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创新性班级管理实践研究 ——基于中职“工校交替”模式下的探索

内容简介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务院、三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深圳市也强调职业教育要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发展“企业校区”。我校为适应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需要,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企业单位所需要的技能型职业人才,从2010年开始逐步进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改革。

“工学交替”突破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学”主要是指在学校的学习活动,学习者的角色是学生;“工”主要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真实职业环境下进行见习、实习,或是在师傅指导下的生产性实习。通过“工学交替”轮流、交叉进行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获得职业观念、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社会生存、发展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一模式下的班级管理与传统中职学校的班级是不同的。首先,学生的身份特征不同。传统中职学校,学生的身份就是学员,“工学交替”模式下学生的身份转变为“学员+职员”(准职业人)。其次,职业取向不同。传统中职学校往往停留在升学教育,“工学交替”模式下是为就业做准备,实现学习就业“零距离”。再次,生活环境不同。传统中职学校学生生活在校园中,“工学交替”模式下是校园与企业并存。最后,双师型教育。传统中职学校学生主要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工学交替”模式下,学生除了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还要接受企业师傅的教育。这期间,企业文化发生作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并重。这就需要整合一切资源,如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技能、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为把学生顺利带入职场、领入社会做好准备。在这种形势下,旧有的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必须要进行相应的、科学的调整和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索。

我们的研究从2013年1月开始至2014年9月结束,历时一年零九个月。主要探索了中职学校“工学交替”模式下班级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确立了“工学交替”模式下班级管理内容、管理形式和管理手段。研究成果在学校推行了两年,主要成效体现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率得到了提升;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且稳固率显著提高;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社会美誉度提高;就业形势喜人,兄弟学校争相来取经。

参与本书研究写作的人员还有张国珍、肖喆、方菲、魏媛、王孟洋、曾晴。本书在研究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水平有限,书中尚有粗陋不完善之处,敬请专家和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尹益娟,深圳市育新学校高级教师。长期从事教学一线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曾获得深圳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全国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大赛优质录像课一等奖,深圳市首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七认真”优秀教师,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她努力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方法,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全面发展,赢得了学生、家长、同行的好评。在《班主任之友》《深圳教学研究》《深圳教育》等教育刊物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随笔及论文。主持了深圳市课题“中职学校工学交替模式下班级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被评为深圳市“优秀班主任”、深圳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南粤优秀教师。 

目录

第一辑  班级常规管理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模式下的班级管理体制研究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模式下班级管理案例研究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模式下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研究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模式下主题班会课研究
第二辑  班级管理制度
学生操行考核日报表
学生操行考核日报制度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模式下班级安全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模式下班级评优评先办法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模式下学生操行评定考核办法
第三辑  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我们是一家人
有规矩才有方圆
认识“工学交替”
要去实训了,你准备好了吗
确定人生目标,实现人生梦想
守住生命安全的底线
了解企业,熟悉规章制度
学会感恩
消除误解,沟通顺畅——谈人际交往
在自律中成长
我们是一个整体——树立团队精神
应对挫折,精彩实训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谈职业素养
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赞美
沙砾和珍珠——谈如何获得别人的认可
自由与纪律你我谈
工作中的角色认识
实训“大”“小”事
诚信——做人之根本
成长之道——学会自省
“实训”后的你、我、他(她)
在挫折中成长
确定职业目标,迎接职场挑战
我的未来不是梦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 一 辑   班级常规管理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

模式下的班级管理体制研究

研究“工学交替”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工作,首先就要研究班级管理体制问题,它是班级建设的基础。

一、传统的班级管理体制及其面对职业教育显露出的不足

目前,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体制都是采用传统的普通中学的模式,即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现实中,大量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迈入社会,进入职场后的茫然、无助、迷失是不争的事实,在学生被湮没的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也走进了尴尬的角落。这与我们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和理念有没有关系呢?下面我们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适应“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传统的班级管理体制面对职业教育显露出的不足。

(1)中等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不同的。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也就是为学生进入更高一级学校打基础,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上具有高度同一性,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因为它能满足普通中小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管”好了班级,学生的学业目标也就基本达成了。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生产环节培养“大量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受教育者的下一站是社会,是企业,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自然比“上一级学校”的需求更具多元化,即使同一专业的学生面对的岗位也被分化成技能型与管理型,自然,以目标高度同一性为前提的传统的班级管理体制在面对培养目标多样性的职业教育上有明显的不足。

(2)中等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是有差别的。义务教育主要是以学科教学、知识学习为主。职业教育是“开展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教育”。学生除了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外,职业素养更是企业看重的,也是今后学生职业发展的根基。职业素养就是劳动者应该具备的工作适应能力,现代企业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是敬业爱岗、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强烈的责任意识、良好的团队精神等,这样的人格和人生态度更主要是通过在群体生活中体验、感悟获得的。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除了少数的班干部能得到锻炼和进步,绝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追随者,难以获得诸如责任、沟通、协作方面的体验,毕业后自然无法适应社会及岗位的需要,迷茫、无助、被湮没在芸芸众生中也就在所难免了。

(3)中等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有很大差异。义务教育阶段总体上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较单一,便于班主任通过班干部对班级进行有效的掌控与管理。中等职业学校除了基本的德育课程、文化课程外,大多数是“学中做、做中学”的专业课、技能课,实习、实训教学环节更非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时空上有很大距离。按传统的班级管理体制,班主任如何能实现实验室、实训室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如何对在不同岗位、不同地点实习的学生实现有效管理?如何对学生在本专业内的工作技能或特长的个性化发展进行协调管理?

(4)传统的班级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需要。“工学交替”办学模式下,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工作环境是不断轮换的,班级管理面对的不单是校内管理问题,还有任务更重的实训岗位的管理工作,实训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生产实践第一线学习岗位技能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好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传统的班级管理体制难以胜任实训管理的要求,比如实训中,在工作岗位上的班干部,怎样去管理、督促其他同学的实训工作呢?班主任怎样去“巡视”课堂呢?

因此,我们应该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从“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实际出发,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体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工作中体验、感受到责任意识、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自觉提升职业素养,学会应对在社会、企业中的生存发展问题,胜任企业的工作需要,这才是我们的办学目的。

本文就上述问题,从班级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做探讨。

二、“工学交替”模式下面向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班级管理体制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职业学校就尝试将企业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有的学校将班级名称用企业方式来命名,把XX班级称XX公司,学生干部称总经理、经理等;也有的学校把班级工作、学生的学习成绩量化为“虚拟工资”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希望以此培养学生适应将来进入企业后的管理模式。我们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工学交替”办学已经五年,五年里,学校的领导、班主任、德育教师、心理教师及专业课教师平均每周3~4人次深入到学生实训企业,与企业沟通交流,对学生工作进行指导。我们感觉到,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像企业一样的学习、生活情境。班级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确定本班的发展目标,再将此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要由全体同学分工合作来完成,任何学生个体不能游离于班级工作之外,每个学生都是班级工作的承担者。在此理念指引下,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如下班级管理体制。

(一)班级形式与规模

1.?班级形式

开展“工学交替”办学以后,一个班级分成A班、B班两部分,一部分在企业实训,一部分在校内上课,轮换交替进行。这既是适应企业正常运行的需要,也是适合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说,它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它所能提供的岗位也有一定的数量限制,不可能接受一个时期大量学生在顶岗实习,而另一个时期出现大量空岗的现象,这样企业无法正常运行;对于学生来说,职业学校传统的“2+1”的办学方式使学生校内学习和顶岗实习在时空上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两年中对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完全不清楚,专业技能的学习也缺少针对性,等真正进入实习岗位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再去摸索学习、再去适应调整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往往还没有完全适应实习岗位就在茫然中匆匆结束了实习过程,何谈职业素养的养成?而采用将班级分成A、B班轮流进行实训的优势在于:首先,企业可以按班级规模安排相对固定的岗位,不会担心空岗问题,不会对企业经营造成损失,企业乐于接受学生的实训;其次,班级工作始终与企业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对企业、对专业、对职业的感知和认同,这是学生专业学习、技能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不可或缺的背景因素。

2.?班级规模

一般不超过60人,A班、B班人数各30人左右为宜,可视企业、岗位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班级内根据以A班、B班为单位的轮训实际,建立不同的班委会(但班级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分别对A班、B班负责。一个班级应当配备班主任一名,每个专业配备校内管理教师一名,每个校外实训基地安排一名管理教师。班主任、管理教师重点负责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规范相关的养成教育工作,专业教研组负责学生专业理论、职业技能教学和实训工作。

(二)班级管理模式

让学生通过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适应企业顶岗实训和将来进入企业工作的需要,这是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的教育任务。学生走入社会、进入企业,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是岗位职责意识,它不是仅仅通过说教能够解决的,更多的是在相近或相似的学习、实训场景中养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抛弃原来习惯了的传统的班级组织管理模式,班级建设、班级目标的达成不再是几个班干部的事,而是要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实现全体学生共同成长。

根据我们五年来在学校教育、企业实训管理中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工学交替”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应当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实行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负责制,分A、B班各设立三个基本职能小组——班级班务小组、班级学务小组和班级文体小组,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师生共同承担和落实班级工作。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

班委会职能近似企业董事会,负责制定班级目标、班规、学期工作计划,监督各职能小组落实工作目标和执行班级制度。

各职能小组近似企业各管理或生产部门,由组长全面负责,分别承担班级事务、学业发展工作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组内根据工作职能分类或分项进行工作分工,每类或每项工作设立一个主责任人和数个协同人,组内分工协同人可以兼任,但主责任人不兼任其他的主责任人工作。班务组由热心班级公益事务的同学构成,可以以班级内务卫生、物品领用与保管、班级后勤服务等类别进行组内工作分工,负责班级日常事务、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学务组由各学科课代表、学习成绩好、有专业技能特长的学生构成,一般以学科、实训岗位等科目进行组内工作分工,负责班级学习方面的工作;文体组由有文体兴趣、特长、爱好的同学构成,通常以体育、文艺、美术美工、手工制作等特长进行分工,负责班级文体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的策划与实施方面的工作。

在这样的班级管理体制下,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就相当于企业各部门员工,具体工作的主责任人相当于企业班组长,组长相当于企业部门负责人,班委会相当于企业最高管理层。再辅以与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相近似的班级管理指导理念、工作流程、工作原则,学生像企业员工一样,有完成好自己分担的工作任务的责任和义务。如此,让学生在体验中熟悉、在熟悉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逐步养成高度的责任意识、严谨的规范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职业素养,这既是解决他们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习的前提,也是他们今后职业生涯中获得良好发展的根基。

三、“工学交替”模式下面向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办法

(一)指导理念

1.?民主管理

明确班级各职能小组、学生在班集体中的职责、分工,人人都能参与班级职能小组工作,人人都是班级建设的参与者,人人都是具体工作的责任者,人人都是班级共同成长过程的监督者。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责任意识。

2.?团队合作

学生一般不宜跨组兼任班级工作,对确有特长、有能力、有热情的同学,在其完成好自己在本组负责的职责任务后,可以鼓励他们主动配合其他小组完成工作,目的是让学生在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的独立分工和整体配合中培养团队意识、协调合作意识,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学会配合、学会交流。

3.?自主管理

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各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各具不同的职责和要求,在体力、精力、心理方面都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班级的各项工作不能再指望由几个学生全部承担;现实中,企业也不会允许班干部在工作时间去巡视、检查其他学生的实训情况。而且学生在实训期间,身份转变为学生+企业员工,既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恪守职业规范、职业道德,适应、习惯企业工作生活的实际情境,又要牢记自己的学生身份,自觉地遵守学生的操行操守,自觉进行自我监督,自查自省,学会自主管理。

(二)工作方法

1.?班委会组成成员及产生方式

班委会由班主任、管理教师、各职能小组组长及各职能小组推荐的一名学生代表组成。

(1)班主任:由学校指派,是班级的最高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作为职业学校,通常指派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指导学生建立班级专业、技能发展总体目标。

(2)管理教师:由学校指派,是班主任的副手,辅助班主任进行日常规范的执行、检查,指导学生学会自律、自查、自省,学会应对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后的生存和生活需要。

(3)职能小组组长:由班主任按工作职责要求,组织相应小组进行内部推选。

(4)学生委员:各职能小组组长组织本组推选出一名做事公正、热心、讲原则的同学担任班委会委员。

(5)班主任有权对不胜任的组长、学生委员进行撤换或重新组织选举。

2.?班级管理工作流程

(1)班委会讨论制定班级目标、班规、学期计划等班级总体规划;讨论通过学校、团委、部门布置的及各职能小组上报的班级重大工作、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

(2)各职能小组落实班委会通过的本组工作、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

(3)各组组长负责本职能小组的日常工作,履行本组工作职责。

3.?班级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班级各项工作的决策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班主任对原则性问题有否决权,对各类申诉有最终裁决权。

(2)班级管理实行层级制。层级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班委会→职能小组组长→主责任人→学生。上级对下级有监督管理权,但不得越级行使权力。下级无权拒绝或自行更改上级的决定、决议、责任分工、任务安排等;下级若对责任分工和任务安排有不同意见或建议,应先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提出,由其做出处理意见或是上报给再上一级处理;如果下级对上级的处理态度或处理方式不认可、不满意,可逐级向上申诉,直至提交给班委会仲裁。任何学生无权拒绝班委会仲裁后的责任分工和工作安排。

(3)同层级间实行协商制。同层级之间的工作如果出现了关联、交叉,则由双方组长或是主责任人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学生对其他职能小组或主责任人的工作有疑义,应向本组组长或主责任人提出,由双方组长或主责任人依事依规做协商处理。确有问题而又协调不了的,可由组长或主责任人逐级向上申诉,直至提交给班委会协调或仲裁。学生个人无权对其他职能小组或是主责任人正常履行职责的行为提出疑义,若是有打击报复的言行,则按学校和班级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三)各岗位工作职责

班主任、管理教师应当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履行学校制定的岗位工作职责。学生应当自觉遵守中学生手则、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训企业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工作规范等,不再赘述。在此,仅说明班主任、管理老师及学生在前述班级管理体制下相应的工作职责。

1.?班主任工作职责

(1)结合学校教育目标和本班实际,组织班委会讨论、制定班级总体发展目标。

(2)根据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和本班总体发展目标,指导班委会制定班级学期工作计划。

(3)指导、组织班级各职能小组落实相关工作,履行工作职责。

(4)组织、指导本班开展教育活动,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教育。

(5)认真组织学习和执行上级部门及学校的各项规定,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实训检查指导工作,建立良好的班风班貌。

(6)组织选拔、培养班委会成员,监督班委会、各职能小组认真履行职责,贯彻学校、班级、企业相关制度,做好操行评价工作。

2.?管理教师工作职责

(1)在班主任领导下,负责学生课外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检查和管理工作。班主任因故离岗期间,代行班主任职责。

(2)指导、组织班级各职能小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班风班貌。

(3)依班级工作计划和目标,对违纪学生进行集体观念、法制观念、人身财产安全及学校管理规定的教育工作。

(4)协助班主任选拔、培养班委会成员,监督、指导班委会和各职能小组组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3.?职能小组组长工作职责

(1)认真组织本组成员按班级工作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班级工作目标。

(2)合理安排本组职能分工,善于协调和沟通,组织同学共同完成本组工作任务和目标。

(3)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大局观念和团队意识,认真做好与其他职能小组间的协调、配合工作。

(4)主动关心、帮助本组成员认真完成学业,努力营造本组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和谐融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促进本组成员共同成长。

(5)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积极主动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大胆工作。

(6)及时汇报并协助班主任和管理教师处理班级突发情况和问题。

4.?班级班务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并监督落实班级宿舍内务、教室内务及公共分担区的卫生、物品管理工作目标及工作计划,按工作分工负责各自相关工作。

(2)负责制定班级值日生工作细则,明确值日生的具体任务和要求,组织好大扫除工作。

(3)每学期及时组织领取班级卫生用具、教室所需物品等,做到厉行节约,保管好班级各类物品,如有丢失、损坏应及时上报班主任或管理教师进行重新申领或维修。

(4)负责本班所属场所的用水、用电、防雨、防风等安全检查,督促值日生离开宿舍、教室、实训室等场所时及时关闭门窗、水电、空调、实训设备等。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

(5)有权依照校纪、班规,对不履行值日工作要求的学生,对因故意或是责任心不强造成班级物品非正常损坏的学生提出批评和进行处罚,如对方犯错情节严重或态度恶劣,则由组长上报班委会,并提出处理意见。

(6)关注同学校内外的生活条件,及时向班主任或管理教师反映同学的正当、合理要求,保持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实训企业的联系和沟通畅通,本着互信、理解、宽容的原则,做好沟通交流工作。

(7)协助班委会保管和使用班费。班费的使用应规范、透明,购买材料时必须索要购物凭证。若数额较小,只要由2人以上签字即可;若数额较大(大于50元),则必须由班主任签字方可报销。整理好账目,使账目清晰、准确,每月向班级同学公布班费的使用明细,便于民主监督。

(8)协助管理教师每天监督值日生日常卫生保洁工作,对同学内务、遵守安全制度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考核,对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安全习惯差的同学,由组长向班委会提出教育、处理意见,向班主任提出工作作风建设建议。

(9)积极支持配合其他职能小组工作,为其他组的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等提供后勤服务和必要帮助。

(10)完成班主任、管理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班委会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

5.?班级学务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并监督落实班级学业目标,各科目主责任人负责制定本科目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负责本科目相关工作。

(2)按照各自的工作分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听取学生的合理意见或建议,主动与相应学科教师或企业指导教师沟通,调整或改进教学方式;及时听取学科教师或企业指导教师的意见或建议,指导并督促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方法,促进“教”与“学”共同发展。

(3)以学科为基础,做好课堂考勤、班级日志的填写和检查,记录班级课堂学习、实验、实训、自习等学习活动中学生的纪律表现,督促学生改进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方面的不足。有权按照校纪、班规,对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不良的学生提出批评和进行处罚,若对方犯错情节严重或态度恶劣,由组长上报班委会,并提出处理建议。

(4)以学科为基础,帮助任课教师督促、检查各科作业完成情况,每天汇总整理各科作业、课堂表现情况并做好记录、上报。

(5)积极主动配合文体组,设计、布置班级板报、橱窗上与学习有关的栏目。

(6)负责协助教师安排好实训前的学习准备事项,督促、检查、收集实训手册、实训成绩报告、实训总结等,并上报班主任或相关教师。

(7)实训期间,及时记录并向班主任报告实训计划落实、学生实训表现情况及需要学校解决的有关实训问题。组织实训结束后的本班级实训报告会,并推荐参加学校实训报告会人选。

(8)组织本班学生开展班级学科竞赛、技能展示、技能竞赛等活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技能展示、技能竞赛等活动,促进学业发展。

(9)积极开展班级学习交流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6.?班级文体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并监督落实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各项目主责任人负责制定本项目的工作计划,组织本班级开展健康向上的课余活动和班级宣传工作。

(2)按组内工作分工,分别协助老师做相关教育活动的组织、准备、管理工作。

(3)积极挖掘本班同学的文体、才艺特长,策划、组织班级同学开展文体、才艺学习活动,积极组织同学参加上级各类文体竞赛和才艺展示等活动,活跃课余生活,促进同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4)负责落实班级宣传板报和橱窗的设计、制作、更新等工作,协调学务组做好学习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5)以工作分工为基础,做好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和各项文体活动的评价考核,督促学生改进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有权按照校纪、班规,对不按要求参加文体活动和展示活动,或是对工作消极、敷衍的学生提出批评和进行处罚,若对方犯错情节严重或态度恶劣,由组长上报班委会,并提出处理建议。

(6)配合其他各职能小组,做好班级活动的动员、宣传、展示等工作。

 

精彩书评
登录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