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重构语文世界:李彩芳教育随笔

  • 作者:李彩芳 著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标准书号ISBN:978-7-5112-9191-2
  • 定价:36.00元
  •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第1版
  • 开本:16
  • 用纸:道林纸
  • 页码:236
  • 购买地址:http://suo.im/2JBw6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李彩芳,1971年出生,广东珠海人。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珠海市首届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语文中学高级教师。2015年入选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家培养对象。

目录

眼:我的教学论

大语文教学观下的语文教育

改变语文学习方式 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十要素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加强国学教育 奠基语文素养

用“软设计”为语文阅读教学铺路

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的误区及对策

“以读为本”的误区再探

入情 动情 抒情

第二章 口:我的课堂实录

《白杨》课堂实录

《老人与海鸥》课堂实录

《触摸春天》课堂实录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将相和》教学实录

第三章 手:我的课题研究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的国学教育模式研究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

《小学作文课堂游戏化的研究》实施方案

以孝悌文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品行形成的研究

第四章 心:我的教育随笔

如何做一个快乐成功的教师

品味成长路 激发教育情

教学管理思路与策略

坚守课堂静心教书 办好学校潜心育人

正能量 真教育

有迹可循的名师的成长路

在珠海一中学生成人礼上的发言稿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沙龙发言稿

第五章 语文脑:我的名师工作室(跟岗日记)

跟岗日记(一)

跟岗日记(二)

跟岗日记(三)

跟岗日记(四)

跟岗日记(五)

跟岗日记(六)

跟岗日记(七)

跟岗日记(八)

附:他人眼中的我

试读章节

眼:我的教学论

大语教学观下的语教育

[摘 要]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是语文学习最初的最朴素的资源。“大语文教学观”要求我们在语文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感悟语文。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语文与生活水乳交融,教师可通过教育教学中的人物关系、课堂内外去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拓展

生活,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化 感悟体验

要谈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得首先从语文的定义说起。语文是每个人学生时代都必修的科目,说起来实在是熟悉得很。但是咬文嚼字起来问什么叫语文,却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能准确说明白的。“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不长,它从清政府开办新学堂时期只传授历代古文的“国文”,发展到五四运动后具有口语、白话文特点的“国语”,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叶圣陶先生、夏丏尊先生结合二者提出“语文”这一概念。时至今日,简单来说,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1]此二者是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工具,说白了就是——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生活化,书面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字化。一方面,口头语言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日常的情绪、情感沉淀积累,大事小情的不断发生都需要被记录,于是它自然就转化成了书面语言。就像屈原为了抒

发一腔悲愤写出了《离骚》,王勃因为眼前美景留下了《滕王阁序》,曹雪芹收集记录生活片段完成了《红楼梦》……另一方面,书面语言记载的真理经验、描写的事件美景用来指导、回归人们的生活,于是它自然又转化成了口头语言。正如《本草纲目》指引着后人养生治病,《天工开物》记载了宝贵的科学技术经验,孔孟文章、老庄哲学教会人们心存仁爱、淡泊致远……

由此可见,生活与语文的联系的确千丝万缕、不可分割。这大概也就是古人常说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的原因了。

在此,回顾我的执教经历,我就语文与生活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中文是母语,每个人从出生便开始接触。从书刊影视新媒体,到说话聊天遣词谈吐,无处不与语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这,其实就是语文最初的、最朴素的资源和最基础的营养土,让我们时时都有汲取营养、学习语文的机会。这就像一滴水融进生活的大海,时时泽被,浑然天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这就是说,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对书本上的知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将学生从课本中解放出来,回归生活,让学生去感受如牛毛似细针的春雨,去观察植物妈妈让孩子们生根发芽的办法,去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折纸船放风筝传达的真切友谊……如此,把语文课本、课堂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才能扎根于“营养土”,泽被于“海洋”,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铅字在生活中的温度,才能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做到“躬行”,让语文与生活二者融合,对此我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大语教学观下的语教育:人物关系生活化

这里的人物关系不仅是指师生关系的生活化,还有生生关系的生活化。首先,我们来看看前者。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中,师生关系被纳入人际关系中,其特点有三: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私以为,如果说“教学相长”是师生关系建立和维护所要达到的最后目标,“民主平等”是师生关系维持的绳墨和基础,那么“尊师爱生”则是师生关系存在的基本前提。

在这个前提中,“尊师”与“爱生”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老师热爱学生,__学生们就会从自己的老师那里感受到爱,然后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从而生发出尊敬和喜爱之情。我认为其实教师的魅力不在于要多么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在于他们能融入学生,并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因为学生们所渴望的绝不仅仅是老师正襟危坐、充满威严地教授他们多少知识、教会他们多少技能,更多的是希望得到老师们亲切的关注和和煦的关爱。在“德、智、体、美、劳”这五育中,“智”“体”“劳”都是可以通过训练和教学科目去培养的,但“德”和“美”却更多地需要教师用自身爱的光辉去感染和浸润学生。在“爱”中学会爱,在“美”中学会美。如果师不爱生,生不尊师,那又何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此,显而易见,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成长起着关键而强大的推动作用。

要让师生关系融洽,最自然的方法便是将这种关系生活化。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反过来也可以说,“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个父母”。私以为,师爱是除了血缘关系外,最无私的情感。这种师生间无私的爱类似母爱,又胜似母爱。在班级中将师生关系设定为“父母与子女”的生活化关系,并用心去呵护关注学生,学生也就自然地亲近、喜欢自己的老师,并喜欢老师们教授的学科。经过多年的观察与积累,我发现,这种生活化的关系能让学生对学科的紧张心理有所缓解,并发挥学习主动性,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他们觉得老师给予的这种家人一样的温暖,能让他们感受到被爱被尊重被关心。师生关系从严肃、板正、对立一下就转变成活泼、知心、融洽。学生对老师既敬又爱,学习动机被调动,对学习、学科、学校

的认知也变得更加健康阳光。

再来看后者——生生关系,这也是很有趣的一种关系。我曾看过一个问卷调查及相关结果(此处摘录其中一段),“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设置了‘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一下你与全班同学的整体关系’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同学的回答如下:‘友好相处’‘纯真友谊’‘你尊重我,我尊重你’‘还可以’‘一般’。真正说‘亲密’‘无话不谈’‘融洽’等字眼的寥寥无几。同时也有个别同学运用了诸如‘冰’‘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等字词。”从这个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虽然是同在一个班级中,但不一定学生们就真的能亲如一家、紧密团结,更多的其实是小团体。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的性格各异、喜好不同,难免出现小团体。但作为老师,在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与人相处,尤其是与自己性

格志趣不同甚至完全相悖的人友好相处,不针对不孤立,树立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不因为锋芒太盛而显得与大环境和主流格格不入。

在我带的班级里,针对孩子们活泼、爱玩、好奇的天性,我常将他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从父母、兄弟姐妹、叔舅姑姨等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在学习、劳动、游戏中,一个“家庭”里“长辈”与“晚辈”互帮互助、互相关爱,邻里之间宽容理解、友爱和睦。家庭观念、待人之道自然而然地就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水到渠成地得到传承。

不仅如此,这样的“游戏”还减轻了学习、学科的压力,这对孩子们的“做人”“作文”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大语文教学观下的语文教育:课堂教学生活化

新课标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并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的确,语文学习其实就是把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母语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因此,为了“学好语文”“用好语文”,语文学习更应该放到生活实践中。语文的“四大基本”为“听”“说”“读”“写”,但其实动手“做”也不可轻视。这就像不能因为“不洁净、会杀生”,就“君子远庖厨”,甚至十指不沾阳春水。这不仅会让人“五谷不分”,更体会不到烹制美食的乐趣。所以,在语文教学及课堂上,让学生投入生活、参与生活显得很重要。

对于这一点,我一方面是让教学环境生活化。这里的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教室。教室是学生在学校的“家”。学校有众多教室,但学生只有回到属于自己的教室、自己的班级才会有归属感,这就是“教室”和“家”的共同点。所以,不仅教室要有学习氛围和知识气息,还要让教室充满“家”的温馨。我曾在低、中、高年级设立过三个试点班,要求教师带着学生们以“家”为主题,发挥创意布置教室。经过大家巧手改造,这三间教室从值日表到黑板报,从“卫生角”到“花草园”,无不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天真童趣。中年级的试点班甚至还设置了一个折叠躺椅,只有在课堂上表现好或有进步的同学才能有躺上去休息的“殊荣”。这三个试点班让其他年级的学生羡慕不已,我也从中得到灵感,不仅把班级这样的小“教学环境”生活化,还把校园这样的大“教学环境”生活化。在这样宽松和煦的氛围中,学生们更加乐学,并能轻松表达,愉快交流,比之在传统课堂环境中学习不知要快乐多少倍。

另一方面是让教学方法生活化。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些是为学生熟知的,有些则是接触较少或根本没有接触过的。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注意挖掘教材与学生原有的日常、社会生活经验结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从古至今,多少美好动人的诗词文字都是从生活中妙手偶得,有感而发。如果今天我们学习这些词句时不能将其放回生活中来感受,那么便也没办法体会其中的精妙处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一》一课中有不少优美的词句,要背诵,当然不难。然而要让学生体会“层林尽染”的美丽,“天高云淡”的惬意,“瓜果飘香”的欣喜,仅仅靠背诵是绝对不够的。于是我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感受飒爽秋风,拍下动人照片,捡拾彩色落叶,写下心中感悟。如此,词语被具象化,

课堂被生活化,秋景秋情、秋词秋句便顺理成章地被学生们收入心中。

三、大语文教学观下的语文教育:课外实践生活化

众所周知,语文课外实践是指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直到现在,也还有部分教师只片面强调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不那么重视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的封闭化。课堂上教授的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冷冰冰的理论,学生麻木接受,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不利于学生积极性、自

信心的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曾读到这样一句话:“戴着面具的,其人格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的人——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私以为很对。由此可见,教育教学不可脱离实践与生活。在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课外实践中,为了让孩子们体会父母呵护儿女的小心翼翼、细致入微,我让学生们想办法保护一个生鸡蛋,要求是一天内必须完好。一旦破裂便算违规,就得退出评比。大家开动脑筋想了各种办法保护它,时常进行查看。

放学排队时,还刻意保持了同学之间的队伍距离,唯恐鸡蛋有所损伤。一天下来,大部分学生成功了,失败的学生自然是沮丧。有个到了最后关头却功亏一篑的女生,甚至急哭了。通过这样的一天,孩子们基本对为人父母的不易也感同身受了,纷纷表示,以后要更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另外,我还提倡教师们开展以实际应用为主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做问卷调查、路访街采,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小组合作进行留弃、加工、处理,并总结出结论。虽然孩子们最后的调查报告都还稚嫩不专业,但这对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及与人交往交流的能力,都有极大的作用。

四、大语文教学观下的语文教育:家庭作业生活化

在新课改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以前的“被动”转变为现在的“主动”,教师在课堂内外的角色从填鸭教学的“一言堂堂主”转变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牵引者”。而作为课堂教学延续和补充的家庭作业,也变得更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不可否认,家庭作业是巩固已学知识,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手段,它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并能培养学生个性,展现学生亮点。

然而从前只要提到家庭作业,很多学生都表示很有压力,更有甚者觉得反感,说“家庭作业简直就是压在身上的几座大山之一”。如何跟上新课改的脚步,改变观念,让家庭作业不仅不使学生觉得“压力山大”,还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私以为“适度、精要、灵活”是解决家庭作业问题的几大关键词。“适度”即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斟酌作业量,让学生能

愉快接受;“精要”即针对当天教学目标的重、难点布置,类型题不重复过多地布置;“灵活”即形式灵活,不拘作业形式,只要能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关注思维过程、突出问题意识的都可以作为家庭作业。在将家庭作业生活化的过程中,又尤以“灵活”最重要。

在许多学生及家长眼中,家庭作业就是书面作业。然而语文教育发展至今,作业的概念及实质已远远不只是书面性那么单调乏味。既然能有“大语文观”,为什么不能有“大作业观”呢?德廖莫夫指出:“电视对于儿童的生活,对他们智力和精神发展的意义是难以估计的。”如此,居家必备的电视、电脑就成了学习的新媒介,有选择性地让孩子观看电视节目、搜索网站内容,也就成了生活化的家庭作业。新学期一开学,我的第一个家庭作业就是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是郑渊洁先生讲的《教孩子防性侵》。近几年来,性侵儿童事件频发,令人震惊而愤慨。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显得重要而急迫。语文,大多数教的是课本上的真善美,但是我们万不能忘记孩子们不是成长在象牙塔中,作为教师,我们也有义务要让孩子识破现实中的假恶丑,并保护自己。这个家庭作业布置下去以后,家长们都非常支持,并跟孩子们一起观看节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语文的源头,它使得语文不再是刻印在书本上的死板方块字。作为教师,唯有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师,亲近生活这个大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消除对语文学科的距离感,使其享受学习的乐趣,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改变语文学习方式 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

通过自主学习,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通过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优势,培养学生群体合作学习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个性与创造能力同步发展;同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的现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存在于语文

课堂教学中并不是相互割裂、互不联系的,而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倡合作,在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因而,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是当前语文教改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教者要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开展综合性学习,改变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笔者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创新教学方法

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气氛,首先取决于教者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上的“满堂灌”和“满堂问”,都不利于这种课堂气氛的形成。

而“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则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关键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

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呢?大家都知道,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学习语文,无非就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文章的思想内容的熏陶感染,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最终达到熟练地掌握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围绕这一目的,一是要讨论和探究文章内容,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好需要讨论和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去理解和体验,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在探讨学习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二是要讨论和探究文章如何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是一回事,有感情地把课文读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两者是处在不同的层次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才是真正学懂学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受到了文章思想内容的熏陶感染。

当然,讨论探究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小组的探讨学习,有师生之间的探讨学习,还有全班学生之间的探讨学习。对于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也可以指定让个别学生回答,教师或其他同学指出不同的意见,在不断的探讨中形成正确的认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探讨学习,都体现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自主学习的地位,教师只是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学习情绪也必然会随之高涨。

二、尊重独特体验

一位专家说过:“一篇课文有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种理解。”这主要是由读者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所决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没有理由说某个学生对课文某一方面理解的对错,只能是说学生的理解角度不同而已。我们的语文教学,怕的就是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人云亦云,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学生的创造能力受到压制,这是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

驰的。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允许学生对课文有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语文课堂成为学习探究的天堂,成为“百家争鸣”的天地,在“争鸣”中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被学生所喜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才能很好地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训练和培养。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对文章的第一部分的“听了伯父的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骂还难受”的理解,很多学生就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说作者羞愧、悔恨和难受是因为觉得自己比伯父蠢;有的说是因为作者知道伯父表面上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说作者记性不好,故而感到难过;还有的学生说,因为作者知道伯父是在批评作者读书不认真,而感到羞愧和悔恨。对于以上说法,如果教师直接简单评价对错与否,必然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后再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了。这时可采取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阅读体会的办法,使学生慢慢地体会到,伯父鲁迅先生是在“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作者周晔听明白了伯父的意思,因而感到难过”这个含义。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自主的,同时又是民主、合作的。刚才的认识有偏差,但通过你一言我一语和反复对课文阅读的自主、合作学习,必然会使每一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逐步加深,语文素养逐步得以提高。

三、开展综合学习

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呢?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

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手段。

首先要加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经验,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例如,让学生介绍生活中最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组织一次故事会;让学生编写并排练课本剧;让学生收集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等,学生兴趣盎

然,做起来也就全力以赴。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素养也就得到有效的训练而提高。

其次是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丰富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如果是纯语文的教学,必然是枯燥无味的。事实上,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决定了语文课程内容是无所不包的,与其他学科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这里强调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就是说,语文课程的学习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事例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适当进行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语文课堂教学将是生动而又丰富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必然会因此而高涨。比如,在教学《鲸》一课时,学生兴趣盎然。课后,让学生收集有关鲸的资料,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的社会自然科学知识中,学生乐此不疲;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让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的生平事迹的资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历史知识;在教学《挑山工》一课时,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的登山路子呢?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力学的知识,等等。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得到了提高,而且还大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再次是加强校内校外的联系。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要紧紧地把校内的学习与社会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到街上商铺的广告牌中找错别字;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并写出调查报告;收集整理反映家乡某一方面变化的图片、图表、文字等资料与同学交流等。在这些语

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必然会大大地增强。

四、改变评价方式

上语文课最让老师感到头疼的是学生发言不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越到高年级,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就越低。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出了问题,很多老师在对学生答题的评价中,有意无意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怕回答错误受老师批评、同学耻笑,久而久之,再也懒得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同时又是很脆弱的,不容许一点点伤害。因此,老师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应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应以表扬鼓励为主要激励手段,绝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是在上课时要不断地提醒学生回答问题错了没关系,只要动了脑筋,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就是最好的;二是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的见解,我们加以表扬,表扬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三是对于那些不积极发言的同学,我们要适时地为他们创造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一旦他们开口了,我们就大加赞扬,以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总之,对待学生的学习,我们应该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以表扬鼓励为主。老师每一句评价的话语,都要起到积极的作用,使成绩好的学生做得更好,使成绩差的学生树立起信心,迎头赶上。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喜爱我们的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氛围才能很好地形成。

 

精彩书评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