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

  • 作者:董彩云 主编
  •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标准书号ISBN: 978-7-5681-3426-2
  • 定价:36.00元
  • 出版时间2017年8月第1版
  • 开本:16
  • 用纸:道林纸
  • 页码:408
  • 购买地址:http://suo.im/XcOm0
内容简介

当今社会,大力推行“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多年来,我校牢固树立“学校即研究的主阵地”“教师即研究者”“问题即课题”“教育即研究”的理念,积极倡导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我们认为教师不断研究才能提升职业的深度,多方位的实践才能拓宽职业的广度,努力做到“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努力唤醒教师参与研究的自觉性。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有一种片面的观念,他们认为所谓的研究,好像不是小学一线教师要做的,是专家、学者、大学教授要做的。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在小学阶段,我们一线教师更有研究的必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小学阶段是人生最关键的发展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创新能力,都会在这一阶段形成。这个过程时间相对较长,问题相对较多。其二,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多,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多,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为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提出问题,并积极总结,让研究成为自己的职业习惯。

一、狠抓管理,为教师研究搭建平台

我们规范流程管理,重点抓好了四个环节。一是制订计划。每学期初,学校对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活动安排、研究的范畴等进行讨论,达成共识。二是开展调研。我们要求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年级主任与科任教师进行访谈,由学校班子成员每学期参与召开一次教师座谈会、开展一次教师问卷调查,详细了解教师在教研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三是阶段督促。每月初,学校组织召开学科工作研讨会,分析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具体情况,找出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与教学计划之间存在的差距等,一一罗列出来,并根据实际情况再次商讨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及时调整不合理计划。四是归纳总结。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整理教师资料,如教学心得、育人经验、学习感悟、教学随笔等,要求教师在学期末向全校教师进行汇报展示。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二、明确责任,为教师研究注入活力

学校要求教研组长扮演好“五种角色”,切实履行好职责。一是教学研究的参与者。能及时收集、传递教研的新动态,拓宽教师的研究领域。二是课题研究的引领者。及时了解各学科、各课题研究的现状,对课题研究中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的建议,寻找解决的最佳策略,鼓励、引导教师自觉地、有效地参与研究工作。三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能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和学校的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好各级各类研讨、竞赛、观摩等活动。四是教研活动的协调者。教研组长在参与教师研究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与分管教学的校长协调交流,想方设法提高教研质量。五是研究成果的推广者。要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教训,例如我校倡导的教学法——“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获省级教学模式大赛二等奖。目前,这种教学法在学校大力推广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还要求每个教研组长指导教师撰写本学科的教学论文,并推荐发表,确保每位教师在省级以上的正规刊物发表过文章。

三、直面问题,为教师研究提供帮助

研究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要求教科研主任与教师一起去探究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树立“没有问题才是问题”的意识。创设研究氛围,使教师置身在一个充满研究气息的氛围中,特别是对有争议的问题,鼓励教师深入探索,大胆实践。另外,要积极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打破思维定式,唤起他们教学研究的自觉性,让研究成为一种专业习惯。

四、转换角色,为教师研究拓宽途径

职业倦怠是教师当前面临的又一困惑。因此,我们要及时疏导教师的思维,通过学习、考察,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研究者的队伍当中。例如:在我校的教研活动中,要求人人轮流当教研组长,人人轮流主持会议,人人轮流记录并整理研究结果,在主持各项活动中不断成长。使教师从参与者变为主持者,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研究能力。

努力激发教师的问题意识。我们认为有了问题意识,才能使教师从“不是问题的问题”中找到新的问题,探索出新的教育策略,碰撞出新的教育思想。

1. 让老教师与新教师搭配

新教师在专业成长关键期,由老教师帮助引导,目的主要是缩短成长期。同时,老教师也可以从新教师那里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相互学习提升、优势互补。总之,不断地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让每位教师都处在最能发挥优势的重要位置。

2. 让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搭配

每个学校都有一些骨干教师,且年龄较大,他们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且在一定的研究领域有些成就,但这部分骨干教师因为已经进入专业成长顶层阶段,形成了一种固有模式。我校针对这种现象,成立了“师徒结对”组合,让骨干教师帮助普通教师成长和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冲击骨干教师相对自我封闭的状态,促使骨干教师再提高。

积极帮助普通教师成长,努力改变骨干教师的自我封闭状态。学校重视合理搭班,让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教学理念的教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3. 善于发现问题

众所周知,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难得多。为此,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要求教师积极地发现问题,让教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发现问题。引导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求教师学会观察学生,在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教育策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体验,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我们坚持在教学实践中抓住问题出现的关键时刻,进行现场研究,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效率。

4. 善于反思问题

为了让教师更客观地观察和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我们鼓励教师研究学生,积极深入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去,真正成为“良师益友”,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另一方面,我们支持教师深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去发现问题,感受学生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学校非常重视教师主动呈现的问题,对“没有问题才是问题”这一观点形成共识,使得教师敢于呈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5. 善于整理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典型案例,并把它们梳理成“问题库”,形成了“资源包”,使之成为教师共同研究的问题,并从中提炼出关键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形成各学科教研课题。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使我们的研究能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另一方面使教师能够养成带着问题去实践的习惯,在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并不断地寻找新的问题,不断丰富“问题库”的内容,使得“资源包”更加饱满。

6. 善于收集成果

学校把教师的教育心得、专题总结、教学随笔、案例分析等收集起来,首先由教师本人思考梳理,然后由教研组成员一起分析提炼,最后由教研主任概括总结,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成果。这个过程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积累丰富经验的过程,更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

研究是教师工作高效的体现。有效的措施是研究成为习惯的保障,扎实的活动是促进研究成为习惯的基础,宽松的氛围是研究成为习惯的动力。实践证明,当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和学校的主流氛围时,这所学校一定会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作者简介
目录

特色建设

 

 

对教育理念的浅显认识  /  董彩云

管理出质量,研究出成果  /  董彩云

如何制订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  董彩云

特色学校建设的意义  /  董彩云

学校管理中的思考  /  董彩云

学校现状分析  /  董彩云

突出文化特色?打造书香校园  /  董彩云

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  马全林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  崔武山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  何秀丽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  /  许彦秀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  马如英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  张莲梅

《认识WindowsXP》教学设计  /  宋彩虹

《圆环的面积》教学设计  /  拜英秀

《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  张?东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  常小霞

《景阳冈》教学设计  /  赵学红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  冶金芬

《桂花雨》教学设计  /  马慧兰

《有趣的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  姬世兰

《找骆驼》教学设计  /  马?丽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  马玉萍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  杨玉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  索永清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  谭小花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鲜?红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  鲁小军

Unit 5 Whose dog is it?  /  陈?春

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  殷?凤

《过春节》教学设计  /  马?娟

小学体育《立定跳远课》教学案例  /  石鹏鹏

小学体育《耐力跑》教学案例  /  赵明贤

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马玉萍

再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  谭小花

怎样有效地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  拜英秀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拜玉林

也议小学作文教学  /  常小霞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  崔武山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  邓?花

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  方小雄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三种设计思路  /  郭正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何秀丽

关于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  姬世兰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多样化  /  焦玉琼

尽情投入到写作中感受表达的快乐  /  杨玉梅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  喇明梅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  李红红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鲁翠翠

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  鲁彦红

浅谈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  马慧兰

论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  鲁小军

语文教学因宽容而精彩  /  马晖光

浅谈文学语言的艺术特性  /  马?杰

怎样优化小学作业设计  /  马?俊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  马?丽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优缺点  /  马全林

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  马如英

浅谈小学语文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祁美玲

浅谈“攀登英语与常规英语整合”的有效性  /  陈?春

浅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  崇建军

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  宋彩虹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  马玲凤

小学生田径训练中关于跑的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石鹏鹏

浅谈如何对待特殊学生  /  苏凤至

轻松用白板,巧妙学数学  /  王玉霞

低年级课堂呼唤理性的激励性评价  /  鲜?红

教育组织行为与管理  /  肖红红

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探究  /  马丽玲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  /  许彦秀

影响小学生英语阅读速度的主要障碍及解决策略  /  殷?凤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  于淑媛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困生的教育  /  冶金芬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的探究  /  索永清

浅谈在小学低年级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  李发梅

小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  /  张?东

数学教学中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  /  张莲梅

简谈临夏州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目前的状况  /  赵明贤

口语交际,重在“说”  /  赵学红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  赵玉萍

感悟体会

让网络研修因我们而精彩  /  崔武山

心存感恩,勇往直前  /  拜英秀

班主任的幸福密码  /  祁美玲

行走在播种的路上  /  马晖光

走上名师之路,促进自身发展  /  姬世兰

书香满园  /  常小霞

叩问教育本真,构建和谐关系  /  邓?花

攀登之花永绽放  /  朱庆玲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鲜期  /  谭小花

做一名新型的人民教师  /  王玉霞

“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  韩金花

冰城教育的春天  /  拜玉林

让伏羲之爱洒遍大地  /  马如英

践行攀登,收获喜悦  /  马晓莉

争做一名充满阳光的人民教师  /  陈?春

开阔视野,完善自我  /  杨玉梅

网络学习,我们在路上  /  宋彩虹

传统文化滋养着“大禹班”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  索永清

聚焦学生研究,构建“生本”课堂  /  鲜?红

新时期的教师必备的素质  /  马玉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殷?凤

传递关爱?至诚践行?和谐关系?立德树人  /  于淑媛

教师专业发展在“路上”  /  赵学红

争做一名有幸福感的老师  /  焦玉琼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民族地区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实效性的研究

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组活动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分析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学习的研究

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民族地区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时效性的调查报告

《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组活动》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实践研究》问卷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分析研究的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学习的研究》中期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后?记

试读章节

对教育理念的浅显认识

董彩云

每位教师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教学风格的形成,往往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思考、提炼、总结、巩固,最后才越来越被学生认可的。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有过彷徨期,在这一阶段我不停地对自己产生疑问:我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我的优势在哪里?哪一种方法最适合学生?我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以及教学风格到底是什么?我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等等。就这样,在彷徨中一晃10年过去了,我没有得出准确的答案,但我的教学工作仍然进行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参加培训次数的增多,我进入了反思期,一堂课下来我不断地思考:本节课值得我骄傲的是什么?成功的地方以及下节课我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渐渐地,我的思路清晰了,不再有疑虑了。随着不断地反思,我进入了成熟期。经过前面两个十年的奋斗,我总结出了自己的教育观念: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优良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一、大力倡导“赏识教育”,构建和谐快乐的语文课堂

在我的教育思想中,“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1. “赏识教育”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

“赏识教育”是给予孩子充分肯定的教育。当老师就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对学生少一些责备,多一些赏识,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心理压力较大,容易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他们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而我们过去为了给学生以教训,往往采取比较严厉的批评方式。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丧失信心,变得不再努力,甚至反叛。若此时我们能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不仅能让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使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特别是对那些取得一点点进步的学生,我们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心,和他们耐心交谈,努力和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这样,他们会觉得老师在欣赏自己,在意自己,认可自己,他们就会努力做得更好。

2. “赏识教育”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的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是唯一的。而“赏识教育”也是承认差异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出来的,作为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要研究教育,懂得欣赏,认可差异,研究学生,绝对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刀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任何一种特长都要肯定,帮助发展。华东师大叶澜教授的“课堂教学七律”强调了“关注每一名学生的状况”。因此,尊重差异、挖掘潜能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 “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耐挫力

“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老师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得到锻炼,给其勇气、鼓励,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鼓励他们顽强地站起来。一次次的尝试,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承受力,使学生善于在失败中总结、分析,而不是在失败中倒下。

二、推进参与式教学,构建平等合作的语文课堂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教以来,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当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努力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形成了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课堂模式。自1999年中英项目实施以来,我有幸参与了该项目活动,第一次真正接触了参与式教学。我将学到的东西大胆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的具体做法和观点如下:

我坚持参与只是手段,形成理念才是目的。大家都知道,参与是一种方法,参与式教学的整个过程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发展为中心展开的,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虽然设计了活动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但学习的“答案”却是开放的,是由参与者的自由行为、自主精神与合作态度等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是发散的、多元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才能逐渐成为一个大胆创新、个性丰富的人。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中,我力求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和他们一起讨论,共同学习,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让孩子们在宽松、自在﹑愉悦的氛围中参与学习。

我坚持活跃课堂气氛只是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采用“做游戏”“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求知欲、创造力。只有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我通过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变得轻松,使知识变得易懂,使教学变得生动,使学习变得有趣。

我坚持沟通交流只是手段,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才是目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告诉我们:“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参与式教学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平等地参与学习,建立以关心互助、尊重宽容、平等沟通、和谐融洽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我在活动的设计中注重实际,特别是通过创设宽松和愉快的课堂气氛,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的活动有表演、复述、辩论、采访、自述、模拟推销、讲故事等,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合作,在交流中学习,通过师生沟通、生生沟通,使课堂迸发出勃勃生机,这样不知不觉地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坚持关注学生优点只是手段,发掘学生潜能才是目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激励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这也是我的课堂一贯坚持的硬指标。我要求各小组代表要把讨论的任务分给本组的每个同学,做到人人有事干,人人动脑想,个个动口说。记录者、发言者、组长由大家轮流担任。这种方式使学生逐渐养成了在讨论探索中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搜集信息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逐步增强。学生爱学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状态,发现了他们的优点,也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我坚持公平参与只是手段,展示学生个性才是目的。叶澜教授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我一直在教学中强调“一个也不能掉队”。我尽力把关注的目光均衡地分给每一名学生,关注每名学生的反应与变化,关照每名学生的学情与需要,关心每名学生的感受与心情,并体现在“对话、座位、提问、评价、学生角色赋予”等问题上。同时,在“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尊重差异、公平参与、发展个性的原则。我认为公平参与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与自己一样的生命个体,一个有需求、有欲望、有想法、有创造性的人。他们是知识文化的传承者,是学校的主人,不是我们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更不是产品。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不能妄图把学生雕刻成与自己想法一致的人。其次,我坚持学生都是有个性、有自己品质的人,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幸福成长,让他们充分享受学校提供给他们的一切资源。再次,作为老师,应该让学生在学校有滋有味地生活,让学生在学校体验到“家”的感觉,这样才能使学生轻松、幸福、快乐地学习,让他们的一切行为变成自愿、乐意的。最后,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劳动有价值,生活有尊严,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

我坚持倾听只是手段,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才是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作为老师应该经常积极与学生交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样学生才能把老师当成倾诉的对象,把老师当成生活中的朋友,才能更好地学习。

三、成就学生,构建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堂

众所周知,学生总是喜欢师德高尚、学识渊博、谈吐优雅的老师,愿意和他们相处,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有益的影响。作为教师,我特别关注培养和提升个人魅力。

提升个人魅力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毛泽东说过“活到老,学到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大家认可“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的理念。

与学生的需求对比,目前我们的知识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老师要加强进修,边教边学,以身作则,自觉觉人。最要紧的是自己能读能作,不至于读而不懂,作而不通”。从这个意义上讲,“终身学习”应该是我们教师的习惯。

提升个人魅力就要不断改善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是和老师在一起的,他们会随时随地用自己敏锐的目光注视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在暗地里模仿老师,老师是学生的偶像,老师的仪表、言谈、举止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总之,老师的一切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为此,成为一名充满魅力的优秀老师是我一生的追求。

四、以乐观的态度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改革的大潮中,我不敢说我的方法是最好的,但我可以毫无夸张地说我的方法是有效的。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以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断改进着课堂教学模式,在形成自己风格的同时,本着信任、帮助、引导、协作、满足和提高的目的,引领着身边的教师。有道是“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帮助指导青年教师是我的责任,更是义务,2009年4月,我指导青年教师马钰参加全国首届新课程优质课例评选活动,《珍惜资源》一课荣获二等奖,为我省在此次项目评选活动中增添了姿色。2013年7月举办的全州首届学校课程设计大赛中,我参与设计的《走进保安族》《安全走进你我他》教案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2013年9月,我指导我校语文教师索永清在全州“五课”教研活动中获得了二等奖,指导张文花教师获得了一等奖。多年来,我坚持参加“送教下乡”活动,先后到过地处偏远的铺川、居集、大河家、小关、六集、寨子沟等乡镇农村小学上示范课,搞专题讲座,将新的理念、方法送到乡村小学,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成长。同时坚持完成省、州、县级教师培训任务,特别是完成了中英项目的培训和每年的特岗培训工作。通过学习、交流,自己的各个方面有了明显提高。总之,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二十多年来,我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我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被州教育局评为“青年教学能手”,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骨干教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教师”,并授予甘肃省“园丁奖”称号,还被评为甘肃省“特级教师”。这些荣誉见证了我为教育事业培养新人所做出的卓越贡献。25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我努力用智慧去教学,用智慧去演绎平凡而充实的人生,让理想在奋进中激扬,让生命在创造中丰盈。

最后我用鲁迅的话来结束我的陈述:“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管理出质量,研究出成果

——奋进中的吹麻滩小学

董彩云

风雨磨砺九十载,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一路风尘,带着它厚重的历史积淀,见证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它勇立潮头,不断开拓,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育人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翻开学校发展的史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所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坚实足迹。

吹麻滩小学始建于1928年,学校占地面积10033平方米。现有教职工74人,陇原名师、特级教师1人,省、州、县级骨干教师18人,有计算机室、心理咨询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电子备课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现有图书18600册。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有根的中国人”为办学理念,“文雅、儒雅、典雅”为校训,“和而不同,雅而有致”为校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教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为学风,形成了“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和谐教育”的办学特色。以“提质量、创特色、创佳绩”为首要工作,学校先后被命名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省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甘肃省快乐校园”“甘肃省金色教苑乡村教师研训基地”“中国好老师基地校”;获得了“临夏州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临夏州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临夏州五五普法先进集体”“积石山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学校以优良成绩、规范的管理走在了全县其他学校的前列。

一、狠抓学校管理,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以管理促质量,向管理要质量”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多年来,学校把班子作风建设放在首位,要求班子成员讲团结,谋事业,争做师德的模范、工作的先锋。并鼓励广大师生积极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坚持全面优化学校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宣传力度,从而保证学校工作始终在明确的办学思想引导下良性运作。目前,学校特色鲜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注重教学工作,坚持做到“六个一”。动一动,坚持轮流值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工作情况,每学期家访(网络、实地)不少于2次;听一听,深入课堂听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指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看一看,经常查阅教案、作业、听课笔记、班主任工作笔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正,限时改进;谈一谈,每天工作结束后,组织教师谈认识,说想法,找措施,沟通思想,交流情况;晒一晒,组织教师网上提交教案、心得、读书笔记、课件、课堂实录等,及时点评,及时表扬;赛一赛,教师比实干精神,比改革创新,比职业道德修养,比教书育人的成果。坚持抓常规管理,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开学初,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确定每学期的具体工作目标及措施。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能做到超周备课并由教研组长每周签字后才能上课。逐步完善学校《目标管理》,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转向制度化,规范化,有章可循,极力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切实增强德育成效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学校以学生的习惯养成为出发点,重规范,促养成,学校对学生提出走路规范、排队规范、学习规范、读书规范、摆放物品规范等多种习惯要求。还借助于礼仪规范要求,将待客礼仪、课间礼仪、学习礼仪等习惯贯穿于教育实践中。通过一日常规检查以及每周开展“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来促使学生增强文明意识和爱校意识,并教育学生“会求知、会合作、会生活、会做人、会健体、会审美、会创新”。尤其是把培养学生“会做人”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和环保意识。在实践活动中陶冶学生情操,开展“我爱我校”“我是文明小使者”等主题班会和演讲比赛。结合我县创建“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县”,彻底清理学校周边垃圾、杂草、墙头小广告等,每天早晚自觉清扫教室、清洁区域内的卫生,让学生在劳动中受到环保教育。学生操行合格率100%,好人好事、乐于助人蔚然成风,2007年,学校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标兵”。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举行了以班为单位的篮球、舞蹈、英语、武术等13个社团活动,各种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树立了“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快乐”的思想,又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校园的高尚情感。另外,把安全教育列入德育活动计划,做到天天讲安全,会会议安全,开学初与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每学期举办“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专题讲座并组织学生观看《篮球女孩》《流泪的花季》等宣传片,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狠抓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如何抓质量?学校给出的答案是“教育教学工作要实实在在地抓”。制定的“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听课要求”“作业批阅要求”“质量分析方法”等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出的低年级“抓习惯,夯基础”;中年级“防分层,提弱项”;高年级“抓训练,出成果”的思路,使学校教研教改有计划、有研究、有收益。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相结合,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学习外地经验与内学、内创、内练相结合。要求领导带头做到三个“吃透”,注重“八备”,坚持“三不准”,尤其把学困生转化当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抓,提出对他们要做到“三忌”“四多”,鼓励教师给他们“吃偏饭”“开小灶”,对学困生制定专门的学习方案,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

以教研组为龙头,注重教研活动。学校狠抓教研活动的质量,从各年级实际出发进行研讨活动,扎实开展观摩教学活动,每次听课后,组织教师讨论得失,并研讨如何精巧而科学地结合学生特点设计每一节课,使所选的例题、习题,所采用的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所表达的语言及板书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佳效果。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近年来,组织学校教师先后到上海、北京、杭州、成都等发达地区、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并邀请北京名校长刘永胜、高海英、彭藐等来学校指导工作,特级教师段秀珍、陇原名师谢青花等来我校进行理论知识讲座和示范教学。通过相互交流,提供学习交流机会,锻炼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截至目前,我校70名教师的论文、课件、课堂实录等获得省、州级以上奖,90%的教师获得校级以上教学奖。赵学红、马如英、索永清、王玉霞等老师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姬世兰、宋彩虹、石鹏鹏、常小霞、鲜红、鲁彦红、祁胜权等部分老师的论文、课件、教学设计分别获州级一、二、三等奖;2017年,董彩云同志编写的专著《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和她主编的《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一书出版发行。

注重课题研究,不断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坚持“强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专业成长,学校把课题研究作为重点来抓。目前已立项研究的省、州级课题共有6项,其中省、州级重点课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设计》《民族地区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实效性的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跑”的研究》进行到中期总结阶段;州级课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研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设计》已结题,其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有效性的研究》鉴定为优秀。学校不仅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讨,还鼓励大家撰写教学论文,并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省、州课例、论文和课件比赛活动。通过此项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是强化学校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学校每学期组织集体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树立教师以德治教,以法执教的意识。加强新教师培训工作,要求新教师开学初坚持天天听课,进行基本功练习,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熟练简笔画,设计班队活动方案,有一手正确规范的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能快速进行汉字输入、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够独立进行电子备课,会说课,上好课。学校积极开展“青蓝工程”,鼓励中青年教师学历进修。经过全体教师的勤奋努力,团结协作,使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幅度提高,董彩云被评为特级教师、陇原名师,王玉霞、赵学红、冶金芬等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赵学红、王玉霞被评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鲜红、喇明梅、焦玉琼等被评为州级骨干教师,索永清、拜玉林、张东、谭小花、马如英、赵明贤、韩金花等被评为州级优秀教师,马玉萍、李发梅等同志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这些荣誉的获得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岁月荏苒,斗转星移。今天,学校的教学设备更加齐全,校园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环境幽雅,布局合理,相信吹麻滩小学这方教育热土定会结出灿烂的硕果,奏响更激越的华彩乐章。

 

 

 

 

 

精彩书评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