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数学课堂局部探究的实践与思考

  • 作者:王华民 著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标准书号ISBN:978-7-5581-7023-2
  • 定价:45.00元
  • 出版时间2019.5
  • 开本:16
  • 用纸:胶版纸
  • 页码:200
  • 购买地址:https://dwz.cn/hrOFj7rI
内容简介

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得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 当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想要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作为一名“学习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进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改进,成为一名“研究者”怎样做一名研究型教师?通过教学研究提升专业素养、促进专业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受到我们每一位教师的高度关注

然而,虽然我们认可“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观念,但是对于如何成为研究者,对于一名教师怎样开展教学研究,不免还有着种种迷茫和惆怅、纠结与困惑许多老师常常以“教学负担繁重没有时间”为由而忽视了教学研究他们虽然勤于教学,却疏于思考,懒于动笔,甘做传统的“教书匠”,固守在经验化的自我满足之中而止步不前;也有一些老师有做教学研究的愿望,却苦于不知从何处入手,从哪里做起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该如何做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这些问题还是深深地困扰着我们

有幸与王华民先生相识,得以先睹其所著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局部探究的实践与思考》一书,不觉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教师做研究并不神秘,教师做研究实质上就是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王老师从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成长为江苏省知名的特级教师、无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一路走来,其成功的轨迹在书稿的字里行间隐约可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为我们树立了“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典范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记录着心灵的对话,迸溅出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给人启迪

这是一本值得我们阅读的好书——贵在把教师的研究指向自己的工作实践,体现了教师作为研究者,在实践中研究,为实践而研究的思想这是真正来自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声音,这里,敛藏了多少案头的深入钻研,浓缩了多少灯下的沉思与智慧;这里,写满了作者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彰显着作者驾驭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翻开本书的每一页,你将会沉浸在教学改革的浓烈氛围之中,发生在课堂中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作者的深刻思考,会让你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让你产生无尽的遐想,涌起研究的欲望

课堂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名师的成长无不来源于对课堂教学的执着追求一线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他们对学生了如指掌,对教材熟知于心;他们纠结于每一节课的得失成败,思虑于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他们为每一种教育现象苦想冥思,为每一个教育故事尽心尽力他们掌握着大量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具备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用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新课标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有思想、有研究意识和能力的“专家”,既能运筹于笔墨,又能决胜于课堂

教育改革是从基础教育领域开始的一场实践性很强的深刻变革对广大教师而言,只有实践,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我们可以从发生在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出发,对散见在课堂每一个角落的案例不断地进行反思、加工与梳理,再结合相关的理论加以提炼、概括和总结,从而形成经验,然后再将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那么,“教”和“研”就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有了依据,“教”和“研”有了价值如此反复循环,教育教学质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产生量的跨越,实现质的飞跃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无论是定义的引出、定理的证明,还是例题的讲解都是单向的,教师进行的是个人自编自演的讲解,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和听,接下来就是模仿式地做大量练习,尽管“忙坏了”老师,也“累伤了”学生,然而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这种“接受式”数学教学的方式,扼杀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欲望,削弱了学生探究数学的权利,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下降和创新能力的匮乏因此,不少有识之士正在积极倡导数学探究式教学,期望让学生真正深层次参与到教学中来,以弥补“接受式教学”的不足

数学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强调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以数学教学内容或相关的问题为载体,通过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把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数学认识活动呈现出来,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体会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养成数学态度,提升数学素养,培养初步的研究意识它既是一种数学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数学教学思想,倡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是数学探究教学的主要特征

王华民先生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探究学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法回避诸多现实问题一线教师面临着教学任务的限制、升学的压力,如果经常采用探究、活动的方式,那么教学任务往往难以完成因此,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探究式学习进行合理整合、有机渗透,就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探究活动要把握好一个“度”,对于大的探究活动,如球体积公式的推导等课题,往往需要整堂课,故一般一学期只能进行2—3次;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妨实施“局部探究”,在2008年8月陕西《中学数学参考》中,他正式提出“让局部探究成为数学教学的常态”的观点,受到数学同行广泛的关注

王华民先生所说的局部探究,指的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围绕某个小专题或者是某个具体数学问题,从一堂课中拿出5—15分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运用自我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经历过程,获取知识,体验思想,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在本书中,他通过一个个来自课堂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具体地提出了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定理公式的教学、习题的教学、复习课的教学、教学难点的突破等探究教学的操作示范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发明和创新,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尝试,很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数学课堂局部探究的实践与思考》不仅是王华民先生集腋成裘的教学经验的不断总结、不断升华的理论结晶,更凝聚了他从事多年数学教学研究的心血;不仅描述了他丰富精彩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更阐述了他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深刻思考;

不仅展示了他广博的数学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智慧,更展示了他敏捷的思维和独到的创见全书立意鲜明,寓理于例,选材精当,评析干练没有对数学教学的执着追求和无比热爱,没有一种大感情的投入,是难以奉献出如此内涵丰富的精品

“平生不羡黄金屋,灯前窗下常自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用这两句诗来形容王华民先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在与王华民先生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兴趣广泛、积累深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在教育科研上孜孜以求、笔耕不辍他以自己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教改思路、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编著出一本融实践性、理论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好书

我们相信,本书的问世,定能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教学思考和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为普通的一线教师怎样开展教学研究、实现专业成长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作为一名数学教学工作者又是本书第一读者的我们,十分高兴能获得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热忱地把它推荐给教育战线上的广大同行我们更希望,有更多的数学教学工作者勇于探索、辛勤耕耘,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奉献出更多更好的科研作品,使自己既能身耕于杏坛而桃李满天下,又能笔耕于案头而文章传千家!

 

作者简介

王华民,1962年出生,大学本科。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无锡市首批教育名家培养对象,无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无锡市数学学科基地专家,江苏省高中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个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被锡山区、滨湖区政府记为“三等功”。曾在江苏省锡山高中、无锡市辅仁高中工作过,现在无锡滨湖区教研中心任数学教研员,是《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的特约编委。他先后在《数学通报》等核心期刊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60多篇,被人大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15篇;他主编《课堂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等书籍4本,主持或作为核心组成员参与省级课题4项,其中一项被评为省级二等奖,研究成果涉及局部探究、教学有效性等。分别在江苏省初中校长论坛和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会做讲座,分别到通州、丹阳、江阴和宜兴等地,以及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南菁中学和江苏省宜兴中学等名校做讲座。他担任无锡市和滨湖区“王华民数学名师工作室”的导师,因成果丰硕,受邀在江苏省高中数学特级教师论坛、江苏省初中教研员培训等会上介绍经验,《江苏教育》《中学数学》等杂志对该工作室做了《以名师打造发展共同体,以活动提升拓展空间》的报道。

目录

 

第一篇   探究学习的重要意义

探究学习的重要性

局部探究学习的提出

第二篇  如何实施局部探究

第一章  总论

让局部探究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常态

第二章  新授课教学

对数学概念形成过程实施局部探究的实践与思考

在初中概念引入中实施“局部探究”的实践

精心设置“问题串”,意义建构“结论”

在问题驱动下学习,在局部探究中感悟

 “局部探究”在初中结论教学中的运用

稚化思维

实施局部探究,培养思维品质

在常态课中演绎教学的精彩

教学生学会思考

第三章  习题课教学

尝试、猜想、联想、转换、对比、判断

立足课堂,教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第四章  复习课教学

实施局部探究,提升复习课的有效性

让数学局部探究走进“二轮”复习课堂

同一课题,别样演绎,彰显局部探究特征

附录

利用教材的探究资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核心素养“数学抽象”的实践与认识

探索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几个途径

立足教材,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遵循三个理解的问题探究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理解学生是促进学生适应高一数学学习的基石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精彩书评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