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

  • 作者:姚世敏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标准书号ISBN:978-7-5112-5577-8
  • 定价:36.00元
  •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 开本:16开
  • 用纸:胶版纸
  • 页码:200
  • 购买地址:http://suo.im/3RqDtL
内容简介



当前,不少中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十分明确,存在着“学习无动力、升学无期望、生涯无规划、发展无方向”的现象,令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忧心忡忡。顺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对中学生进行生涯发展指导,有效的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使命。国家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研究报告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本书正是站在这个立足点,既是一本工具书,又是一本百科全书。它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为学生的一生奠基。本书循序渐进地引领你了解高校及专业,认识职场与行业。发现“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喜欢什么,最后解决“我”选择做什么和如何做。它能帮助你发现目标,实现蓝图。

作者简介


姚世敏,山西垣曲县人。现任太原市第五实验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中国教育策划学术研究会特聘专家、山西省教育学会理事、山西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出版教学专著有:《守望者的凝思:读懂学校,读懂校长》、《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我行我思》、《教育悟道》、《回头拾遗》、《飞扬的思絮》、《教育心路》(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让课堂说话》、《学校管理的100个小智慧》(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等。主编有《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光明日报出版社)、《授业笔谈》(红旗出版社)等。

目录

第一篇  认知发展篇

第一章  站在职业生涯的起点

第一节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第二节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了解高校与专业选择

第一节  了解高等教育

第二节  了解高校的专业


第三章  认识职业与职业选择

第一节  职业的内涵与分类

第二节  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节  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职业选择理论


第四章  认识自我与发现自我

第一节  认识自我——“我是谁 ”

第二节  发现自我的气质与性格


第二篇    能力发展篇

第五章  高中学会选择分科和学会学习

第一节  选对文理科——职业生涯的前 奏

第二节  学会学习——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


第六章  职业能力与职业潜能

第一节  职业能力——解析职场生存的武器

第二节  职业潜能—— 寻找你的职 场优势


第七章  专业、职业选择的内在因素

第一节  “我喜欢”——快乐工作的源 泉

第二节   “我适合”—— 性格与专业、职业的匹配


第三篇  实践拓展篇

第八章  制定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节  如何进行一个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节  如何了解目标职业

第三节  塑造良好的职业生涯心态

第九章  成为优秀人才

第一节  中学生应培养的核心能力

第二节  中学生如何发展自己的能力

第十章  创业者更多是一种能力

第一节  创业精神

第二节  创业心理

第三节  创业能力   


                            

试读章节

第一篇  认知发展篇

第一章  站在职业生涯的起点

本章解释了中学生职业生涯这一概念,诠释了职业规划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解读了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及其规律,并对目前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同高考一样,对每一个中学生的人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三年,是中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 这三年的学习,不应该仅以“考上大学”为单一实现目标,中学生自己也应当对以后人生的发展道路有所规划。 所以,高中生需要认清自我,了解职业生涯的概念,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学习目标,培养中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中学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学阶段逐步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方向意识。

第一节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一、职业生涯教育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学校问题严重,石油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使得转行更为频繁,就业。 再就业成了困扰美国的首要难题,1970年,美国联邦教育委员会委员詹姆斯“艾伦(James Allen)基于一项教育期望调查的结果提出,教育目标转变为“工作导向”。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提出了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他认为,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生涯教育,教育应该以学生的未来工作为导向和核心,为每个个体拓展生涯选择的机会,做好继续升学或参与职业活动的准备。 其后,从总统到各州政府,都大力宣传和推广生涯教育运动,甚至予以立法,全国有近0“1的学区在学校里正式实施了生涯教育。

高中生的职业规划,简而言之,就是让高中生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尽早对自我。 职业有更深入的认知,把握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在自我学习。 认知成长中,尽早树立职业目标,从而在素养。 知识。 性格。 技能等方面提升能力,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提前做出准备。

在我国,开展中学生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六条提出:“普通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地开设职业教育的课程,或者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也指出):“普遍开设人生规划或职业生涯课程,把培养学生谋生创业能力作为教育的使命。 谋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中小学抓起,培养学生走向社会谋生创业的意识和初步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帮他们打好学会动手。 学会动脑。 学会做事。 学会生存。 学会应变。 学会共处。 学会发展的基础。 职业生涯教育有利于学生自立。 自强。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从小树立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二、高中阶段与职业生涯规划

当前学术界所谓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职业生涯教育(careet eduction),中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把它译作“生计教育”最初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或修正,后来逐渐融入教育学。 社会学。 心理学等专业知识  形成了一种多学科。 多领域参与的实践形式。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体根据生涯发展的规律了解自我。 了解社会。 了解职业,形成职业生涯规划与抉择的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生涯规划与生涯抉择能力的培养。 自我状况的了解及个人价值观的澄清、自身潜能的开发等方面。

高中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生理发育即将完成,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逐步形成,也是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但能力上还不足以胜任职业生涯抉择的要求,在此时期学生会面临修习课业和选择未来两项主要任务,由此会产生许多困惑。 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要根据需要。 兴趣。 能力和机会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出暂时的决定,并在想像。 讨论。 课业。 实践中加以尝试, 逐步重视现实尝试把个体的职业选择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在这个关键阶段,开展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就是让高中生学会应对高中阶段的一系列抉择,根据职业特点。 社会需求以及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来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并根据自身情况。 社会需求。 高校情况。 专业特点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能适当地选择未来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和专业,填报好高考志愿,为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础。

三、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

根据生涯发展研究,通常的中学生职业生涯是指自我认知。 教育认知。 职业认知。

生涯抉择。 生涯定向五个要素(表1-1)

表1-1  职业生涯发展要素

要素分类                                      要素

职业生涯发展认知                  自我认知、职业认知、教育认知

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生涯抉择。 生涯定向

    自我认知:对自己的兴趣。 爱好。 特长和个性的了解程度。

教育认知:对教育价值。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的认识。

职业认知:对社会职业种类。 相关职业内容与特点的认知。

生涯抉择:根据自身条件。 社会趋势和职业特点选择职业的能力。

生涯定向: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了解,确定职业发展方向。

了解了中学生职业规划五个要素,想一想,这五个要素是什么关系“ 这五个要素能否相互推动?

四。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律和认识

了解了中学生职业规划的基本要素,我们需要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整理出来  下面我们来揭示一下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职业生涯发展要经历以下过程。个体在对自我和职业有比较清楚地了解的情况下,会初步确定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在此基础上逐步调整自己的生涯选择, 通过生涯选择使我们更进一步地明白受教育或学习的目的,从而促进教育认知, 教育认知的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我们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从而提升我们整体的生涯认知水平。 这一过程循环往复,使我们在不断调整中提升自己的生涯发展水平。

对这个规律进行思考,我们就能明白,中学生职业规划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它需要在探索。 学习。 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做出调整,如此循环,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进行这样的探索和尝试,不同于我们的文化知识学习,你付出汗水努力,在下次考试就能看到结果,而职业规划会在你选择分科、填报志愿、专业选择乃至长远的就业之后才产生效果。 换而言之,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本身就是一种对学生学习能力。 判断能力。 分析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这些能力,对后期工作。 人生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观摩

1976年的冬天,当时我19岁,在休斯顿太空总署工作,同时也在邻近的休斯顿大学主修计算机。 整日忙于学校”寝室与工作室之间,但只要有多余的一分钟,我总是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我的音乐创作上。 我知道写歌词不是我的专长,所以在这段日子里,我处处寻找一位善写歌词的搭档,与我一起合力创作。 我认识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凡内芮。

自从20多年前离开德州后,就再也没听过她的消息,但是她却在我事业的起步时,给了我最大的鼓励。 年仅19岁的凡内芮在德州的诗词比赛中,不知得过多少奖牌。 她的作品总是让我爱不释手。 当时我们的确合写了许多很好的作品,一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这些作品充满了特色与创意。 一个周末,凡内芮又热情地邀请我到她家的牧场烤肉。 她父辈是德州有名的石油大亨,拥有庞大的牧场。 她的家庭虽然极为富有 但她的穿着”所开的车与她谦卑诚恳待人的态度,让我打心底佩服她。 凡内芮了解我对音乐的执着,面对美国陌生的音乐界以及陌生的唱片市场,当时我们坐在德州牧场的天空下,盘算下一步该怎么走。

突然间,她冒出了一句话:“想像你5年后在做什么?”我愣了一下。

她转过身来,手指着我说:“嘿。 告诉我,你心目中最希望5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你那个时候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还来不及回答,她又抢着说:“别急,你先仔细想想,完全想好,确定后再说出来。”

我沉思了几分钟,开始告诉她:“第一,5年后,我希望能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而这张唱片很受欢迎,可以得到许多人的肯定。 第二,我住在一个音乐氛围浓郁的地方,能天天与一些世界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

凡内芮说:“你确定了吗?”我慢慢稳稳地回答,而且拉了一个很长的“Yes”。

凡内芮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算回来。”

“如果第5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你的第4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上合约。”“那么你的第3年一定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对不对?”

“那么你的第2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那么你的第1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就位准备好。”

“那么你的第6个月,就是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然后让你自己可以逐一筛选。”

“那么你的第1个月就是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

“那么你的第1个星期就是要先列出一个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

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做什么?

你为了想要做的事情,有没有做过相关的了解,你认为这个了解过程重要吗?你认为你想要做的事情,和你现在的实际情况有没有冲突,有哪些冲突?

第二节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不知道上大学的意义,更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做什么工作。 在这一点上,欧美国家要比我们起步早很多。在美国,从儿童时期就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让职业意识从小就渗透到孩子的思想里,孩子从小就为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知识。 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准备。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就曾在多个场合呼吁:“升学要有明确的就业意识,反对升学无意识!”

针对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自我认知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们大部分高中生对自己的个性。 兴趣和能力倾向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不少学生到了大学才发觉自己当初的高考志愿没有填好,有的专业不适合自己的个性、兴趣,有的没有了解自己的智能情况等,导致在大学出现学习困难或想转专业等现象。

一个已上大二的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要求退学,家长非常苦恼。其实,这个孩子自从上初中就非常喜欢计算机,能动手组装。 修理计算机,而且大学一年级时,成绩还非常优秀,并获得了奖学金。这激发了他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但不知怎的,上了大二,他感到学习非常吃力,线性代数。 离散数学怎么也学不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及格都难保证,他一下子感到像掉进了泥潭,总是说) 计算机专业学这些课程有什么用呀. 真烦!

这种烦恼的情绪持续了一年,最后他终于忍不住想退学。 后来,父母带孩子去一家咨询机构进行咨询,经过科学测试,咨询人员发现这个孩子的数学逻辑能力一般而方向判断。 动手能力强。 咨询师分析,孩子在计算机软件学习上可能有些困难,但在硬件学习上是强项,建议最好不要退学, 又发现孩子“有恒性” 较低,咨询师就鼓励孩子) 你的优势很明显,将来在计算机硬件上可以很好地发挥。 虽然学习计算机编程暂时有困难,但如果努力了,也是锻炼自己毅力的机会。

就这样,这个孩子继续学了下去。 虽然比较吃力,但他逐步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避免了因失望和迷惘而冲动地退学。

高中学生对大学某专业的兴趣,往往来自对中学相关学科的成功体验,或者是受到这些专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吸引。 严格地说,这些都不是对专业的直接兴趣。 影响专业学习的因素,除了专业兴趣外,还与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的动机。 个人学习某一专业或从事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潜能,以及个人的个性等有关。 这些都是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中应该重点考虑的。

二。 职业认知水平较低

长期脱离实践的应试教育制度,使得我们的高中生还不十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标准,不了解职业种类和紧缺人才,以及职业的性质。 内容和形式,不能很好地确定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

在职业认知水平上,高一。 高二。 高三学生也存在差异性。 专业调查数据显示  高二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社会上的人才标准和职业种类的倾向更加严重,对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把握性也不大。

面临文理分科。 自主招生。 高考志愿填报,高中生往往无所适从。 各大学的咨询现场往往挤满了家长和学生,还有不少学生往往反凭模拟考试分数临时选择填写志愿 糊里糊涂地进入大学的某个专业学习,结果导致学非所爱,非常痛苦。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一项针对高三学生的调研显示,高三学生对高考志愿中专业的了解程度为“一小部分” 和“全不了解” 的比例为75.2%。

由于对自身情况。 社会需求。 职业特点的无知,学生在选择专业上常常出现滞后。趋同和近视的现象。 如前些年财经与计算机是社会上的热门专业,但事实上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社会上一旦出现某一热门专业,学校就会跟风而上开设这些专业,导致几年后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过多,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许多人只从专业”职业近期的获利来判断,忽视了环境变化与自身的条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潜能研究中心历时2.5年、 对北京市、上海市逾3000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不够是高中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专业缺乏学习兴趣,在对大一学生的访问中,约78.9%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志愿填报上拥有自主权,但32.3%的学生表示,“在填报专业时对专业选择无所谓,现在也无所谓”, 有12.6%的学生表示,在填报专业时无所谓现在很不喜欢。这个专业, 有10.9%的学生表示“填报专业时很喜欢这个专业,但现在不喜欢”。

此外,在所有选择学习困难。 失望的记录中,学生对专业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对专业不了解。 对专业前景的担忧及对专业地位的不满等方面,23.8%的学生对专业“ 不十分了解”,12.8%的学生认为“与当初填报志愿时差不多”。 学生在开放题中反映)“我不知道我的专业将来是干什么的”。“专业所学的东西和我想的不一样”。 “ 我的专业名气不够响”。 “我的专业将来没出路,挣不到钱”。

某知名网站对。2011级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所做的调查显示,有近六成新生对就读专业感到“ 很不满意” 和“ 不满意”,许多学生在进了大学之后才发现所选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和自己想像的很不一样,部分学生产生了心理落差因此,在高中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 课尤为重要。

我们的高中生不太了解大学课程及专业方向,对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以及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更是缺乏了解。

随着信息社会。 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失业率逐步增大,其原因主要是工业机械化的密度增加和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导致很多传统的职业快速消亡,而新生的职业又有很强的专业性,因而会出现未经培训的人员找不到工作。 同时,当今社会科学技术。 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带动了生产自动化和经营集约化,促使劳动组织发生变化,职业分工逐渐由简单工种向复合。 复杂工种转变  岗位职能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职业市场不断变化,市场竞争也使个人毕生从事一种职业向从事数种职业转变。

2009年8月6日《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高考状元大学期间学习能力突出,但职业发展并不理想,职业成就远低于预期。 这些状元仅是“ 考场状元”,尚未成为“职场状元”。

2012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大学生中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31.66%的学生在高三时形成了职业选择想法,26.46%的学生在高二时有择业想法,在大学时代形成了职业选择想法的仅为19.38%。

三。 职业生涯抉择能力偏低

高中三个年级在职业生涯抉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二学生明显低于高一。 高三学生。 这说明在高中阶段,高二学生对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把握性不大,这可能是由于高二面临文。 理分科,但又苦于对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和职业信息不了解而产生了焦虑或苦闷情绪。

案例观摩

第一次在咨询室和我会见,小雨显得有些不太适应,但她很快调整过来,开始描述自己的问题。

“我不知道我可以选什么))” 她开口第一句就是如此,“我觉得自己什么科目也不突出,没有优势,而且平时成绩也不好。”

“其实我觉得她选化学比较好,这次年级里选化学的多,而且化学相对简单些。”她的同学告诉我。

在同学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看向了小雨,她并没有立刻做出回应,但是我看出她欲言又止的神情,便问她: “你觉得呢?”

“我觉得我不喜欢化学,但是大家好像都选))而且大家都说化学容易考好。 小雨回答,“我觉得自己理科没有优势,又想选文科,但是好像又不想背书。 选理科,物理”化学又没有把握”。

四。 职业生涯定向不够明确

研究数据显示,高中三个年级在职业生涯定向方面同样存在显著差异,高三学生明显低于高0。 高三学生。 这一差异比对职业生涯抉择能力的差异,证明了职业生涯抉择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

首先是职业生涯定向的简单化。 我们多数学生认为,高中阶段的唯一任务就是考出好成绩。 很多高中学生到了高三,还没有树立起人生目标,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上大学。 学习是为了父母。 老师,唯独没有考虑自己的需要和人生理想,整体上呈现出被动式学习倾向。

其次是职业生涯定向的功利化。 这表现在填报志愿时,我们很多学生更为关注专业是否热门,是否有“钱途”,考虑学校。 专业对未来薪金和福利待遇的影响。 很多学生没有把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相匹配,没有将发展的远期目标跟学业的近期目标相统一, 信息来源狭窄的学生,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前景。 结果就是不能有效地利用各方面资源,因而做出了令人遗憾的决定。

在与高三学生座谈时,发现即使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未来也没有任何考虑  问他们将来准备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些学生都表示没考虑过,有的学生说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先考上大学,至于在大学学习何种专业,他们也很茫然,以致许多学生在高中三年里,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计划性。 目的性,仅仅跟着学校和老师的进度走,学习不主动,容易满足。

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就是一系列问题行为。 如,据2009年的调查资料,70%以上

的中小学生有厌学情绪, 许多逃学。 退学。 读职校的学生反映,中小学课程与生活。工作缺乏联系,没有意义。 生涯定向的失败,甚至具有更为长期的影响,成为一些社会负面现象的根源,如事业发展的不顺利。 在上海生源毕业生中,大约有10.6%的暂不就业者是主动选择放弃就业,成为了“啃老族”。

五、教育认知水平尚可“ 但逐渐走低

权威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我们的高中生教育认知水平高一学生明显高于高二。 高三学生。 高一学生的教育认知水平较高,而高二。 高三学生的教育认知水平走低,原因是) 高一学生刚进高中,对高中生活充满了新奇与期待,而高二。 高三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适应后,对高中生活的热情反而降低, 高一新生认为现在学习能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打下基础,对高中学习寄予了期望,但到了高二之后,逐渐碰到学业上的瓶颈,难以突破, 高二。 高三学生在接触到分科。 选专业的问题之后,对未来走向不明确,因而导致对学校教育的认识不再单纯。

案例观摩

我们小时候大家都写过一个作文题目:我的未来。

在中国孩子的作文里,未来大多数选择的是工程师”科学家”教授”董事长等而德国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往往会让中国的家长大跌眼镜,因为许多孩子的理想就是汽车修理工”理发师等我们看不上的职业。

在德国,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孩子“小升初” 时就已经渗入了。 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大类。 德国的学制一般是孩子0 岁进幼儿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 年,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多数学生一升入中学,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 到初中+五年制或六年制, 毕业后的第二次分流,再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而定。

在德国,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但仍然有一半的中学毕业生不选择上大学,而是进入职业学校。 德国的职业教育被比喻为“ 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几乎在每个企业,身怀绝技又一丝不苟的技术工人都被企业主视作珍宝。 因而在德国,最富有特色的是二元制职业教育,这种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优秀产业工人---他们不仅有技术技能,而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职业习惯”职业纪律。 正是他们,成就了德国经济一次次腾飞的奇迹。

1. 你认为你存在选择职业生涯方面的各种问题吗?

2.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你有哪些目标?

精彩书评

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一个善于规划自我的人,总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这三本图书。正是让学生认识自我,掌握人生,实现理想,进而发挥生命最大的可能性。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  顾明远

 

职业是自我的延伸,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正确,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也影响个人一生的发展。基于此,我认为姚世敏先生主编的《初中生生涯教育》、《高中生生涯规划与指导》、《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三本书,对于学生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  潘剑凯

一张人生的蓝图:

让学生高考有方向!

让学生择业有路子!

让学生人生有航标!

它就是《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

——北京智培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  钟湘麟

 

一个人的一生往往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择,然而职业选择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这是因为职业生活占据了一个人人生最多也是最宝贵的时间。而且,因为在职业岗位上所取得的成就体现了一个人一生的主要创造,是人生价值的主要体现。从这种意义上,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未来。所以,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规划,而且,越早规划,越能起到自助把握人生的意义。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部主任  黄积才

 

由于认识的偏差,不少人认为生涯发展教育就是升学,这种本末倒置的观念和现实做法具有极大的弊端和片面性。生涯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个体的应变力和社会适应力,完成生涯发展阶段教育任务,同时,初中是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但同时也是学生成长与学习的关键时期,本书之所以把研究对象界定在初中,是对初中教育的关注与反思,以期引起更多的人的关注、重视初中生涯发展教育。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会长  关山越

 

生涯教育就是对一个人如何走向成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的教育。它其实与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殊途同归之实。生涯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和谐——身、心、灵的和谐;学习、生活、工作的和谐。我们生活得幸福,生命有尊严,生涯有意义,就是人生的一种高境界。无须置疑,在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就立足生涯,该是多么美妙而有意义的一件事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俞国良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