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幸福地做职业教育

  • 作者:郑联采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标准书号ISBN:978-7-5112-9402-9
  • 定价:36.00元
  •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第1版
  • 开本:16
  • 用纸:道林纸
  • 页码:276
  • 购买地址:http://suo.im/2JuMhY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郑联采,男,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得深圳市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生命教育优秀校长等光荣称号,是广东省、深圳市名师。曾在《人民教育》《广东教育》《特区教育》《中国教育报》《深圳商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上发表过十三篇文章,有两篇论文获得全国特等奖,还担任过《教海潮声》(一、二册)教育教学专著副主编,担任过两个国家级、三个省级和三个市级课题主持人并共同主持过五个课题,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方面有较大影响,曾到广西、贵州、江西、海南等多个省区开展教育教学科研专题讲座,在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及省内清远、河源、江门等多个地区六所学校开设教学法专题讲座。

目录

第一篇   思考职业教育

  论职业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职业教育

  深圳现代城市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战略

  职业教育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成为可能

  职业教育“微创新”,跨越梦想“彩虹桥”

  比较与反思:审视深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职业学校“校、部”二级管理体制的构建

  深圳市创建综合高中的探索

  做新时期的职业教育人,谱职业教育的春天

第二篇   设计培养模式

  企业校区: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资源共享平台

  面向未来的中职生成才教育探索

  基于工作知识的职业指导课程内容新构想

  现象学视域下美国课堂的幸福密码

  软件外包专业现状、前景的分析及人才培养的思考

  深圳中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开发研究

  中职汽车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研究

  关于深圳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发展的思考

  浅析深圳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对中职学校开设汽车营销专业的调研与分析

  新疆内地中职班物流专业发展探究

第三篇   探索改革方法

德国行动导向专家访谈法述评

中职学业评价要在企业化上做文章

从信息素养提升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

愿意学习,善于学习,快乐学习

角色扮演法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商务英语有效教学评价指标研究

论中职动漫专业教学中Photshop的学习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路由交换教学中的应用

机械制图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三维CAD软件与机械制图课程融合的教学探讨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的分层教学探究

谈动画专业的素描教学新模式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教育的反思

例谈中职数学教学的导入

微博于中职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初探

用阅读提高新疆班学生的语文能力

高职高考数学教学探讨

第四篇  追求幸福教育

职业院校幸福教育文化建设初探

自我教育的别样芬芳

幸福的旨归:幸福作为教育模式的探究

越野课堂,绽放师生激情与智慧

基于幸福理念的中职“幸福校园”体系构建

用爱心与责任创造幸福教育,做幸福的教育者

不一般的幸福

如何构建中职学校英语的幸福课堂

巧用教学机智,艺术调控课堂

中职语文课堂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

论幸福高职高考班的教学与创建策略

德育箴言二题

第五篇    建设师资队伍

中职学校幸福导师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工程

专业课新教师培养

浅谈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论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三师型”专业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分层次教学下中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试读章节

第一篇  思考职业教育

  ◎论职业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职业教育

  ◎深圳现代城市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战略

  ◎职业教育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成为可能

  ◎职业教育“微创新”,跨越梦想“彩虹桥”

  ◎比较与反思:审视深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职业学校“校、部”二级管理体制的构建

  ◎深圳市创建综合高中的探索

  ◎做新时期的职业教育人,谱职业教育的春天

  在职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身为职业教育人的我们,怀揣一份职业教育的理想,同时也在通过不断努力,去勾勒自己理想中的职业教育。我们不断地思考,我们不断地叩问自己,如何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何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成为可能?用什么样的管理体制去改革我们当下的管理?总之,我们是有思想的职业教育人,有国家的重视,有政策的支持,我们一定可以谱写出职业教育的春天。

  

论职业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职业教育

陈汉城

  职业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职业院校应当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尖锐的课题。尽管广大职业院校以推动经济发展为重要目标,为学生寻求实用和令人满意的职业,这的确是必要的,但是,功利主义占支配地位显然不可取。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称教育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说明教育的理想是以培养人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倘若对职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综合素养、知识能力结构缺乏设想,那么,就不可能对职业教育实践各个环节作出合理的设计,“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也只能停留在口号上。因此,笔者着重从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三方面对职业教育的理想进行描述,发出对充满生命活力的人之教育的呼唤。

  一、职业教育应着眼于生成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非堆积知识

  长久以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学校教育的视界中,塑造“知识人”早已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信条,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唯一规定性和本质,并被片面扩张为人性的全部。这在不同时期都遭到了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强烈抨击。尤其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这种看法,即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低于普通院校。这是不公正也是不科学的。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指出,人类智能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按照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7种智能,它们分别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和自我认知,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优势。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学生在智能结构与智能类型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用同一种方法去考核、衡量他们,而从根本上忽略智能的差异,显然不公正,也不科学。

   既然如此,职业教育的理想应关注知识本身,但更应关注学习过程。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理想具体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善于捕捉、组织各种信息并判断各种信息的价值。当今社会,各式各样的信息纷繁多变,只有敏锐感受并理解新信息,并将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再对信息的可靠性、有效性和重要性作出判断,才能把信息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二是要勇于认识自己的各种需求,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反思,并根据反思的结果进行自我调控。这一内容在以往的教育中几乎是完全被忽视的,甚至是压制的。传统教育一般热衷于教会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学生对其自身内部心理世界的认识基本上处在自发的状态。这正是学生缺乏个性、缺乏独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关注了以上两点,职业教育才能成为一种平等的、活的、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二、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操练技能

  职业教育要突出、强化技能,这无可厚非,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侧重应用,这样的职业教育才特色鲜明、名副其实。然而,这并不等同于“技能至上”或“技能本位”。技能仅仅是职业教育多层次内容中较为特殊的一环,而绝不是全部目的。换句话说,职业教育要强调适应经济、企业的需要,但学生不仅仅是被开发的对象和增加社会财富的资源。因此,在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成人和成才。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既不能是被动的“知识存储器”,也不能是被动的“技能机器人”,而是一个既能生存又能发展的人。

  笔者认为,通过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示范效应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是切实可行的。首先,如果学校能够真正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师能够用心用爱去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学生学习的热情会高涨,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提高。其次,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合理设置人文教育的课程。比如在课程设置上突出艺术类、心理类、经济管理类等课程的比重,在课程内容上与学生毕业后择业、人际交往的需求相切合,就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人文熏陶及启迪,以提升其人文品质,使其学会做人。最后,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里所言:“教师不单要能‘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楷模’,使‘从游之学子无形中有所取法’。”也就是说,在学校中,教师应至少发挥两种作用——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能够为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树立楷模。

  三、职业教育应蕴育学生的职业素养而非灌输道德

  道德教育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对未来工作而言,道德水准在某种程度上比知识、技能和素质更重要。然而,学校道德教育长期处于低效状态,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目标不够完整、深刻,没有在思维、价值观等深层次上设定目标。职业教育的对象与普通教育不同,如果仅仅依靠行为训练来培养其敬业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法纪观念,只会事倍功半。只有让学生懂得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才会真心实意地按照这些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二是内容过于理想、抽象。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普通学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他们中不少人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差、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差,具体表现为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情感冷淡,缺乏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等。一些道德规范如爱岗敬业、办事公道、奉献社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等,如果不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要养成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针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理想,使职业教育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发挥应有的作用,蕴育职业素养是必由之路。职业素养的养成,教师在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其一,可以创设职业问题情境,加强职业道德训练。在行业企业中,职业道德是不可缺少的素质,可以通过模拟学习,让学生扮演职业人角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其二,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行业的历史,激发他们对职业的情感体验。为了使学生产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强烈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有意识地让学生参观某个具体的行业,可使学生很快了解此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岗位设置、职员形象等,从而认识到自身和专业的关系,进而切身感受自己将要投身的领域,培养从事该行业的自豪感和意志力。由对职业的好奇转变为对职业的兴趣,由此产生对从事该工作的强烈职业情感。其三,还可以提供仿真环境,养成职业习惯。在专业教学中,有些行业岗位有其特殊性,无法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的机会,因此学生无法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职业习惯的养成因缺乏恰当的环境而无从谈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仿真环境,让学生扮演职业人角色,这样也可使学生尽快适应职业角色,养成职业习惯。

  四、结束语

  全国职教会议的春风带来了发展新机遇,职业教育要在经济大发展中挥洒浓墨重彩的一笔,需认真思索教育理想。教育理想的核心无疑在“人”,学生若想在社会上发光发亮出彩,就必须成为具有很强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人。

  

深圳现代城市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战略

陈汉城

  根据21世纪以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按照《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等文件要求,深圳要以构建与城市未来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城市职业教育体系为中心,通过实施“三个建立”战略,即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互认制度,建立灵活开放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促进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

  一、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互认制度

  (一)全面推进“全民素质提升计划”

  在18~35岁劳动人口中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鼓励劳动人口开展在职学历(或职业资格等级)提升,促进社区教育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提升市民综合素养。

  (二)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互认制度

  针对职业教育资源分布广泛、多头办学的局面,通过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互认制度,使教育部门颁发的学历证书与人社部门或其他部门颁发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之间形成比对、评价和认定的统一标准,以此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互认标准见表1-1。

表1-1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互认标准

证书等级

初级工(5级)

中级工(4级)

高级工(3级)

技师(2级)

高级技师(1级)

文化水平

初中

高中、中职

专科、高职

专科以上

本科以上

  

  二、贯通职业院校学生成长通道,建立灵活开放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院校学生成长通道不畅、可持续发展空间有限,是制约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构建与城市未来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城市职业教育体系,关键是要建立灵活开放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贯通职业院校学生成长通道。要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多元化办学体系;要形成职前、职中、职后教育与技能培训充分结合,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的跨行政部门、跨办学层次、跨办学主体的“跨界式”大职教体系(见图1-1)。

  依据“跨界式”大职教体系,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根据各自的学业水平和学习意愿,选择进入普通高中、综合高中或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完成高中阶段学业后,根据各自的学业水平和学习意愿选择更高层次的学业深造方向,从根本上杜绝“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其中:普通高中的毕业生可以进入普通高校深造,也可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综合高中的学生前两年以普通高中课程为主,但至少选修一门职业技术课程,第三年根据各自的学业水平和发展意愿进行分流,学生可选择进入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职业学校学生也可选择进入普通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或直接就业。

  专科层次毕业生可通过考试进入普通大学或应用型本科院校深造。依托“跨界式”大职教体系,学生不管选择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有机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直至博士后。

  贯通职业院校学生成长通道,建立灵活开放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实现。

  (一)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推动高中阶段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以探索综合高中为突破口,推动深圳高中阶段教育按照学术高中、特色高中、综合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四个类别明确各自的办学定位,并与高等教育领域的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效衔接。其中:学术高中定位于为国内外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输送学术拔尖人才;特色高中定位于为国内外一流的应用型大学输送专业拔尖人才;综合高中定位于为国内外普通的应用型大学输送专业骨干人才,或为高职院校输送高级技能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定位于为高职院校输送高级技能人才,或直接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

  (二)普及中高职一体化办学

  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3年,通过中高职三二分段自主招生考试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2~3年。由高职院校牵头制订基于专业发展连贯性的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由专业对口的中、高职院校共同实施,中高职三二分段自主招生考试采用“334”的模式,即考试内容与权重设计为30%文化基础、30%专业理论、40%专业实操。通过普及中高职一体化办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造就具有专业素养优良、实践能力过硬、至少具备职业资格三级证书的中级技能人才。

  (三)探索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开展“3+2”接力型技能人才培养

  探索本市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共同培养本科层次的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3年,通过本市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进入相应的普通本科院校继续深造2年。考试内容与权重设计为30%文化基础、30%专业理论、40%专业实操。通过探索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开展“3+2”接力型技能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造就具有专业素养深厚、实践能力突出、拥有一定创新能力、至少具备职业资格二级证书的中高级技能人才。

  (四)创办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二级学院

  鼓励本市普通本科院校开办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二级学院,为本市高职院校开办本科层次的专业创造条件,推动本市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独立或合作培养本科层次的技能人才。为本市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技术类专业申报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创造条件,鼓励本市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顶尖级应用技术类技能人才。

  (五)探索举办专门面向中职毕业生招生的高职院校

  创办深圳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暂定名),专门面向全市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招生,可采取注册入学或自主招生考试形式。深圳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与全市各中职学校要形成有效衔接。

  (六)探索举办主要面向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本科层次应用型大学

  创办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主要面向高职院校招生,学制设计为2~3年,可采取注册入学或自主招生考试形式。深圳理工大学的专业设置与全市各高职院校要形成有效衔接,以应用技术类专业为主,重点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七)探索实践中高职院校“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要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迁移能力,探索中高职院校学生学历注册“A专业+B专业”模式,鼓励或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主修一门专业,选修一门专业,学制不变。

  (八)在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阶段普及职业教育基本常识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阶段普及职业教育基本常识,使中小学生对职业教育形成基本认知,有利于中小学生在中招录取时作出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学业选择,也有利于改变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偏差。

  三、以职业院校专业整合为突破口,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办学质量与效益不佳,是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难题。结合深圳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圳要以职业院校专业整合为突破口,通过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水平和层次、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与课程标准等举措,建立完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以专业整合为突破口,推动职业院校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针对当前深圳职业教育多头办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过于繁杂的现状,深圳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深圳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统筹,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其他成员单位协助,以专业整合为突破口,推动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职业院校专业整合要明确专业集群发展理念,引导各中职学校重点发展3~5个拳头专业,确保拳头专业形成较强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优势;各中职学校之间在专业设置上要实行错位发展,尽可能地避免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专业调整过程中涉及的教师流动、教育教学设备设施调配,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人社、财政等部门协助。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专业整合后,各中职学校统一加挂“深圳市××(专业)技术学校”名称,以突显各中职学校的专业优势与品牌特征。

  高职院校专业整合,要与深圳产业发展格局相匹配,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开设相衔接,各职业院校之间在专业设置上要实行错位发展,尽可能地避免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

  (二)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探索建立独立的职业院校教师评聘体系

  1.改革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和编制制度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教师资格标准、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淡化学历标准,强化职业能力要求。制定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提高兼职教师、技术技能教师的比例,增加职业院校用人的灵活性,建立职业院校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2.改革职业院校教师聘任制度

  扩大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鼓励职业院校在核定编制内自主聘用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加大国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实行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岗位国家购买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聘任兼职教师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和职业院校共同承担。建立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和绩效工资制度。对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任高一级职务。探索建立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院校教师年金制度,提高教师退休待遇水平。

  (三)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设立“深圳市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院”

  深圳要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设立“深圳市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院”,统筹全市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牵头制订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课程标准。要切实发挥其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在职业教育科研机构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快建成为全国职业教育科研的学术研究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此外,还要使之承担起职业教育发展的科研及服务支撑功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为地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服务、为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服务以及为繁荣职业教育科学体系服务的作用。

  另外,要鼓励有关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建立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机构。要加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的联系、沟通、协调和合作,加快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网络。

  (四)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探索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试行“公办、民办、公民合办”等多种办学形式

  政府要建设与产业体系布局结构结合的职业院校网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实现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共同发展。企业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通过举办职业学校、企业大学和参与校企合作履行职业教育的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机构。

  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逐步打破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的政策界限,对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一视同仁、统筹管理,将工学交替、双元制、学徒制、半工半读、远程教育等学习方式纳入职业教育各项政策支持范围。改革学制、学籍和学分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各种灵活学习方式的学校职业教育。

  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沟通衔接。推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课程,以学分制和模块化课程为基础,通过质量认证体系、学分银行和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对非学历职业教育进行学历、学位认证。

职业教育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成为可能

陈汉城

  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加快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从宏观上把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从微观上把人生出彩纳入到政策关怀的视角,这既体现了国家决策层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也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加快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办学行动?如何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办学环境?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成为一种可能?这是职业院校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命题。作为一名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办学实践和个人的工作经历,从搭建人生出彩的平台、健全成功成才的心智、传授才尽其用的专业能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个维度,试图从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角度去呼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加快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真正成为一种可能。

  一、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学生搭建人生出彩的平台

  社会公众大多习惯于用“好”与“差”对一所学校进行定性式的评价,至于“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则没有一个定论。评价一所学校之优劣,除了漂亮的校园环境,齐全的教育装备,过硬的师资队伍,科学的课程体系,还有就是学校管理,确切地说,是制度。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区域内各学校的硬件水平已经不存在大的差距,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体现在制度上。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好制度使坏人变好,坏制度使好人变坏,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学校管理。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当前职业院校的薄弱环节之一,也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节点。某种意义上,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就是为职业院校学生搭建一个人生出彩的平台。现代学校制度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学校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政校关系、家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用发展的管理思维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以人文本”理念的制度化表达。

  以笔者所在的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近年来,我校秉承“仁爱、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制度建设方面,从过去突出管理职能调整为管理与服务并举,从关注管理效能转向关注师生发展质量。在关注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在原有处室的基础上,归并组建了行政事务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与教学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咨询科技中心五大处室,成立了信息技术部、电子商务部、会计部、汽车部、教育国际部、新疆部等专业部,在淡化行政管理色彩的同时,将服务意识、服务效能、服务质量作为评价处室工作的重要指标,从根本上扭转了行政部门的工作作风,有效提升了师生的校园幸福指数,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构建以关注发展理念、突出服务意识为中心的制度文化的同时,我校还在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向教学一线、向有助于师生发展的领域重点倾斜。比如,学校投入近50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学生服务中心和教师服务中心,专门为全校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组建40多个学生社团;坚持每个月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活动,如技能节、文艺节、体育节、读书节等,为具有各种特长的学生创设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为每一个学生搭建人生出彩的平台。

  通过构建以关注学生发展为中心目标的制度文化,创设宽容过错、鼓励出彩的发展环境,引领学校管理思维的大胆变革,激发师生内心深处的灵感与才华,使我校在短短几年间就从一所默默无闻的普通学校一跃而成为深圳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佼佼者。

  二、探索“幸福教育”模式,塑造学生成功人生的心智能力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唐纳德·克里夫顿博士开创了成功心理学的学术流派。按照他的注解,成功心理学是研究如何发挥人的最佳效能的科学,致力于发现和促进那些能使个体和社会成功的因素,关注对成功的生活与职业的贡献。从成功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生是否成功,心智和习惯是决定性因素,远比能力、机遇、环境等因素重要。

  中职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几乎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生源的群体性特征导致传统思维模式下的中职学校德育更倾向于用刚性管理去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这不仅使中职学校的德育成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还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从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心智成长来看,幼儿时期属于心智启蒙阶段,小学到初中属于心智和习惯养成阶段,而高中阶段则是心智成型、成熟的分水岭。对于处在这一成长关键期的中职生来说,心智和习惯的自我完善和矫正将对其未来的人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讲,帮助学生实现心智和习惯的自我完善和矫正,使其具备成功人生的心智能力,这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当前的头等大事。

  从规模上讲,中职生是一个足以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群体,如果他们在职业学校得不到好的教育,如果他们将来的生活不幸福,这将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一大包袱。要想使每一名中职生接受良好的中等职业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为出发点,确立合适的教育目标,并探索建立一套确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

  针对当前的中职生普遍存在的习惯不良、性格不健全、价值迷失等问题,近几年来,我校大力探索实践基于“仁爱、发展”理念的“幸福教育”模式,力图帮助每一名学生找准人生定位,合理规划人生,为其未来人生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成功,每个人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成功也是因人而异的。按照成功心理学的定义,成功很简单,每个领域都有取得不同成功的人,并不是一定要成为“××第一”才是成功。只要你认为什么结果会产生成就感或喜悦,那就是成功。在绝大多数人身上和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点一点的自信和每一次小的成功。幸福也是如此,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每个人对幸福的喜悦都是一样的。

  我们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能力,也是一个追求过程。很多人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幸福?关键在于他们缺乏正确认识幸福、努力创造幸福和充分享受幸福的能力。我们把正确认识幸福定义为价值判断能力,把努力创造幸福定义为专业技术能力,把充分享受幸福定义为生活休闲能力,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三种能力,他至少就是一个成功、健全的人。“幸福”作为一种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取。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生源特征决定了幸福指数低下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同样地,学生的不幸福或伪幸福,同样也影响到职业学校教师的情绪。在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学生的学业倦怠不是孤立的案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开展幸福教育,不应只是一所学校的办学追求,更是中等职业教育重新获取社会认同的一次涅槃和自我超越。

  推行“幸福教育”模式,旨在通过一种系统的德育模式去影响、完善和修正学生的习惯和心智,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用正确的“三观”去促进自身的学业、指导未来的人生。在“幸福教育”模式探索实践过程中,我校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学校文化的培育、积淀和提炼,这是一条暗线,也是精神路线;二是从课程、师资、学校管理、评价机制四个方面着手,这是一条明线,也是实践路线。

  我校的“幸福教育”课程体系由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特色课程三类课程组成。在显性课程的构建上,我校尝试为四门传统德育课程注入幸福元素。《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塑造学生的阳光心态,打造幸福人生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强调培养学生为幸福而工作的良好状态;《经济政治与社会》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立足深圳的发展实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哲学与人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幸福信仰,使幸福成为每个学生的人生追求。与此同时,我校还开发了《中职生幸福教育》校本课程,率先开设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在隐性课程的构建上,我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和职业体验平台,构建起校园全覆盖的德育体系,拓展德育空间,如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关注校园民生,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决策;鼓励“校园创业”,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重读经典、践行《弟子规》,强化学生的伦理道德等。在特色课程的构建上,我校从选修课入手,开设大量的人文艺术鉴赏课和个性化体育运动,使学生至少懂一门艺术,会一种体育技能,从身心两个方面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休闲能力。

  在课程实施环节,我校通过开展“幸福课堂”建设、“幸福班级”和“幸福宿舍”评比活动等多种形式,把幸福教育的内涵有机地整合到常规课堂教学中,使幸福教育的理念转化为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努力为师生营造阳光、自信、和谐、幸福的校园环境。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探索实践“幸福教育”模式已经在我校落地生根、开枝散叶。2013年4月,我校的“幸福教育”模式正式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特色项目。

  三、推行“工学结合、六层推进”模式,赋予学生过硬的专业能力

  当前,职业教育的社会公信力不足,这是一个客观事实。造成这一被动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为诟病的原因就是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与社会公众的期望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现象尤为突出,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明显不足。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能力教育,它首先是一种谋生能力的教育,其次才是一种生活能力的教育。谋生能力教育就是一种为适应职业和胜任岗位而进行的定向教育,它的本质在于它的实用性、社会性、生产性和职业性。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对应岗位群的任职标准保持一致。目前,国际公认的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和加拿大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从本质上讲,这几种模式都是基于校企合作框架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这么说,校企合作就是撬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点。

  在探索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从优化中职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学时安排着手。我们知道,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主要由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两部分组成。按照教育部的学制安排,中职学校普遍采用的是“2+1”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关于校内学习与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我们在推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2+1”模式割裂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关联,学生前两年校内学习的成果没有及时在对应岗位上进行验证和反馈,参加顶岗实习后,学生如果发现自身的技能水平还达不到岗位要求,已经没有办法“回炉”了;其次,在“2+1”模式下,学生在对职业、对企业、对岗位的认知非常肤浅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顶岗实习,大部分学生感觉无所适从;其三,长达一年的连续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管理是一大难题,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一到顶岗实习阶段就变成了“放羊”,学校力不从心,企业更多的是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顶岗实习的教育教学功效被淡化,至少是弱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顶岗实习的实现形式进行了反复思考和探索,逐渐摸索出一套分阶段、分层次、分目标的“工学结合、六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六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中职学校学制、学时规定的前提下,将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进行合理分解。学生在校三年间,从进校起到完成学业止,按照教学规划,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地点依次进行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基础学习、专业实习、岗位训练、顶岗实习六个层次的学习。“六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可用“1、2、3、6”进行概括。

  (1)1个学习目标:塑造“身心特别健康、待人特别有礼、技能特别过硬”的高素质职业公民。

  (2)2个学习地点: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交替进行。

  (3)3个学习阶段:入行阶段、懂行阶段、内行阶段。

  (4)6个学习层级:每个学习阶段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层级。“六层推进”流程设计依次为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基础学习、专业实习、岗位训练、顶岗实习6个层次,形成一个“工”与“学”渐进式交替、螺旋式上升的、“分阶段、分层次、分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型。

  “工学结合、六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本质是一种工作与学习相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与对应岗位群高度吻合,又能使学生接触社会、认识岗位和职业,从而使学生的职业人格和职业能力得到了全面协调发展,是学校培养高素质职业公民的重要实现途径。

  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中职生人生出彩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效益、中职生的未来发展与人生出彩,仍是值得我们关注、反思、探索并得出最佳答案的重要命题。

  比如,在深圳,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中等职业教育?这其实包含着两个问题:第一,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深圳,我们是否还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第二,在人才需求质量和层次越来越高的深圳,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怎么办?

  关于深圳是否还有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社会各界是有不同意见的。持反对意见的主要基于三点:第一,与普通高中相比,深圳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不强,导致学生和家长的报读意愿不强;第二,现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上升通道不畅,也没有体现出终身教育的理念,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上升通道,第三,经济社会的优质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各行业对技能人才的越来越高,传统劳动密集型的蓝领岗位越来越少,这些岗位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中职毕业生的认可,但仅仅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生难以胜任新型技术岗位。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至少不能说是良性循环的怪圈。

  上述观点的形成和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中等职业教育。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都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结合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笔者认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关键是要构建城市未来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城市职业教育体系,就是勾勒出职业教育发展的蓝图,核心是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上升通道,重点是找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几个关键性的突破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

  结合深圳的城市属性和发展趋势,深圳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定位于储备初级技能人才的“孵化器”,向高职院校输送优质生源的“中转站”,推动职普融合的“立交桥”,建设高层次技能型产业队伍的“根据地”。

  (二)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前文所述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为高职院校输送优质生源,为社会提供少量的初级专业技能人才,为职普深度融合创设先行先试的条件。

  (三)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深圳应该抓住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深圳的创新优势,通过一系列改革行动,把校企合作做大做实做透,赋予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更多的内涵,主要举措包括以专业整合为突破口,推动职业院校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鼓励“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构建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的新格局;由高职牵头、行业企业和中职学校参与,编制统一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

  构建城市未来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城市职业教育体系,核心是要贯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通道,统一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在现有政策环境、体制机制的作用下,深圳应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首先贯通中职与高职的通道,再逐步贯通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硕士、博士的通道,为职业院校学生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出彩通道。

 

 

 

精彩书评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