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甘肃文化读本(彩)

  • 作者:施泽玉编著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标准书号ISBN:978-7-5139-2135-0
  • 定价:45.00元
  • 出版时间2018年5月第1版
  • 开本:16
  • 用纸:70克胶版纸,彩版
  • 页码:196
  • 购买地址:http://suo.im/4PzH04
内容简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基因。地方文化包括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传统精神、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和道德传统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能较好地挖掘课程的价值,更容易体现课程的社会功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尊重具体学校环境及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存在的,是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学校、教师、学生),设计、组织并实施的课程,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能够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获得知识、参与生活、增加体验、实现创新的培养更具针对性。

甘肃有8000年历史文化,融丝路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伏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陇东黄土地文化为一体,理应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201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3341”项目工程。这项工程是全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工程的延伸和拓展,其中打造“兰州新区经济增长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甘肃生态安全屏障”三大战略平台的举措就是开发甘肃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契机。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支持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2014年3月,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措施。依据《纲要》精神,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关加强地方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要求,基于我省开展甘肃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方面的教育需求,甘肃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迫在眉睫。

兰州市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从2013年就开始了甘肃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提出了“甘肃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这一颇具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题。2014年6月,被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确立为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同年7月,被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确立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为GS[2014]GHB0607。

为了确保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课题研究团队以兰州市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永登一中历史组为核心,成员来自兰州二中、兰州民族中学、兰州五十二中、兰州五十八中、兰州八十二中、永登一中、永登六中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并邀请高校专业老师指导,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及各学校高二年级文科班中对历史兴趣浓厚的学生参加,组建了一个有核心、有层次、涉及面广的课题团队。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兰州市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团队申报立项省、市规划课题,成员分别申报立项市、县、校个人课题,研究的方法是以团队研讨与个体攻关相结合、统一规划与分工协作相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理论认识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的方式。工作室宏观规划,成员选择自己擅长的内,主要以个人小课题研究为主,在“原始资料收集—资料汇编—课文撰写—论证修改”的过程中,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地方历史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资源,涉及面广,相关的素材多,如何将甘肃8000年历史文明简约地以通俗读本的形式展示出来,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轻松而愉悦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推动甘肃华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课题难点。课题组成员的共识是《甘肃文化读本》课文既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给学生留白,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究。课题组多次讨论最终确定读本分为37课,平均每课4~6页,全书190页左右。每节课文字2000~5000字,全书文字总量10万字左右。每课配3~6幅地图和图片,全书图片180幅左右。文本部分按照“思考提示、正文叙述、图片图表地图、注释说明、相关链接、活动建议”等六个方面撰写。编写各章节时凸显的主题有甘肃地方史的文化精神,甘肃地方史的时间节点、发展脉络与重大变迁、甘肃在东西方交流和华夏文明发展传播中的地位作用,甘肃文化的多元性、多民族性等。吕海军编写第2、3课,王明玉编写第7、32课,王久中编写第10课,马建虎编写第12、19、20、22及第29课,苗红琴编写第14课,田生泉编写第16课,王源编写第25课,孙爱贞编写第31课,刘军民编写第33课,周燕编写第35课,王有龙编写第36课,其余内容均由施泽玉编写。

2015年6月25日,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室姜竹青主任等一行四人来永登县对课题中期验收,课题负责人施泽玉从课题管理情况、课题工作进展情况和执行情况、课题工作的创新性、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阶段研究计划,以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等五个方面做了汇报,验收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2015年底,《甘肃文化读本》初稿完成,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的学校实验使用,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2016年10月,课题通过鉴定,《甘肃文化读本》修改稿完成。几年来,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永登县教育局教研室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尤其是时任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瞿利业同志为《甘肃文化读本》编写纲目,多次与课题组研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纵观《甘肃文化读本》,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时序性。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天倾西北——甘肃华夏文明的崛起与东移(先秦)”;第二单元“天马西来——甘肃华夏文明的西传与纳新(秦汉隋唐)”;第三单元“藏风回尘——甘肃华夏文明的失落与随转(宋元明清)”;第四单元“船在彼岸——甘肃华夏文明的嬗变与新生(晚清以来)”。第二,典型性。读本内容如“长城文化”“石窟文化”“土司文化”“甘肃红色文化”“省会文化”等都是学生身边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典型文化。第三,引导性。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深爱故乡的历史文化,拥有一定的探究兴趣和动机,关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现状与趋势,以感悟之心增强对历史资源、文化精神的保护责任感。第四,互补性。地方历史文化对历史学科有益的补充,如“甘肃红色文化”一课就是对《历史(必修Ⅰ)》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的“红军长征”的补充,把教材中的概念具体化,增进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甘肃文化读本》一定存在许多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修订与完善。

 

作者简介

施泽玉,女,汉族,1968年4月出生于甘肃永登。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历史教师。永登县骨干教师,永登县学科带头人,兰州市骨干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兰州市首届金城名师,兰州市领军人才。

多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与班主任工作,在永登一中民主评教活动中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曾连续五年被评为永登一中“优秀班主任”。在《中国教育报》《中学历史报》《少年文摘报·高中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学习》《中学政史地》《教学考试》《新课程研究》《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福建教育》《江西教育》《甘肃教育》《甘肃教育督导》《师说》《兰州教育》《永登教研》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个人课题2项,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项;中国教师报“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2次荣获兰州市教育科研“个人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被聘为《兰州教育史话》编委会成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特约通讯员、兰州市教师发展学校历史学科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单元  天倾西北

  ——甘肃华夏文明的崛起与东移(先秦)

第1课  东来西去到兰州

第2课  伏羲、女娲与大地湾文化

第3课  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

第4课  岐黄之道与崆峒广成子

第5课  舜窜三苗和禹出西羌

第6课  周秦先祖的西来东去

第7课  西王母与穆天子西行

第8课  老子西行与孔门三弟子

第9课  秦霸陇蜀与氐羌西退南迁

第二单元  天马西来

  ——甘肃华夏文明的西传与纳新(秦汉隋唐)

第10课  甘肃的长城与草原

第11课  中西交流的通道

第12课  中国石窟艺术之乡

第13课  甘肃的世界显学——简牍学与敦煌学

第14课  阴平古道与甘肃三国文化

第15课  甘肃的屯田戍边

第16课  汉魏晋甘肃民族大迁徙

第17课  割据陇右与拱卫中原

第18课  五凉三秦两仇池的纵横捭阖

第19课  五凉文化

第20课  陇西李氏文化

第21课  吐蕃、回鹘文化进入甘肃

第22课  甘肃传奇文化与边塞诗文化

第23课  论学风陇人不与流俗同

第三单元  藏风回尘

  ——甘肃华夏文明的失落与随转(宋元明清)

第24课  王夫之谈“地气东南徙”

第25课  西夏文物河西多

第26课  金哀宗拟迁都陇西

第27课  元朝在甘肃的统治

第28课  从阔端、萨迦到侯显

第29课  甘肃回族历史

第30课  甘肃的土司文化

第四单元  船在彼岸

   ——甘肃华夏文明的嬗变与新生(晚清以来)

第31课  近代甘肃旱灾与饥荒

第32课  近代来甘肃洋人面面观

第33课  从洋务新政到开发大西北

第34课  辛亥革命到抗战时期的甘肃

第35课  冯玉祥与甘肃

第36课  甘肃红色文化

第37课  从土改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文献

后 记

试读章节
精彩书评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