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小学语文“微课程”:基于文化名人研究

内容简介

时下,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微电影、微旅行。甚至某人寿保险公司也来凑热闹——推出了“微理赔”业务:客户如果受伤或者生病住院,只需通过微信即可提交理赔申请,让理赔操作简单到指尖。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已悄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粉丝、关注、转发、@,这些“微时代”特有的关键词,构建起一个虚拟的新大陆,形成一股“微力量”,推动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变革。

一、我们处在“微时代”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与其说这是微信的一个理念,不如说这是微信的一个宣言。微信,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流方式。

自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微信”以来,短短几年获得巨大成功,“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

毫不夸张地说:微信,改变了全世界。

“微”字被《新周刊》(第385期)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推委会给出的理由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以及北京暴雨中152位农民工奔赴京港澳高速救出200名被淹者时发出的“我们不要钱,我们是来救人的”的“微言大义”,等等。从微博、微信到微公益,从微表达、微力量到微监督,社会生活已经“无微不至”。

我们已经迈入了“微时代”!

在这个“微时代”里,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的小行为获得减压的小满足,比如风靡全国的“开心农场”;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别人的粉丝并拥有自己的粉丝,每个人都可以与明星大腕对话调侃;我们记住了诸多的网络流行语和微语录,比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式的自嘲自恋,“生活像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式的慨叹……

二、“微民”造就“微动力”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我们这些“微民”们,曾经做着微不足道的事,发出微小的声音。

“朝阳区人民群众”最近很火,据说还拍成了电影,人们将其称为“世界第五大王牌情报组织”。这是一个似乎无所不能的群体,从明星吸毒、藏毒,到卖淫嫖娼、刑事案件等,他们似乎无处不在。他们可能是商场、超市里的保安,可能是路边的志愿者,又或者仅仅是晨练所见的一个个平凡路人。这几年,北京市朝阳区警方破获多起明星吸毒等大案、要案,其中不少线索来自“朝阳群众”的举报。

这是“微民”的胜利!这是个“微民”造就“微动力”的时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被人们重新审视。这是一个关注个体的时代,这是一个关注草根的时代,这是一个价值被强调的时代。“微传播”迅速快捷,“微宣传”喜闻乐见,“微文化”健康高雅,“微阵地”引人入胜。那么,我们应该由衷地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并独具匠心地运用各类“微媒体”,举手之劳中手留余香,轻轻点击间传递文明。

三、“浅阅读”刷出正能量

当人们还在批评电子阅读的种种弊端的时候,当人们还在议论“深阅读”与“浅阅读”孰是孰非的时候,微信已经悄然占领了我们的生活。看看我们的周围吧,单位有公众号、学校有微信群、班级有朋友圈,约个吃饭还要先建一个群……

有人说,我们正身处一个意识觉醒的伟大时代——微时代,这个时代人的感知朝着细腻而细微的密度显化,使人的内心变得温暖。有“微”就有沟通。

适逢“三八”妇女节,看看我们的朋友圈吧,晒的可都是满满的幸福——老公送鲜花的,子女献礼物的,家人吃团圆饭的,微信发红包的,妈妈下厨房的,同事搞拓展活动的……人们在刷“朋友圈”的时候,学会了细腻地观察生活,学会了体贴地增进亲情,学会了尽情地享受生活。这难道不是在弘扬正能量?不是在提高国民素质?不是在提升道德力量?这种“浅阅读”是否值得提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今,触手可及的网络足以让每个人的言行都被无限地放大,数不胜数的好人好事可在瞬间发酵传播,但不少丑恶也遭受众人的批判揭发,如此高效的“微阵地”,凝聚强大的正能量,汇聚和谐的源动力。

四、“微”风刮进校园来

在这个“微时代”,形形色色的“微”扑面而来,纯净的校园也“微”风不断——我们兜里揣着“微终端”(手机)进课堂,铺天盖地的“朋友圈”裹挟着我们,花样翻新的“微视频”吸引着我们,人们好像被圈养的动物一样接受着信息的填塞。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怎能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从而失去自由的、独立的思考?

笔者新接一个三年级班,在第一次家长会后,乐乐妈妈提议:既然阅读这么重要,那我们就开展“微信阅读”活动吧!我每月从图书馆给孩子们借一本书(人手一本,全班共读。比如三月份读《窗边的小豆豆》、四月份读《草房子》等),孩子与家长每天一起阅读,用微信的语音发送功能,把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的语音发到群里,家长们轮流值日,查看并登记。而我呢,只需要随机抽查即可。

此活动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支持,想不到,居然有不少孩子一坚持就是几个月,连放寒假过春节都没有间断!大量的阅读让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接班仅一个学期,我们班每人就写了几十篇文章,还出版了作品集《童年的水墨画》呢!

“微信阅读”这个不经意的举动,几乎颠覆了我二十多年来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

于是我想,在校园实现WiFi全覆盖、家家都有网络的今天,“微信”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更加广泛。当我以“微信与语文教育”为话题发起讨论时,得到这样动人的回馈:

牛书霞:自“微信”诞生,公众号便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随之生长的还有我的“小幸运”——遇见好文章,遇见好讲座,它们像是语文之旅中久别重逢的故人,总是给我带来很多欢喜和惊叹。在这一声声惊叹和欢喜里,我的语文教学在且行且思中前进——每周“读享一本书”让我保持读书的习惯;“教室阅读行动”让我见识了丰富多彩的“绘本”教学;“重新认字研究”让我和孩子们收获到想象的幸福……相信微信中的语文学习是点滴积累,日久便汇聚成智慧的河流,绵延不绝于教育疆界中。

杨施:学校提倡“国学诵读”,一部分家长不理解、不支持。“新校长传媒”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小时候背那么多诗有什么用?》中的很多话触碰到了我的内心深处,引发了我的强烈共鸣。比如,“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了什么是‘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篇文章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与我个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把它分享给家长们阅读。

不出我所料,文章在家长群中得到强烈反响。一个晚上,点赞数就高达近五十个,还有很多家长在QQ空间与朋友圈里转载、分享。借着这个机会,我也给家长们推荐了不少关于经典国学与朗读方面的公众号,期待能为家长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便利。后来,我还接到一些家长的电话,表示非常赞同学校的教学安排,希望举行更多的活动,他们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单独辅导孩子背诵经典。

我的内心是欣慰的,一方面是我们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另一方面是微信公众号这一交流平台让我们与家长们的沟通更加顺畅、有效。

不得不说上一句:微信,感谢有你!为你点赞!

唐嘉佳: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我的工作和生活是分开的。当大家都在用最前沿的“微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时候,我拒绝了。家长加我时,我基本上不理会,但也有几条漏网之鱼。

周日晚上11点多,不太方便打电话了,嘉棋妈妈通过微信给我留言,说因为没时间帮孩子打理长发,把她的长发剪短了。被剪了发的孩子哭闹不已,妈妈希望周一一大早老师们能赞美孩子短发同样很美。长长的文字叙述,让我感受到家长的无可奈何。

“嘉棋,剪了头发呀,短发同样适合你啊,好美!”第二天一大早,我一看见嘉棋就不失时机地夸她,看着孩子开心地走了,我也放心了。语文课上,我要求用“赞美”一词造句,嘉棋高高地把手举起,用她洪亮的声音说:“今天早上,唐老师赞美我短发很美,我无比高兴!”孩子对我的回应,就是最美的教育!

从那以后,我不再拒绝用“微信”与家长沟通。微信,让我和家长的沟通跨越时间的障碍,让我的语文教学更加生活化。如此,我怎能拒绝这么好的一种方式?

“微信”真是个好东西!不仅能实现老师与同学间“一对一”地提出问题和答疑解惑,还能帮忙管理班级、讨论活动、与家长沟通。更为方便的是,不仅可以用文字交流,还支持语音交流,老师亲切的声音让孩子的思路更为清晰具体,思考的空间更为广阔。

当然,微信是柄“双刃剑”,既有让人难以拒绝的“方便”,也存在隐藏很深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微时代”,我们需要拒绝诱惑,值守内心。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直到有一天偶遇了畅销书——《断舍离》。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断”就是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就是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说白了,“断舍离”就是让我们扔东西减压力,活出自己的幸福人生。此书2013年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横扫日本、台湾各大畅销书榜第一名,“断舍离”一词迅速成为当年日本年度词汇。如今,它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理念。

作家张德芬说:“在负面思考的时候,要能够‘断’。断的能力在于‘观’,如果你可以观察到自己的负面思考,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台湾著名占星师唐立淇也说:“离是必须的,若你当断不断、当舍不舍、当离不离,宇宙能量自然会制造事件逼你断、逼你舍、逼你离,所以,表面上是灾难,事实上却是上天帮了你一把,把你逼上了梁山,才能激发出后面无穷的可能。”

于语文教师而言,也需要这样一种思考:什么是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语文素养?我们的教材能全面地给予吗?如果不能,我们是否也要用“断舍离”的理念去重新审视教材?我们是否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小学语文“微课程”:基于文化名人研究》会带给你一个全新的答案,“张德芝名师工作室”探索开发的文化名人微型课程,是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的一种尝试,将带给孩子们“正餐”之外的不一样的“营养”。

 

作者简介

张德芝,湖北十堰人,从事语文教学研究二十多年,获得课堂教学、评课、试卷命制等比赛奖项五十余次,深圳市龙华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三八”红旗手;深圳市语文兼职教研员、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入库专家;广东省名教师培养对象;人民教育出版社特聘“学科指导专家”。曾出版专著《主题式教研生成语文教育智慧》《小学语文智慧教育探索》两本,主编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两本,在《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发表文章20多篇。

目录

第一辑?微课程之“微”

语文的使命

教材需要“断舍离”

我们开始“微行动”

我们眼中的“微课程”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让语文学习像寻宝一样有趣

关于语文“微课程”的几点思考

不能忘却的长征

当今,语文教师最缺什么

咬“文”嚼“化”,探寻语文教学规律

第二辑?微课程之“课

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

“童话大王”郑渊洁

“不老”的金波

孩子的天使——泰戈尔

“诗仙”李白

“圣人”孔子

“文宗·师宗”叶圣陶

李杜诗歌对比趣

陨落的星星——新美南吉

大师叶圣陶

伟人毛泽东

“诗中有画”话王维

寂寞萧红

人民艺术家——老舍

境在画中,意在言外

“民族魂”鲁迅

有趣的苏东坡

第三辑?微课程之“程”

寻找幸福的语文学堂

“鲸吞”与“牛嚼”

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

当课文内容被否定时

讲故事VS学课文

美哉,笋芽儿

“比”出来的“文化味”

低年段古诗教学要把握好三个“贯通”

我们该“给予”三年级学生什么

我的“智慧语文”之旅

邂?逅

给课堂加点“情趣”

为“改动”叫好

既要教“内容”,也要教“形式”

关注文体,是备课的第一步

磨刀不误砍柴工

识字课的“变”与“不变”

教学是“慢”的艺术

朗读的温度

从“是什么”走向“怎么样”

固本求源回归语文课堂本真

师生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

与季老的“初次相识”

荟萃?淬炼?精粹

简约中的精彩

试读章节

第一辑?微课程之“微”

标题中的“微课程”,不是时下流行的在线教学视频,不是诸如“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以课例片段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微课),而是取字面上的意思:微型的课程。力图展现的是为学生所需的、为教师所用的“正餐”(语文教材)之外的补充“营养”的微型课程,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存养,培育学生的文化根基。

“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只有微幸福,才是真幸福。”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这样说。

 

语文的使命

深圳市龙华新区民顺小学?张德芝

 

我不是一个球迷,但今年我也偶尔看了几场世界杯球赛,尽管很多时候看不懂,但是也跟着激动了一把,球赛的确是扣人心弦。这事本来已经过去了,但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让我为语文叫冤。文章的题目是《央视为人诟病的足球解说风格,是被敝国语文教育所害的》,开头第一段是:

在我们这个传统的足球弱国里,有着一流的球迷、二流的联赛、三流的球场、四流的球员以及五流的足球评论员。而作为焦点的央视足球评论员,其解说风格长期为人们所诟病:他们每逢解说大型比赛,似乎都只懂煽情、矫情以及大吼大叫(姑且称之为“激情”),CCTV5等于CCTV五流。

作者说,央视解说员风格雷同、毫无创新,只会煽情、矫情、大吼大叫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语文教育。原因有二:一是我们自小就会被语文老师教育——平淡无奇的作文是拿不了高分的,作文一定要煽情、要用很多的排比句、要有气势,只有这样才容易得高分……于是我们看到,每逢高考,99%的作文都是打煽情牌。二是我国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充斥于语文教育中,课本里动不动就是“啊,祖国啊,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样的内容。

足球评论员解说风格雷同,是语文的错?我不懂作者什么意思,我只是想:难道我们不应该教孩子们写作要别出心裁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吗?英美那么发达,也重视“公民教育”呀!当然,这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也让我们明确了语文的一个使命——用好祖国语言,弘扬民族文化!

新浪网的一篇博客,是一位很有争议的作家写的:

昨天我的车挂不上两档,今天维修后,问题还是存在,所以基本上一直用1档和3档,4档在跑。但还好车速还是比较快,加上退出比赛的朋友帮我把车调的操控比昨天好了很多,所以名次还排在第3,领先了第4名一分钟。

这篇博文被湖北某名校作为联考的题目,要求考生从中挑出4个语法错误。正确答案是这样的:

昨天我的车挂不上二档,今天维修后,问题还是存在,所以基本上一直用1档和3、4档在跑。但还好,车速还是比较快,加上退出比赛的朋友帮我把车调得(去掉了“操控”)比昨天好了很多,所以名次还排在第3,领先了第4名一分钟。

答案是十分正确的,谁也否认不了作家所犯的语法错误。正是因为他错了,而且被人以考试的方式指出了,所以作家开骂了。他是怎么骂的,我没有找到博文,据说骂的是语文教育。作家出现了语法错误,也是语文的错?

作家开骂,原本是十分正常的,但个别专家也出来发话,让我迷惑不解。某作协会副主席说,他虽没有看过那篇博客,但他认为作家文字不符合语文考试要求,是很正常的事情。他认为,中学里学习的语言和文学语言是两码事,“前者是学生要打好语言基础,第一要求就是规范化;而后者则只要生动就可以,所以完全可以用倒装,用各种模糊的表达方式,但却不尽‘规范化’”。在他看来,由于两种语言所承担的任务不同,所以就“很难说对和错”。

文学语言就可以例外地不需要“规范化”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学生还学规范的语言干什么?到底要不要“规范”?

争论归争论,教授发表的也只是个人意见,语文的使命还是要规范语言文字的学习。

2011年第6期《读者》中有篇文章叫《对抗语文》,写的是上海某著名作家、文学博士正“痛”着女儿的语文教育问题:

乔乔上三年级了,但是她的古典文学博士妈妈却不能有效辅导女儿的语文!比如乔乔遇到了一道难题: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读了很多书的乔乔欣喜而自信地写下了自己的答案——“孔明和庞统”。这个答案得到了博士妈妈的认可。结果在当天晚上,女儿伤心地回来了,因为语文教师的标准答案是“诸葛亮”。问老师“为什么不能是庞统”,老师回答,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

当时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疼了,为我们的同行脸红,为乔乔小小的心灵受伤难过。我猜想这位老师一定没有读过《三国志》《三国演义》之类的书,更别说看过易中天的《品三国》了。三国时期,那可真是英才辈出的时代呀,诸葛亮、庞统、周瑜、司马懿、郭嘉、荀彧、曹操……这道题或许可以改成这样:你认为三国时期谁最聪明?请写出理由。

无独有偶!“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家、慈善家、演讲家,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楷模奖”获得者,小学没毕业,也没有上过大学,他是一个人写一本月刊《童话大王》杂志30年世界纪录保持者。《皮皮鲁总动员》(由105本书构成)是郑渊洁在图书市场销售的系列丛书。从2009年到现在,他以每年2000万元左右的年度版税收入稳居“中国作家富豪榜”前三名。他对中国教育的弊端深恶痛绝,他说小学四年级时被老师叫到台前,说了100遍“我是全班最差的学生”,后又因不按老师要求写作文等冲突而退学。直到今天,他的抨击依旧辛辣,“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但只有两个领域在退步:一个是教育,一个是作协”。所以,他的儿子也勉强上完了小学,办理了退学,在家由他来上课了,家中的一个房间改成了教室,黑板、讲台和课桌一应俱全。暖气上绑着国旗,每周一进行升旗仪式……在他的教导下,儿子成才了,现任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还是北京名校史家小学的“成长导师”。

“痛”也好,“怒”也罢,这些只是个案,能有几个家长像叶教授那样亲自为女儿编教材?又有几个家长能像郑渊洁那样为了教育儿子,把《刑法》变成动画故事《皮皮鲁和413宗罪》?语文的使命,依然是要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

今天,我们越来越不会做语文教师了。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教育可以说是研究得最多、讨论得最深入的学科,但是语文教育多年来都被人诟病,无数的事例让我们反思:语文教育为什么吃力不讨好?语文教育到底缺什么?

一个5岁的孩子饿了就会说“妈妈,我都快饿死了”,他会用“夸张”的修辞格。幼儿们经常会说“爸爸好,给我买玩具;妈妈好,给我买新衣服。爸爸妈妈都好!”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结构方式是分总式和并列式,语言特点简洁明快,融抒情于议论之中。一个几岁的孩子竟会这么多的表达“技巧”!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量的增加,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反而在不断萎缩,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在淡漠,对教师、对书本、对大人的盲从、迷信越来越严重?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语文教育更是承担塑造人心灵的重任。所以,教师最高的智慧在于开拓道路,照亮一条知识之路。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成为学生的“恩师”,为他们的一生导航。

在日本大阪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高僧,有人向他请教修炼的奥秘,他笑着回答:“我第一次参加苦行修炼的时候,掉进了一个很深的沟涧,师父没有帮助我,而是用了一天一夜看着我一点点想办法爬了出来。后来他告诉我:人有两种眼睛,一种是肉眼,一种是心眼。肉眼中满是花花绿绿的世界,所以,心神都被分散了,很难集中精神做好最重要的事;而心眼则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眼中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然后人就会用全部精力做好这件事。”凡人与智者的区别,就在于平凡者只会用肉眼看世界,而大智者学会了使用心眼。

我们每天忙着上课、考试,却很少让学生思考,用心眼看一看,什么是当下最该做的事情。我们的老师缺什么?语文教育缺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缺“心眼”!

教育的智慧、语文的使命,就是教给学生“心眼”。

 

教材需要“断舍离”

深圳市龙华新区民顺小学?张德芝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2013年出版的一本畅销书的名字,这个名字非常具有冲击力,足以让人过目不忘。其实,这是她倡导的一种现代生活理念——面对如今这个物质丰富到泛滥的时代,我们需要“断舍离”。“断”就是拒绝不需要的东西(也就是管理好物品的“入口”),“舍”就是要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也就是疏通好物品的“出口”)。当进出口通畅、家里处于“流水”状态的时候,“离”便会应运而生——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狭义地看,“断舍离”是一个居家整理的理念,让我们扔东西减压力,然后活出自己的幸福人生。广义地看,“断舍离”可以延展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整理家庭、整理朋友圈、整理办公室、整理人生……“断舍离”其实就是人生的再设计。

“断舍离”的生活理念同样可以运用到教育教学上来。语文的困境不只在课堂教学,这背后的指挥棒是教材和考试。在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一切为了考试。考什么,教什么;多考多教,少考少教”。应试教育依然主导着整个基础教育现状,这是我们一己的力量难以改变的。尽管我们左右不了考试,但是身处一线,我们能在教材的运用和处理上下功夫,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大胆尝试,试着把“断舍离”的理念用于语文教材的处理之中。

一、断

1.?判断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总是被人诟病,攻击不断,风波不止。语文教材也免不了屡受“炮轰”。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经历了几十年的摸爬滚打、磕磕绊绊,为顺应时代不断地改、改、改,可以说,在不断地追求人性内涵的几十年里,语文教材逐步走向成熟。

对于现行的语文教材,特别是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尽管网络上、专家们众说纷纭,但作为战斗在一线的我们来说,心里还是有杆秤的。综合学生成长、家长意见和全国视野等方面的因素,尽管它们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总体上我们还是比较满意的。

有人倡导“让教材走下神坛”,我不反对,相反还很支持。因为教材的编撰考虑的因素太多了,比如我们正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使用它的教师和学生成千上万,覆盖全国三十多个省市,既有农村也有城市,要想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和需要,实在是困难。因此我觉得,一套教材只要它能体现国家的核心价值、传递正能量、教人求真向善,同时能完成“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任务就可以了,何必求全责备?

2010年《收获》杂志社副编审叶开连续发表博文,后来还出版了《对抗语文》一书,目标直指全国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作假、教法作假,并称之为添加了“三聚氰胺”“时至今日还在表演和说谎”。民间团体也在批评小学语文教材存在“四大缺失”(即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近两年,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公开炮轰“假语文”,甚至发出“我的愿望是拥有更大的行政权力,当更大的官,越大越好,将真语文推进下去”这样无奈的呼声。

也许是凑巧。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参观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确,“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什么叫“去中国化”?就是“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都要去掉”。“五四”以来,落后挨打的中国出于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出现了“去中国化”的一种不良倾向,对百年来语文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以至于长期忽视语文教育的民族特点,而盲目搬用西方语文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导致语文教育有如缘木求鱼、旱地行舟,很难向前推进。

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随着中国的崛起与强大,汉字的优越性与先进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和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也有不少仁人志士致力于国学的推广,各种各类的“国学讲堂”遍地开花,“孔子学院”走向全世界。在中小学里,国学诵读、诗词吟诵也成了常态。

然而语文教材内容和数量的变更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面对比较难以全面改观的教材,面对众说纷纭的各种观点,教师需要有“断”的能力,这就是判断力。

2.?拒绝

我以为,“断”的核心是以人——确切地说是学生——为中心的。对学生学习语言有利的、能滋养孩子身心成长的,也就是“有用”的,坚决保留。而那些弃之心疼、食之无味的东西,也就是“无用”的,我们称之为“鸡肋”的,坚决抛弃。打个比方,家里有几只样式各异的旧碗,还有一套式样新颖、光洁照人的新餐具。老一代人的选择是“用旧碗吧,新餐具等来了客人再用”,这样用的东西都是“鸡肋”,吃饭都没了食欲。而年轻人说:“这是我们的家,我们就是家里最尊贵的客人,我要用新餐具,让自己快乐、满足,客人来到我们家,也会看到一个满足的家庭,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于是,我们需要训练自己舍弃诸如此类的“鸡肋”,腾出空间增添一些新的东西,经过两三年的“新陈代谢”,我们家里每一样东西都能够沉淀下来变成精品。这个精品不一定价值高,但一定意味着我们有好的感觉。

3.?选择

如何选择“精品”?这考验我们的判断力和选择力,前提是弄清楚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著名特级教师赵志祥老师提出的语文课程观很重要:“我们难以区分‘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误将‘教材内容’当成语文课的主要目标,将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思想感情的感悟方面。”他指出,语文课程的核心词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该教什么?“指导学生学习终身受用的、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语文知识、方法、技能。”赵老师如是说。

回头审视语文教材,王旭明说:“现行中小学教材中一半以上的内容都不用学!”如何落实?赵老师支招:“需要学习”的课文,一是学习生字词语,二是找一段好一点的文字指导学生朗读,只要求正确流利,三是精彩段落适当感悟。“不需要学习”的课文分两类,一类课文参照上述一二条,二类课文当作故事读一读,如果你愿意,可以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此类题材的其他名家作品。

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处理完教材,其他的时间干什么?当然是阅读!是补充课堂以外的营养。李希贵说:“语文学科的基础是阅读,尽管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阅读影响孩子的整体素质,能提高语文素养。

但是读什么?怎么读?中国是出版大国,出版图书的种类和数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库存量也冠绝全球。图书质量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一。选择什么样的书给孩子们,再次考验老师们的选择力。

二、舍

1.?舍假

“假语文”首先是教材的“假大空”。毋庸讳言,当今的语文教材的确存在这个现象。除了叶开,还有不少人在批评语文教材充斥着谎言,现摘录部分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篇改了又改的鸡汤文

人教社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文章,讲述了地震中父亲救助儿子的感人故事,表达了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定和勇敢,会让人产生
信任。

这篇文章开头几乎每隔几年就会修改,在2002年和2003年的教科书中,文章开头写道“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但1989年洛杉矶根本没有发生地震。在2004年的教科书中,文章开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1994年美国洛杉矶确实发生了地震,但发生的时间是当地凌晨4点31分,按道理学生只可能在宿舍或家里,不会在教室中,不过文章中写的是教学楼。2005年,教科书再次修改,开头变成了“有一年”,2009年又变成“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2012年,开篇又变回“有一年”。

一篇教科书中的文章,故事背景变来变去,简直视若儿戏,何况历年教科书都还在,并不难查询,这种鸵鸟心态怕是解决不了问题。

《与象共舞》:一场人类单相思的美好

人教社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中,有一篇名为《与象共舞》的文章,描述了作者去泰国看大象的故事,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文章最后描述说:“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不过正所谓别人只看到我人前笑,哪知我人后哭,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远不是作者描述的那般和谐,在大象精彩表演的背后是近乎残酷的训练,泰国大象种群正在减少。泰国清迈府大象自然公园的工作人员素彻2010年曾对媒体表示,任何形式的动物表演都是对动物的伤害,“所有的表演都是在强迫之下进行的,如果有些大象既会画画,又会跳舞,这就意味着它需要接受更多、更残酷的训练和虐待,遭受更严重的伤害”。

失业大象命运更加悲惨,它们不受泰国保育法保护,被视为家畜,可能会被杀掉吃肉,公象则可能被拔掉象牙。它们也可能被派去乞讨,就为了一串香蕉,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象失去表演能力,乞讨也变得困难了。(参照《看世界》2006年第4期文章《泰国失业大象的悲惨世界》)

显然,《与象共舞》只讲了大象表演美好的一面,却忽视了大象表演背后的残酷与卑劣,而最新的教科书在完全可以参照媒体报道的情况下,并没有参照,只是描绘了一场人类单相思的美好。

——摘自网络文章《小学语文课本欺骗我们多年的谎言》

 

这是事实!五年级教了好几年,《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屡次改动让我也纳闷:地震的时间怎么可以改来改去?查阅资料才发现,1994年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了地震,除了时间不符,伤亡也极少。这是真正的不负责任!我唯一能做的,是引领着孩子们去查阅资料、了解真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叶开的指责是有依据的。其实认真考察我们的教材,这样的文章还真不少,有的甚至不是“鸡肋”,而是“垃圾”。“要杜绝‘假大空’的文章,必须对教育制度进行重新的考量,也要把对教材的严格控制彻底放开,并允许出版社和专家自由编写教材,甚至允许有能力的教学单位无教材教学。”叶开这样提议。

2.?去伪

去除“假大空”,最好的办法就是自行选择合适的“教材”,以补充或者替换。的确,在国外,包括离我们最近的香港,许多国家或地区是没有统一编订的教材的,他们只是制订一个宽泛的课程标准给各个学校参考,并推荐大量的优秀阅读书目,而且年年更新或数年更新。这个可以从《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教育书籍中得到验证。记得在美国某学校考察时,老师们在课间连水都顾不上喝,都忙着印资料,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没有统一教材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自行挑选和印制。他们的教室里都有一个大大的书柜,里面放着历年来老师们选择的书籍。不像我们的语文课本属于学生自己,用完了就闲置了,他们的书籍可以循环使用好多年。

十几年前我刚到深圳时,恰逢萧桂林先生的“小学生情境作文”正在蓬勃开展,学校安排我创办学生文学社,并进行“情境作文”课题研究。这让依赖惯了“教材”的我真有些不知所措。正焦急之时,我在教具室翻到一盒录像带——那是萧老师带着一帮人依据教材各年级各单元的写作要求拍摄出来的。我如获至宝,这每一个视频就是一个主题呀!我一个一个地指导孩子们认真观看、讨论,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写出不同的文章。一盒录像带用完,我已经知道怎样去寻找“教材”了——带孩子们去植物园,看花开花谢,赏鱼游鸟飞;鼓励孩子们旅游参观,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第一次体悟到:写作,真的来源于生活!

有了这个意识后,我的“教材”范围扩大了。央视在播《再说长江》,我追着每一集看,再领着孩子们看,让他们学着写解说词。这样他们就必须先了解长江沿岸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自然而然地就要阅读……如此一部《再说长江》下来,孩子们对长江流域有了深刻的了解,也跟着“走”了大半个中国,收获满满!

3.?存真

写到这儿,我突然来了灵感——对付“假语文”,我们就是要真干!“假语文”的对立面就是真语文,这也是包括王旭明、叶开在内的有识之士的共识和期盼。

如何真干?我在作文教学中体会最深。要问我语文教学中什么事最让我开心?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读孩子们的周记!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每个单元的习作课是孩子们最讨厌的,也是自己最不想上、最感到痛苦的课,特别是每每讨债似的收作文本。但“情境作文”的研究和实践让我茅塞顿开——有生活的写作最容易。于是我开始指导孩子们写周记,每周五我总会抽出半节课,跟孩子们一起捋一捋:这一周学校有什么大型活动?咱们班发生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我们家又有什么新鲜事?周末又去了哪里?我这是在帮孩子们“找米下锅”,同时也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因为习作中最难的是不会观察生活,找不到写作的材料——米。我想,只要有“米”,就不愁没“饭”。刚开始可能会煮糊,也可能夹生,但是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折腾几次就会做“饭”了。

周一收到孩子们的周记,我再忙也要尽快阅读并批改,这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尽快接收到信号——我写的文章怎么样?我批改的要求很宽松:只要字数够了,我就给“优”(我的理念是,哪怕写的是“垃圾”,也得先有“垃圾”,才有删改的空间);如果有一两句精彩的句子,或者是选材新颖,或者是语言生动,或者是富于情趣,都可以得到“优+”,累积一定数量可以得到我颁发的“小作家奖”。当然,由于写作量大,我也不会精批细改,因为不是当面的批改是没有多少效果的,更何况也已经要求家长先阅读并简单批阅了(主要是字词方面)。

阅读完毕,我首先要在班级表扬得“优+”的孩子,并发短信给家长进行表扬,让孩子及时获得成就感。同时,在全班分享他的成果。比如有一次写“新鲜事”,孩子们写得相当鲜活——有写当前流行的“接睫毛”的,有写交警与车主冲突的,有写周末学骑马的,也有写家里买了新电子产品的,还有写爸爸下厨的……那个鲜活,那个灵动,让人忍俊不禁!尤其是缓缓流淌的亲情,更让我的心温暖不已!

就这样,轻轻松松让孩子们爱上写作,让家长们也参与到作文教学中,因为表扬孩子也是激励家长啊!到了学期末,在我的提议下,家长们积极响应,他们自觉地组成了一个编写组,收集每个孩子至少三篇优秀作品,投票选出优质文章(保证每个孩子至少一篇),编成一本孩子们自己的书,我给这本书取了个诗意的名字——童年的水墨画,还为它写了序呢!

三、离

1.?远离浮躁

“浮躁”的本义是急躁,不沉稳。“躁”是说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浮”的意思是“漂流”,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又没有地方可以让他们落脚,因此到处飘荡不得安心”。很多人在感叹,如今这个社会太浮躁!GDP升高了,手中有钱了,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幸福感却下降了。这在教育界也反映强烈,今天搞集团办学,明天要特色学校,这里流派纷呈,那里模式创新,无不昭示着如今教育的浮躁。

有人说:“教育是农业。”农业者,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也。农民对土地,唯有朴素实干、耐心等待,不能拔苗助长,最来不得半点浮躁。因为如果浮躁,他将颗粒无收,来年是要饿肚子的。

张文质提倡“教育是慢的艺术”;日本教育家佐滕学说“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前不久我们的李克强总理也在撰文强调“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我想起春节从老家返深路上的一件事。那天正好下雨,我驾驶德国某品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百分里的速度行驶,正庆幸车子很稳,雨天不打滑,突然前车急刹,在10米左右的距离内,我急踩刹车,我的车稳稳地停住,离前车仅十多厘米的距离!可是后面的车硬生生顶了上来:我被人追尾了!后车司机满脸无奈地说:“我踩死刹车,眼睁睁地看着它追上来,刹不住呀!”下车一看,前面五车追尾,唯有我的车没“吻”到前车!维修时才知道,是这车装了ESP车身稳定系统、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和超宽轮胎的缘故。难怪德国车好,德国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打好基础,慢就是快!这也是德国只有8000万人口,却创造出2300个世界名牌的根源所在了。

抓住本质,打好基础,慢就是快!去年我接手新班,这帮孩子聪明、毛躁,上课静不下来。你只能听到嘁嘁喳喳的声音,就是找不到是谁,因为几乎全班都在这样小声讲话,就是不听你的。作业、书写等学习习惯非常不好。我首先从常规抓起,整整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与他们斗智斗勇,才算彻底扭转局面。一旦孩子们从心底里佩服老师,完成学业就不成问题了。真的,慢,就是快!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李镇西是校长)是一所不刻意追求特色也不着力打造品牌的学校。”他解释说,不是不要特色,而是不“刻意追求”特色;不是不要品牌,而是不“着力打造”品牌。他认为,特色也好,品牌也好,都是教育实践的水到渠成,学校发展的瓜熟蒂落。

在武侯实验中学,没有口号,没有标语,甚至没有“校风”“教风”“学风”,也没有领导视察学校的照片,没有领导人的题词。“我就是想让学校朴素朴素再朴素”,因为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朴素的。

教育需要慢慢来,教育需要朴素,我们应该切记!

2.?远离功利

“教育走得太快,请等等落下的灵魂!”这是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发出的呼吁。“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我们的教育缺乏的是灵魂的东西。”

是的,教育需要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作为深圳一所普通小学的业管副校长,我常常会收到各类学校、机构的“通知”和“邀请”,希望学校派员参与形形色色的“现场会”“开放日”“观摩”“研讨”“交流”和“培训”。名头一般都不小,“某某教育思想”“啥啥啥教育模式”“什么什么教学”“什么什么奇迹”……

“如今,学校校长、教师以及学生越来越‘忙’,以致校园里充满着竞争、嘈杂和喧嚣。校园本应是教育者和学生心灵得以舒展或栖息的‘家园’,然而现今却像一个片刻懈怠不得的竞技角斗的‘沙场’。”(严华银,江苏省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省特级教师)这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总理的话犹在耳畔,发人深省。学校应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斯是教室,惟吾德馨。教育的过程,就是大手拉小手,一起滋养生命,是相互陪伴下的温馨旅程。特别是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语文教育,更需要相对单纯,不应该负担过多的非教育的东西;学校也应该相对宁静,不应该不断地被折腾。远离喧嚣,远离是非,静心读书,才是语文之根本。

张文质先生说:我觉得所谓的“好老师”,他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在今天这样的教育格局中,他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觉得要做一名好的语文老师,更需要这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勇气和力量,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是在影响、默化、润泽他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精彩书评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