求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拨动生命的琴弦。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科学教育与科学教学,正是建立在立足于人的发展这一认识上,追求一种生活的科学、文化的科学、人文的科学。

为了更加真实地感受中心小学科学课的“生命意蕴”,记者拿着从教导处拍下来的课程表照片,在将近一周的时间里,跟随学生的步伐,不停地在科学室、图书馆、荔香园、运动场等场所穿梭听课,还有一次因自己的疏忽,错过了接学生去园区企业做调查的巴士,着实遗憾。几节课后,记者发现,中心小学科学教师正在进行着“现象教学”的努力,即科学课堂教学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或者话题展开教学。

在《溶解》一课教学中,陈晓敏老师提出:“我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老师很快喝到这杯果珍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

学生1:用筷子不停地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

学生2: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

学生3: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

…………

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将其引入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感兴趣了。学生很快地理解了溶解的快慢与温度、搅拌有关。在教学中,教师们都能够有意识地把科学问题生活化,回归于生活,使学生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超越传统学科界线,与语文、数学、思品、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相结合,是“现象教学”的又一个研究重点。

在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这样的教学案例在中心小学有很多,例如《松山湖园区薇甘菊调查》《醋、糖、盐、酱油的秘密》《如何除去我们水杯里的水垢》《环保技术在未来住宅中的运用》等。教学内容向生活现象转变,课堂也逐渐从教室向校园、向社区、向企业移动。尤其是在学校课改第三个五年规划中,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研究意识和项目意识作为科学课教学工作抓手进行研究推广。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让课堂波动起来,让校园波动起来,让师生的每一天波动起来……”随着科技节上这句响亮的宣言的发表,中心小学校园的创新之火被点燃了!

中心小学开展的科技节活动,立足于课程,进行拓展延伸,把课程教学研究与科技活动很好地联系起来,探索出了科技活动课程化的新途径和方法。经过十年的摸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主题性科技实践活动的科技教育新模式。新模式具有以下三大亮点:①科技节围绕一个主题全面展开,并以主题性的科技实践活动贯穿始终;②参与面广,兼顾不同年级的学生,师生参与率达100%;③以生活为中心,以体验探究为手段,以生命发展为目标,激发学生的科学志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中心小学的科技节活动,不是班级少数学生“精英”的活动,也不仅仅是科技社团学员的活动,而是属于学校所有孩子们的活动。活动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以主题贯串科技节活动的全过程,结合学科教学,分层设计,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参与体验,把参与活动当成学生施展才华、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舞台。用该项目负责人张瑜老师的话说就是“一个都不能少,每个人都要出彩”。从科学课堂到科技活动,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心小学的科学教育正在回归科学的本质和价值立场。

中心小学的科学教育正在做着一种努力:让生活成为科学的生长点,让科学教育融入生命,焕发生命的活力!让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索唤醒生命的灵动,呈现人性之美,并由此激发起对科学的美好追求,已经积淀为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共赴科学旅程的一种思想文化,并在不断地深入践行中。

?生命的光彩?

刘建平强调课程建设“不能高来高去”,一定要有根。他说,这个根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为本。

在采访中,四(5)班的石头同学的自信、大方的谈吐,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石头同学2014年秋季从粤北清远连州转学来到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石头说:“在原来的学校,除了语文和数学,其他课很少,没有兴趣班,也没有课外的比赛或活动。来到松山湖中心小学,一下子增加了好多学习内容,除了之前学过的跳绳,还有我第一次接触的英语、科学、毽球、葫芦丝、诗文诵读、做上学、写字、兴趣班、体验课等。可以学这么多东西,我既兴奋又担心,担心自己跟不上大家的步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小石头的所有学科都跟上了同学们的脚步,自信心也慢慢增强了。在2015年秋季测试中,石头的数学、语文和英语成绩名列前茅,被同学们称为学霸;遥控车技术也提高了,参加多个比赛活动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7张雅正卡,被评为雅正之星,还代表班级在升旗仪式上做旗下讲话。

石头说他最难忘的是和于典等三位同学参加2015年全国车辆模型公开赛(厦门站),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第一轮比赛,我的赛车出了点故障,全油门也提不起速度,但我操控稳定,直走、转弯、超车、避让都十分流畅。第二轮比赛,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我修好后的赛车如离弦之箭飞出,激情迸射的速度终于出来了!我在第二个弯道就从发车第3位升到头位。直道加速、入弯减速、左避右让的遇车超车,行车动作一气呵成而富有节奏。只听到赛车通过感应线时电子计时器发出的嘀嘀声。当裁判宣布收车时,大家将目光投向显示屏,排在第一位的我成绩定格在15圈,领先同组第二名整整3圈!经过三轮比赛的激烈角逐,凭着过硬的技术和稳定的发挥,最终我以29圈夺得冠军,于典以28圈获得亚军,我和于典、汤健熙获得该项目单项团体银牌。

石头的爸爸介绍,小石头小时候胆小腼腆,科学课堂和科学社团培养了他吃苦耐劳、敢于钻研、善于探究的品质。小石头他们其实从拿到赛车到比赛开始只有4天时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学校的“全人课程”,让孩子们平时在科学课堂和一门兴趣爱好课程上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有了坚实的基础,学习新的遥控项目只需将赛车放在赛道上做适应性训练即可,取得好成绩也就水到渠成了。

小学科学课程不就是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吗?中心小学的科学教育和科学教学,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并细心呵护,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

十年如一日,砺得梅花香。中心小学的教师们在构建全人课程的磨砺中,转变了教育观念,提升了专业水平,教师们教学得心应手,生活丰富多彩,幸福感特别强。每天下班后的教工俱乐部就很能说明问题:周一足球篮球俱乐部,周二网球俱乐部,周三毽球俱乐部,周四跳绳俱乐部,每次活动持续两小时,场场爆满。由于毽球俱乐部报名人数太多,还分成上下两场开展活动。俱乐部成员一旦迟到,有时连“玩”的位置都没有了。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每个教师都是那么热情、优雅,活力十足,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职业成就感和生活幸福感。“近几年教师参加区、市、省赛课获奖的量和质都得到大幅提高,更加坚定了教师的课改信心,特别是教师在全人课程实践中充分体悟教育真谛,以及由此享受到的教育的欢乐、感受到儿童精神生命的神奇,这种不可言状的高峰体验是其他任何奖励所不可比拟的。”作为分管基础型学科的王强副校长在聊天时这样说,“生命成长是教育的本质,当科学与生命相遇相融,就找到了科学教育的生命属性,所以,她带给师生的触及灵魂和生命内在力量的美妙体验、幸福、热情都是自然生发出来的。”

教育要找“慧根”,在“根”上用力;教育要关注生命,在生命发展上思考。在中心小学,令记者倍感欣喜的不是收藏在校史室里的一摞摞证书和奖牌,而是学校、学生、教师生动活泼的成长状态。

大千世界之美,有山的巍峨,有水的辽阔,有日月同辉,有草木争荣。但若论人世间之最美,唯人、唯情,唯生命最美。

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科学教育之美,美在把“人”写进教育的核心。诚如歌德所说:“理论都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科学是理性的、客观的,但科学的进程充满人的心智和感性色彩,当科学邂逅生命,就演绎出美丽的故事,抒发出美丽的情怀。

在这里,又何止科学教育之美!采访期间,记者碰到来自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的刘沁桥老师,三十多岁,一个教育情怀满满的教师。他自从2013年到过这所学校之后,三年来,在寒暑假、国庆节以至周末时段,刘老师独自一人,自掏腰包,或高铁或飞机,不远千里,又多次来到学校,就为了能在学校里转一转、看一看,和学校教师们聊一聊。刘老师说:“在这里,能真切地感受到教育之美,每一次都嫌时间太短,每一次都有更深的触动!”

在这里,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卢中南先生就感慨地留下“教育的生命栖息地”的题词。

在这里,有生活,有生命,有缘分,有情怀,有温度……

因此,我一次又一次来到这里。

静悄悄的革命:现象教学[5]

 

莫春荣

英语课上,白板上挂着色彩斑斓的欧洲大陆地图,学生们需要在上面展示不同国家的天气状态。比如,芬兰今天阳光明媚,丹麦是雾蒙蒙的,这意味着,学生将学习英语(课程)和地理结合了起来。这就是芬兰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现象教学。

现象教学即基于现象(主题)的教学,指按照某一现象或是主题来实现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其特点是超越传统学科局限。学生将通过如欧盟演变、气候变化、芬兰百年独立史等主题,以跨学科的方式学习语言、地理、自然科学和经济,让学生与来自多个学科的教师互动,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在教师面前排排坐、被动听讲的传统形式,将被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模式取代。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所进行的现象教学,指在科学课程中进行主题教学、跨界教学,指围绕某一科学现象或话题进行主题教学,其特点是超越科学与生活的局限、超越学科与学科的局限。这是基于全人课程及其生态学视野对科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一、跨越知识逻辑,让科学回归生活

教育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特别是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使教育更加专业化、体系化,同时,越来越脱离生活本身。因此,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脱离生活。品德教学有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之别,英语教学有书本英语与生活英语之别,目前,科学教学亦是如此,更多的是遵循知识逻辑,生活乃科学之源被忽略。学生往往能够在实验室里利用教师提供的仪器、材料完成相关的探究活动,却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视而不见,极少有同学能够发现生活现象并自主地进行探究。

现象教学就是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适时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展开教学,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努力在学生生活与科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从而使科学教学跨越知识逻辑,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应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或解决生活问题,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科学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一)科学问题生活化

在现象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科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使学生逐渐把科学思维延伸到生活中。

1.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强调对教材进行改造,目的在于使之具有可探索性,增加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空间,使之成为有价值的生活原型,使课堂教学既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更是一个经过加工的实践过程。

教材的编写受地域、文化、时间、民俗差异的影响,使部分教学内容与各地的生活实际不符,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使用教材,甚至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动,使之更具生活化。

(1)改教材。教材,只是编者所提供的一个范例,这些例子不一定是每一个学生都熟悉的,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改编素材或者增加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

例如:粤教版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五课《健康饮食》活动1“饺子里有什么”,可以根据广东的饮食习惯改成“包子里有什么”,或者“煎堆里有什么”。

(2)改顺序。根据季节时令,对部分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修改,使教材更能切合生活实际,利于教学。

例如: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第三课《叶里的“加工厂”》、第四课《花里的育婴房》可以改到春季学期的五年级下册,这样,教材里所提到的叶子、花就更加容易被学生和教师找到作为研究对象,有利于学习与探究。

2. 探究材料生活化

“有结构的材料”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思考,能提升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了解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印象,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如果材料的选择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对探究的注意力;二是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因此,在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时应该注意:①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物品;②来源于学生周围的环境;③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④来源于学生的经验范围。

指导学生建立“溶解”的概念时,除了准备高锰酸钾等化学材料外,还应准备一些来自生活的材料:食盐、白糖、砂子、面粉等。又如教学《物体的沉与浮》一课,除了可以提供了木块、石块、泡沫、铁钉、瓶盖、牙签等材料外,还可以选择学生身边就有的铅笔、圆珠笔、橡皮、铅笔盒等。

(二)生活现象科学化

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体验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品尝学以致用的乐趣,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

1. 家庭生活科学化

在生活现象中,学生往往会有许多疑问,要引导学生学会把这些疑问尝试着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和解决,如苹果削皮后不久就变色了,其他水果削皮后会变色吗?你猜想水果变色跟什么因素有关?你有办法证明吗?你有什么办法让水果削皮后不变色呢?

2. 科学作业的生活化

探究活动,不局限于科学课的课堂上,而应延伸到生活中,才能更大地发挥它的无穷魅力。因此,可以常常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带回家去,独立完成或请家长协助一起研究完成。

学完《植物的茎》后,要求学生回家用扦插法养殖一棵植物,并把自己的发现和收获记录下来。此项活动持续时间足有一个多月,学生们对扦插植物、种植养护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研究,当他们发现他们扦插的植物长出新芽,当他们看到经自己的手给这个世界增添了片片绿意时,他们欢呼雀跃。其中,有一些同学发现扦插的植物没有成功,枯萎了,他们很伤心,对着那干枯的枝条,深深地沉思:为什么别人的植物发芽了,而自己的植物枯萎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雨水太多,还是太干旱,还是虫害,还是养分问题,或者是扦插方法的问题?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进行深入探究。

二、跨越学科教学,让科学关注生命

基于现象教学的科学课堂教学,适时超越传统学科界线,与语文、数学、思品、术、信息技术、做上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沟通表达、批判思维、创新的能力,等等。

下面以《蚕的一生》这一主题课为例,具体阐述现象教学的教学思路。

(一)设计多元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法是引导学生养蚕,观察蚕,了解蚕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着眼了解关于蚕的科学知识。基于“现象教学”的“养蚕”则是以养蚕作为主题和探究的主线索,内容覆盖了科学、语文、数学、综合实践、美术几个学科,重新设定了跨学科的教学目标:

(1)做观察记录,从科学的角度了解蚕的一生经历“卵—蚕—蛹—蛾”四种形态变化,培养观察能力和长期记录的科学习惯。

(2)用图表方式呈现蚕从一龄蚕到五龄蚕在体长、体重的变化,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蚕的生长规律,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完成一幅《蚕的一生》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从美术的角度发现蚕的生命之美,培养学生的绘画与设计能力。

(4)用蚕丝做一件作品,从做上学(一种探究习惯)的角度来研究蚕丝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对工程与技术的应用能力。

(5)举行养蚕分享交流会,从语文的角度来表达养蚕的心得与发现,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于是,以基于现象教学的养蚕就有了《观察蚕》《蚕的变化》《蚕的一生》《蚕丝的应用》《养蚕收获》等课。在这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二)简化复杂的教学环节

对于传统的科学教学,教师总是希望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或者技能,唯恐学生学不会,记不住,教师的讲解仍然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探究、操作、思考、交流的时间很少。这也是许多公开课、展示课执教者总是觉得探究时间不够的原因。因此,基于现象教学的《蚕的一生》,教学环节只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引入新课,出示几组学生记录一龄蚕到五龄蚕体长与体重的数据,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蚕的生长规律,时长为2分钟。第二部分自主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曲线、矩形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时长为25分钟。第三部分是分享交流,先是小组内讨论、小结,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时长约为18分钟。在自主探究、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以参与者、倾听者的角色参与活动,偶尔针对一些问题进行适当的质疑与引导。尽可能压缩教师讲解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与分享交流。

(三)创建有效的教学评价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形成性与过程性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个人与小组相结合、表现与实操相结合。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养蚕的主题教学活动过程中采取的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自己的评价,还包括社会的评价。学生们把自己养的蚕带到课堂上来,互相分享交流,学生在同伴的评价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同时,要求家长对学生的观察日记进行评价,并分批把学生的观察日记、画的蚕在科学教室中展出。教师的评价不单是语言上的激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经意的摸头,对学生来说,都是有效的评价。

2. 评价时机过程化

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评价对象是各实验小组和个人,评价内容包括小组合作、小组汇报、专心听课、善于提问、回答问题、课堂作业、课外探究活动等。

3. 评价方法多元化

科学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充分利用所有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探究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一份养蚕观察记录、一份养蚕手抄报、一个蚕丝作品、一个蚕茧……都是评价学生不可多得的契机。

在科学课中进行现象教学的实践,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探索,探索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时学生在教师面前排排坐、安静听的局面,让学生在放松、快乐、民主、充满启发的氛围中学习。现象教学超越科学与生活的局限、超越传统学科局限,站在教育的高度看教学,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培养“完整的人”,避免因学科的分类而割裂了各学科知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协调发展,让科学教育点燃“我之为我”的生命亮度。

 

(作者单位: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

 

 



[1] 原载于《科学课》2017年第1期。

 

[2] 刘绍江,《科学课》编辑部主任。

 

[3] 陆启威. 还科学教育的人性之美[N].中国教育报,2016-02-25(6).

 

[4]《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5] 原载于《科学课》2017年第1期

 

精彩书评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