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学校教育学视与思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会因学校而改变。

学校培养人,让世界有了改变的起点。

学校教育,为国育才,深刻影响着国家未来。

学校,要赋能每一个生命,让生命健壮健康生长,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本书就是围绕学校、教育、人等要素展开,行中求知,知而践行,知行合一,探索学校教育学秘密,寻找学校教育学智慧,旨在建构中结构,孜孜以求。

本书对学校的定位是,学校是一种立人共同体、生命生长共同体、美好生活共同体,是文明的象征,也是文明传承的载体。
本书核心观点是,学校发展需要核心理念引领,需要高位意义赋予,需要实践体系支撑。核心理念即初心,要牢记初心使命,让学校成为最个性特色的自己,成为最优质品牌的自己。

本书共有7章72个视点。7章分别是学校理念引领、学校管理治理、学校课程治理、学校课堂变革、学校教师成长、学校评价变革和学校成果培育,体系完整。

本书文章都是都围绕“学校”发展有关的学校问题为视点,进行独立思考与感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其特点:每一视点都是问题导向,自成体系。

本书适合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工作者如校长及名师骨干教师、以及家长等群体阅读,开卷有益。

作者简介

  黄积才: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教育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
  广东省教育学会学校特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
  深圳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含教育硕士)“兼职导师”。
  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
  深圳市首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专家库入库专家。
  主持全国、省、市规划办课题多项。
  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持有人(2017年)
  在《中国教育学刊》《中小学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管理》《未来教育家》《广东教育》等杂志发表教育文章近百篇。
  出版专著有《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深圳案例》《学校教育学视与思》。

目录

第一章 学校理念引领

视点1 理念的力量

视点2 以核心理念建构学校师生美好教育生活

视点3 核心理念激活师生心灵活力

视点4 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愿景创意

视点5 核心理念创意设计学校特色发展体系

视点6 学校品牌建设的操作性智慧

视点7 科技教育推进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

视点8 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视点9 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习性教育”样例

视点10 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松和涵养”样例

视点11 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石芽”样例

视点12 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乐群”样例

视点13 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美好”样例

视点14 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品位教育”样例

第二章 学校管理治理

视点1 先行示范,教育何为?

视点2 要激活学校发展内生活力

视点3 核心理念建构校长教育学

视点4 教育智慧缺失现状及原因研析

视点5 深圳教育领跑的使命、智慧及愿景创意

视点6 文化传承的智慧

视点7 制度设计的智慧

视点8 科研管理重在引领

视点9 规范校外培训要内外兼治

视点10 促进教育民办的智慧

视点11 学校集团化办学

视点12 幼儿园精粹管理样例

视点13 教育国际化要走中国路径

视点14 防止教育造词怪象

第三章 学校课程治理

视点1 学校课程概念:界定与阐释

视点2 课程之课:构建立人本体科目体系

视点3 课程之程:要立人路径架构体系

视点4 课程改革的中国立场

视点5 幼儿园返本课程样例

视点6 幼儿园成长启蒙课程样例

视点7 玉龙学校新生活课程样例

视点8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要素有哪些?

视点9 学科核心素养要突出“学科”特点

视点10 STEM教育五点追问

视点11 应提倡技术为王

第四章 学校课堂变革

视点1 心灵的力量

视点2 激活每个孩子创新的种子

视点3 学习方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视点4 课堂应是学堂

视点5 生动是课堂最本质的标识

视点6 启发式教学的智慧

视点7 因材施教的智慧

视点8 有教无类的智慧

视点9 知与行的智慧

视点10 致良知的智慧

视点11 教材内容的智慧

视点12 立德树人的智慧

视点13 教育需要扬长的智慧

视点14 自主学习的智慧

视点15 让孩子学会劳动

第五章 学校教师成长

视点1 愿天下教师皆为明师

视点2 师贵有道,更贵传道

视点3 为师者,要有安身立命的智慧

视点4 为师者要敬畏教育

视点5 让教师享有职业尊荣

视点6 教研活动要有教育性含量

视点7 合格教研员“四三三”方略

第六章 学校评价变革

视点1 为孩子找寻创意成长的密码

视点2 让评价具有点石成金的智慧

视点3 组织考试的智慧

视点4 新高考,再思考

视点5 让评价引领人的成长

视点6 高考改革不只是加和减

视点7 考试要赋能生命生长

第七章 学校成果培育

视点1 教学成果:概念要义及梳理要略

视点2 教学成果培育:学理呈现与事理安排

视点3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深圳组织工作

视点4 广东省教学成果奖深圳组织工作

后 记

试读章节

序 言


要在教育学视野中研究学校教育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而广州英豪学校的创办,则是教育与金融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创办初期,因为办学模式新、名校深度参与、教师待遇高,吸引了内地不少优秀教师加盟,故一度办得红红火火、声名远播。我在广州英豪学校做校长时的同事与学生中,现在有不少都在深圳工作。我也常常受邀出席深圳市各类教育评审活动,活动的空隙,有时也会与他们欢聚。有几次这样的场合,黄积才老师都在其中。同事介绍他是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主任,曾经是中学化学老师。我也曾在几次课题研究方面的研讨会上和他有过交流,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有一天黄老师给了我一个微信问候,同时问我能否为他的关于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新书作一个序,因为有之前几次交往的机缘,所以我欣然同意了。

学校是一种专司人才培养的社会组织,现代人多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通往社会的各种知识和能力。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百姓的孩子不仅要有学上,还希望能上好学,能去更好的学校上学。学校教育是政府为公民提供的一个公共产品,是社会二次分配(追求公正公平)的重要方式,也是民生之首。中国政府不仅承担着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的巨大责任,而且不断提高这种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普及义务教育之后,又继续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力争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这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国家办教育,要有全局、长远、前瞻的眼光;校长办学校,同样需要有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全面的学校功能观、科学的教育教学观。没有理论修养,没有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想办好一所学校绝非易事。

黄积才老师的这本书(指《学校教育学视与思》),围绕学校这个概念范畴,以学校教育学角度,选择7个领域72个视点,从实践出发进行教育学意义上的思考,尝试建构一种新型的学校教育观察视角,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有创意的结集体例。

本书视点内容是著者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成果文章,体现了较高的思考水平与写作能力,也体现了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努力,难能可贵。

学校是立德树人共同体、学校是教学相长共同体、学校是激励生命共同体、学校是生命生长共同体、学校是美好生活共同体,我认为提炼概括得很好!因为我也一直认为,学校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共同体,是一个双向成就的群体。学校具有组织属性,是美好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要激活学校的办学活力,要发挥组织的力量。

本书第一章收录了深圳市龙岗区四联小学“品位教育”样例、龙岗区外国语学校“美好”样例、龙岗区石芽岭学校“石芽”样例、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乐群”样例、坪山区中山小学“习性教育”样例、龙华区松和小学“松和涵养”样例等6个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样例,本书著者在这些样例中以理念缘起、理念内涵意义、理念支撑体系以及理念引领成效等要素为体例进行了解读,呈现了6所学校发展的精彩案例。我们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种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种类及其生命生长规律的学科,学校教育学当然是研究学校教育的种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6所学校育人初心是一样的,但核心理念表述不一样,赋予学校发展的内涵意义就不一样,在核心理念引领下呈现出了6种学校发展样态,这正是在学校教育学意义上的一种呈现。

本书选择的视点有教育智慧缺失现状及原因、立德树人的智慧、文化传承的智慧、制度设计的智慧、启发式教学的智慧、因材施教的智慧、有教无类的智慧、教育扬长的智慧、知与行的智慧、致良知的智慧、自主学习的智慧、教材内容的智慧、评价点石成金的智慧、组织考试的智慧等等,其思考思辨都相当深入深刻,足见本书著者很重视对传统教育教学智慧的整理与阐释,在当下的教育学术语境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相当的理论价值。

本书内容还体现了一个特点,就是学生立场,即站在学生立场来思考教育,如:“校长教育学是一种立人之学,是一种因人而立、因需而立、因时而立、因用而立和因势而立的教育学,是一种使学生具有自知、自适、自省、自信和自强智慧的教育学”“教育要触动孩子的内心世界,要给孩子一个自动、自觉和自发的火引子,点燃生命的发动机”“教育的使命就是要激活每个孩子创新的种子, 给以沃土养分, 给以阳光雨露,给以唤醒、鼓舞、引领和扶持, 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就传奇、荣耀和幸福的一生”“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个样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这一百个孩子变成一个样子,而是让这一百个孩子更加有模有样”……这些话语都体现了本书著者对学校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

本书著者作为基础教育学校领域的一名研究者,能够长期深入学校实际,在观摩中比较、比较中研究、研究中解读,解读中指引,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生活方式。总体来说,本书体现了著者对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也具有很好的可读性,适合校长及学校管理干部、教育学专业研究人员阅读。同时,我也期待有更多的地方教育科研部门的专业人员,帮助本地学校推动改革、致力创新,绘就更多中国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

是为序。


吴颖民

2022年12月1日于广州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首任会长、广东省首批南粤优秀校长、当代教育名家、研究员。曾任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院长,广州中学创校校长,第九届、第十一届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广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多项社会职务)





敏锐的视角 深刻的思考


认识积才,源于他的文章。

积才的文章,视角之敏锐,思考之深刻,我很佩服。

第一次引人注目是他关于学校品牌的系列文章。

积才认为,在经历标准化、特色化之后,中小学教育将迈进品牌化时代。但是,在学校品牌建设中,要么是学校品牌建设理论占有者缺乏实践的支持,要么是学校品牌建设实践者缺乏理论的指引。于是,他结合自己多年基层学校品牌创意工作经历,以主持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为平台,以区域推进学校品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为课题,以探索学校品牌建设具有创意的操作性策略体系为目标,开展学校特色品牌理论与实践探索。他强调,学校特色品牌建设要发挥理念的力量,要以核心理念建构师生美好生活、激活师生心灵活力、引领学校发展愿景和设计学校特色发展体系。其中,他对深圳市一区六校的核心理念引领发展的解读尤为精彩。

第二次引人注目是他关于课程建设的系列文章。

积才认为,准确界定课程概念,无论对课程研究还是课程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当前纷繁的课程概念进行本义梳理与界定,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体系具有基础性价值。从课程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把课程主体、课程客体、课程本体和课程功夫等要素进行统筹,融主体论、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于一体,就能够完成课程概念的本义界定。课程就是一种师生教学共同体,是一种学习平台、成长平台及生活平台,是制度化平台,也是自组织平台。虽然学校相同,但每个学生的学习历程却不同。即使每个学生都是上自己选择的科目,上属于自己的学,上适合自己的学,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积才对课程建设的理论思考,对学校的实际指导,其成果得到了同行的广泛关注。

第三次引人注目是他关于教学成果的系列文章。

积才认为,教学成果培育,既要从价值维、本体维、主体维、理论维及实践维等维度进行学理分析,也要从培育依据、培育目标、培育思路、获培条件、培育方向及培育举措等方面进行事务安排。他认为,能获奖的教学成果要符合四个要求:一是回应教育教学重大问题(立德树人方向),二是基于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案(独门功夫),三是基于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四是教学成果要在推广应用上达到一定年限(二年以上具备二等奖资格,四年以上具备一等奖资格)。他本人曾获得广东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也指导过不少的学校和个人获奖。

积才之于教育,始于化学,陷于才华,忠于热爱。他2011年5月到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服务引领,笔耕不辍,前后在各级各类期刊公开发表90篇文章,实属难得。本书围绕学校、教育、人、理念、课程、教学等要素展开,每一视点都是问题导向,自成体系,展现了他敏锐的视角,深刻的思考,值得品读。

是为序。


闫德明

(作者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广东教育学会学校特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学校发展需要专业引领


积才主任是我的老朋友。我们初次相识是一起到珠海调研,彼此一见如故,成为至交。弹指一挥间,20年,就这样匆匆而过。

那时我在深圳市教科所工作,他在龙岗区教育局教研室做化学教研员,并负责全区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我经常受积才主任的邀请,到龙岗区参与一些学校的课题活动,有时也去做一点科研辅导报告。正因为他的牵线搭桥,我与龙岗不少学校结下了深厚情谊。市教科院成立后,为充实科研管理力量,有丰富经验的积才主任被调到市教科院教育科研管理中心工作,先后任副主任、主任。因为组织管理能力强,工作一直很出彩,有口皆碑。那时,我已经调到深圳大学任教,但我们的联系和交流仍然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出身化学专业的他竟然对教育理论有浓厚兴趣和执着追求。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的教育理论文章,我都拜读过,水平不错,为此我专门请他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师生做过学术报告,深圳大学也聘任他为教育管理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最近,积才主任告诉我,他的新书《学校教育学视与思》即将问世,让我作一个序。我一介书生,并非专家,从来不敢给人写序,但考虑这是老朋友多年研究的心血和结晶,便怀揣着学习的态度,欣然答应了。

接到任务后,我一口气读完全部书稿,获益匪浅,感慨良多,我认为这是围绕学校发展各要素进行的一个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仔细品读,本书至少有以下

特点。

一是政策性强。如视点:“高考改革不只是加和减”“新高考,再思考”“考试要赋能生命生长”“让评价引领人的成长”“组织考试的智慧”等,都是舆情之后,或者国家文件颁发之后对相关政策进行的解读。

二是前沿性强。如视点“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要素有哪些?”“学科核心素养要突出‘学科’特点”“STEM教育五点追问”“应提倡技术为王”“教育国际化要走中国路径”“防止教育造词怪象”“学校集团化办学”“课程改革的中国立场”“学习方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等,都是当时及现今的热点。

三是引领性强。如视点“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习性教育’样例”“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松和涵养’样例”“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石芽’样例”“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乐群’样例”“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美好’样例”“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品位教育’样例”等,展示了如何以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为学校办学理念顶层设计提供了6个案例。

四是原创性强。如视点“学校课程概念:界定与阐释”“课程之课:构建立人本体科目体系”“课程之程:立人路径架构体系”等,首次提出“课程即课与程”的学术主张,从课程之课之本体、课程之程之功夫(路径)来开设学校课程,从而为破解学校课程同质化设置提供了一个指引。

五是指导性强。如视点“教学成果:概念要义及梳理要略”“教学成果培育:学理呈现与事理安排”“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深圳组织工作”“广东省教学成果奖深圳组织工作”等,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支持。深圳近几届省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能够取得好成绩,积才主任的组织与指导起到了重要的推手作用。

本书的结集出版,是积才主任持续十余年的观察与思考结出的一个硕果。看得出他是一位认真工作、勤于思考、乐于表达的人,也是一位忙忙碌碌、激情满满、精神爽朗的人,难能可贵。新时代的学校发展,需要专业引领。我相信,本书对基础教育学校的治理与发展,一定能起到重要的专业引领作用。

是为序。


李 均

(作者系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精彩书评

前  言


每个人都会因学校而改变。

学校培养人,让世界有了改变的起点。

学校教育,为国育才,深刻影响着国家未来。

不仅要有学上,而且要上好学,但谁又知道哪一种学是“好”学?

学校,是一种平凡平常的存在,却是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的存在。

因工作原因,常常去学校,观察思考、解读体悟,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学校?

学校,要赋能每一个生命,让生命健壮健康生长,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本书就是围绕学校、教育、人等要素展开,行中求知,知而践行,知行合一,探索学校教育学秘密,寻找学校教育学智慧,旨在建构中结构,孜孜以求。

本书对学校的定位是,学校是一种立德树人共同体、生命生长共同体、美好生活共同体,是文明的象征,也是文明传承的载体。

本书核心观点是,学校发展需要核心理念引领,需要高位意义赋予,需要实践体系支撑。核心理念即初心,要牢记初心使命,让学校成为最是个性特色的自己,成为最优质品牌的自己。

本书共有7章72个视点。7章分别是学校理念引领、学校管理治理、学校课程治理、学校课堂变革、学校教师成长、学校评价变革和学校成果培育,体系较为完整。

第一章,学校理念引领,含有14个视点,内容主线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要发挥理念的力量,要以核心理念建构师生美好生活、激活师生心灵活力、引领学校发展愿景、设计学校特色发展体系、探寻学校品牌建设的操作性智慧以及区域推进路径,其中对深圳市六校的核心理念引领发展的解读尤为精彩。本章视点8选自《教育》杂志记者杨登明先生对本人工作室进行采访所作的文章,本人对其采访内容以“主要观点、金句语录”进行了重新整理。

第二章,学校管理治理,含有14个视点,内容主线是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教育何为,深圳学校教育发展思考、教育智慧缺失原因研析,如何激活学校办学活力,校长如何形成自己的教育学,如何集团化办学,如何科研引领、制度设计及文化传承,还关注到民办教育、校外培训、教育国际化以及教育造词乱象等内容。

第三章,学校课程治理,含有11个视点,内容主线是在对学校课程概念进行本义界定与阐释基础上,课程论学术界第一次提出课程即课与程,学校课程是一种师生教学共同体,是一种学习平台、成长平台及生活平台,是制度化平台,也是自组织平台。要求全科目设计课程之课之本体结构框架体系,全路径设计课程之程之立人路径架构体系,要站在中国立场,形成中国课程话语体系,呈现了三个学校课程样例,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很好的梳理,还关注到STEM教育及技术教育等内容。

第四章,学校课堂变革,含有15个视点,内容主线是要发挥学生心灵的力量,要激活学生创新的种子,课堂应是学堂,生动是课堂最本质的标识,学习方式适合的对是最好的,要重拾传统教育智慧,如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内容,也特别重视扬长教育、优化教学内容设计,自主学习,立德树人,强调劳动教育价值。

第五章,学校教师成长,含有7个视点,内容主线是做教师要做明师,师贵有道更贵传道,为师者要敬畏教育,要安身立命,政府要让教师享有职业尊荣,教研要有教育性含量,合格教研员“四三三”进步方略等内容。

第六章,学校评价变革,含有7个视点。主线是让评价能够点石成金,让评价促进学生创意成长、引领成长,要有组织教育的智慧,高考不只是加与减,新高考要再思考,考试要赋能生命生长等内容。

第七章,学校成果培育,含有4个视点,内容主线是国家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的落地机制建设,如何指导一线教师生成教学成果,如何概括呈现、优化提升,教学成果学理要素与培育事理安排,深圳在广东省教育成果培育方面的获奖情况,以及深圳在国家教学成果的获奖情况等内容。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2011年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核心课题“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研究”(批准号:mzj010)、2017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础教育学校立德树人共同体建设研究”(批准号FHB170586)两个课题的研究成果。除了第一章视点8内容选取自《教育》杂志记者杨登明先生对本人工作室采访署名文章外,书中其余视点均取自本人公开发表的署名文章。这些文章都是都围绕与“学校”发展有关的学校问题进行的独立思考与感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其特点:每一视点都是问题导向,自成体系。总体而言是较高水准的呈现。

本书没有从学校教育学的概念出发,没有从什么是学校教育学、学校教育产生的现状、学校教育要素框架出发,而是一种围绕学校教育的实践性探索出发,在现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种问题导向的实践改进体系,是一种建构中的结构,在建构中完善结构的要素框架体系,即以现实的、实践的问题为载体,在思与悟中完成学校教育学要素结构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样例意义。

学校好了,教育就好了,这是本书最重要的理念。《学校教育学视与思》,历十余载而成,本人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名工作者、研究者,希望解读学校发展密码,为办好学校而思与悟,觉得这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也是一份正心敬业的心意。

视中思、思中悟,视思悟结合,在视、思、悟中改进自己的工作,是一种工作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天道酬勤,为国家立德树人大事业尽微薄之力,与有

荣焉。


黄积才

2022年10月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