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培育教学个性:名师工作室建设范式的转型

内容简介

本书做出了名师工作室建设需完成从复制主持人范式走向培育教学个性范式转型的判断,并从名师工作室建设范式转型的逻辑起点、实践重心、实践策略、理论引领与成果表达五个方面,回顾了自己对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研究经历、体会。全书遵从“实践逻辑”的思维,每一章都设计了“问题”“归因”“求解”“实践”四部分,集中围绕教学个性培育的实践操作来行文。全书的撰写以经验总结为基本方法,作者基于自己的实践体会、文献阅读与观察,总结自己的实践体会,部分思辨性文字涉略带一些理论色彩。本书适合负责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教育行政人员、研究人员、学校管理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成员阅读。

作者简介

刘立平,女,汉族,1977年8月生,山东省沂水人,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临沂市罗庄区教体局教科室主任,以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建设、校本课程为主要研究方向。在《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主编、参编多本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曾获“山东省教学能手”等称号。两次获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次二等奖,执教公开课六十余节。

目录

引 论 从复制主持人范式走向培育教学个性范式:名师工作室建设范式的转型

一、问题:复制主持人的实践经验

二、归因:让成员变成没有教学个性的教师

三、求解:实现名师工作室建设范式的转型

四、实践:形成完整的教学个性培育链条

第一辑 名师工作室建设范式转型的逻辑起点

第一章 名师工作室的组织性质改变:从教育行政组织走向专业学习社群

一、问题:名师工作室的组织性质不稳定

二、归因:强大的教育行政文化在作怪

三、求解: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云端专业学习社群

四、实践:形成有活力的云端专业学习社群

第二章 名师工作室的建设重心改变:从复制主持人的经验走向培育自己的

    教学个性

一、问题:注重复制主持人的经验

二、归因:成员的教学个性被遮蔽

三、求解:以成员的教学个性培育为实践重心

四、实践:形成培育教学个性的实践文化

第二辑 名师工作室建设范式转型的实践重心

第三章 个人教育哲学:教学个性培育的价值引领

一、问题:教师的个人教育观念处于浅层教育观念阶段

二、归因: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不足

三、求解:形成教师的个人教育哲学

四、实践:教师的个人教育哲学的形成层面

第四章 个人教育理论:教学个性培育的理论支撑

一、问题:教育理论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二、归因:没有发现个人教育理论的特殊作用

三、求解:实现个人教育理论的探讨自觉

四、实践:个人教育理论自觉的基本维度

第五章 个人教育资源:教学个性培育的课程建设

一、问题:开发班本课程的规范性亟待提高

二、归因:没有正确地认识班本课程的性质

三、求解:寻找并确认班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四、实践:在文化自觉中建设班本课程

第六章 个人教育知识:教学个性培育的知识基础

一、问题:教师生成的教育知识质量偏低

二、归因:没抓住教育知识生成的根本

三、求解:界定个人教育知识的独特属性

四、实践:凸显个人教育知识的知识基础性地位

第七章 个人教育经验:教学个性培育的能力储备

一、问题:总结个人教育经验时向外用力

二、归因:向内用力总结个人教育经验的难度较大

三、求解:向内打磨是个人教育经验总结的应有之义

四、实践:形成向内打磨的方法论

第八章 个人教育空间:教学个性培育的场域拓宽

一、问题:对个人教育空间的给予存在争议

二、归因:对个人教育空间的理解立场不同

三、求解:分类别拓宽个人教育空间

四、实践:发挥“主体性”,有效拓宽个人教育空间

第九章 个人教育传记:教学个性培育的精神涵养

一、问题:个人教育传记撰写不规范、不系统

二、归因:个人教育传记的作用未引起广泛重视

三、求解:厘清个人教育传记对培育教学个性的独特作用

四、实践:经历完整的个人教育传记撰写流程

第三辑 名师工作室建设范式转型的实践策略

第十章 哲学自觉:教学个性培育的积淀策略

一、问题:名师内涵积淀存在的欠缺

二、归因:未深刻地理解名师内涵

三、求解:依托哲学自觉来认识、积淀名师内涵

四、实践:名师哲学自觉的生成路径

第十一章 自主研修:教学个性培育的学习策略

一、问题:现有研修方式的弊端多

二、归因:锁定现有研修方式的不足

三、求解:去除自主研修的随机性

四、实践:形成立体化的自主研修机制

第十二章 向内磨人:教学个性培育的打磨策略

一、问题:“向外磨人”不便于培育教学个性

二、归因:功利主义呼唤快速“磨”出“名师”

三、求解:“向内磨人”有利于培育教学个性

四、实践:建立一个整体的、开放的打磨系统

第十三章 关键一跃:教学个性培育的升华策略

一、问题:教师日常成长意识的迷失

二、归因:教师的日常成长意识被遮蔽

三、求解:在关键事件中促成“关键一跃”

四、实践:关键事件的解析与重构

第四辑 名师工作室建设范式转型的理论引领

第十四章 不远离:教学个性培育的理论学习

一、问题:教师似乎远离了理论

二、归因:为什么教师看起来像远离了理论

三、求解:教师实际上亲近了什么样的理论

四、实践:过教师需要的理论学习生活

第十五章 实践教育学:教学个性培育的理论立场

一、问题:教师容易丢失理论研究立场

二、归因:教师为什么会丢失理论研究立场

三、求解:最佳立场是实践教育学

四、实践:教师应该怎样坚守自己的研究立场

第十六章 实践对接:教学个性培育的理论应用

一、问题:教育理论应用的当下误区

二、归因:实践主体和理论主体没有双重介入

三、求解:实践主体与理论主体的“实践对接”

四、实践:教育理论应用的范式转型

第五辑 名师工作室建设范式转型的成果表达

第十七章 教育日志:教学个性表达的常用方式

一、问题:名师工作室研修无法常态化

二、归因:现有方式不便于实现研修常态化

三、求解:确认教育日志对研修常态化的实践优势

四、实践:形成教育日志常态化运用的闭环

第十八章 课例研究:教学个性表达的典型方式

一、问题:课例研究对教学个性培育关注不到位

二、归因:没发现课例研究对教学个性培育的价值

三、求解:确认课例研究对教学个性培育的价值

四、实践:建构课例研究培育教学个性的基本框架

第十九章 实物分析:教学个性表达的质性方式

一、问题:分析出来的实物信息不完整

二、归因:不具备实物分析的基本素养

三、求解:明确实物分析的操作要领

四、实践:形成整体性、连贯性的分析逻辑链

后 记

试读章节
精彩书评

这本书既击中了名师工作室建设中的时弊,又探求出了其深层的原因,还为培育教学个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之路。何以能够抵达如此之高的境界?一是因为作者厚重的教育理论是建立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之上的,并且形成了一种和谐完美的统一;二是因为她几十年如一日积淀起来的中外经典文化储备,在无形中为其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常人很难具备的宏阔视野;三是因为在她从外求走向内求、从立己升华到达人境界的时候,不仅让其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个性,而且也有了熠熠的精神光芒。所以,这本书不但在当下,而且在未来都有着长久的生命能量!

——陶继新   山东教育社原总编


   刘立平老师基于自己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负责全区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经历,锁定自己发现的实践问题,综合运用经验总结、文献阅读与个案研究,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理性解答。基于实践提出了概念、主张并付诸实践去解决问题,是一位真正的研究者应该有的立场与风骨。

——张万祥   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名师工作室专项研究的背后,会窥见她对教师成人学习特点的深刻体认,对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制的深入探究,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内隐动力的充分聚焦。本书对助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打通掣肘教师培训效果的“最后一公里”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迟希新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多次负责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项目


   刘立平老师在本书中对教育日志的运用又给出了新的价值定位,依托教育日志的运用实现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常态化。虽是一种个案尝试,但仍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秦望   河南省济源一中教师、河南班主任智慧书院导师、河南省首届“十佳”班主任


   全书的每一章均按照“问题”“归因”“求解”“实践”四部分结构来撰写,内在的实践逻辑流畅,聚焦问题,分析层层展开,为准确发现并有效破解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现存问题,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线。

——吴小霞   重庆市兼善中学蔡家校区教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重庆市骨干教师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