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教育智慧搭桥、铺路、筑巢

人文大海体育舟 : “修、练”式体育教学法探索

  • 作者:郭桂彬 著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标准书号ISBN:978-7-5581-3373-2
  • 定价:36.00元
  •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 开本:16
  • 用纸:胶版纸
  • 页码:300
  • 购买地址:http://suo.im/3Z1qJf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文体育”为理念,以新课标为指南,把传统的“训练中学习”转型为“修炼中学习”,创立了“修、练式”体育教学法。“人文体育”的定义是,指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达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修”,即思想的修炼,主要是通过阅读、写作和对训练的分析、提炼来达到;“练”即指体育技能的训练。基本课型为:“边修边练”和“边练边修”。

作者简介

郭桂彬,男,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现任教于珠海市南屏中学。信奉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最先就是从体育开始的,透过体育去思考人生、思考生命,才是真正的体育。

常年致力于人文体育的研究,从教以来发表获奖相关的论文30多篇。

目录

第 一 辑?定海神针

我的体育理念

             “人文体育”浅论

             试论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体育与健康之我见

实验方案

             “修、练式”体育教学法

第 二 辑?曦耀金锚

“船长”的思考与实践

             体育课中文化知识的点缀

             浅谈“知、情、意、行”对体育考生的作用

             体育选项教学初探

             人文体育,伴我中考行

             记一次长跑课

             提高初三学生上课积极性的方法摭谈

             名言警句,让初三体育教学充满活力

             渗透“人文精神”的游泳训练初探

             渗透“人文”精神的体育学习评价研究

             中学生如何运用体育调节情绪的实验

             自主学习在初三跳绳教学中的运用

课外技术训练的思考与实践

             体育运动中起步的警示

             集体跑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跑步的激情

             短跑的“人文”思考

             长跑的“人文”思考

             铅球的“人文”思考

             跨栏的“人文”思考

             跳高的“人文”思考

             跳远的“人文”思考

             为什么要训练田径与篮球

             篮球的启示

             篮球比赛的“失败”

             素质训练中的思考

             赛前自重书

             赛时激励书

             思想教育的小故事

             ??引思

             ??雨天坚持训练所磨练的

             ??心态

             ??一次热情的唤醒

           ??巧“拨弦”,奏一曲自律之歌

             ??缺席

             ??“水”的教育

             ??教会队员选择

             ??放手

             ??如何对待“陌生人”

             ??遗憾的启示

             ??一次“诚信”的测试

             ??高度

             关于优化应试素质的小故事

             ??一次特别的应试教育

             ??考试期间坚持训练所锤炼的

             ??一道特别的考题

“船员”实践录

             “长征”定格

             ??起步阶段学生日记集

             ??学员读名著用名著日记选集

             ??定格情理的课堂教学

             ??定格情理的课外训练

第 三 辑?金锚沉月

永远的记忆,鲜活的面容

             ??创业

             ??科比

             ??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

             ??“龙”的霸气

             ??训“猴”

             ??一位“特殊”的队员

             ??奇迹

             ??乖巧勤奋的他

             ??乖乖仔的蜕变

             ??小大人

             ??懒猫

             ??无形资产的力量

             ??捉迷藏

             ??志在超越

             ??懂事与叛逆

             ??投机取巧

             ??感谢1

             ??感谢2

             ??偏见

             ??感动

             ??弱点

             ??总结书

             ??一次心灵的唤醒

             ??较量1

             ??较量2

             ??是天性还是教育无能

             ??一次失败的“招安”

             ??东菇

             ??倔强

             ??活宝型的真男子

             ??明天的伟岸

             ??人小“诡”多

             ??内敛

             ??憨厚的美男子

             ??威力四射

             ??蜕变

             ??转变

             ??教育不是万能

             ??身体变化大

             ??懂事

“修、练式”体育教学法实验报告

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定海神针

“人文体育”浅论

本文旨在以人学为指导从宏观上阐明什么叫“人文体育”,为什么要开展“人文体育”教育和怎样开展“人文体育”教育。本人才疏学浅,难免挂一漏万,但出于一种责任感,仍不揣冒昧,写出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什么是“人文体育”

人的发展是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人文体育观的核心内容。人学(人文体育)研究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依据人学原理,人有个体性、群体性和类特性的三重属性特征(祁志祥《人学原理》)。人具备以上三重属性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完整的人的形象。

1. 人的个体性

人的个体性是指人自然存在的个体属性,是相对于人的群体性而言的,是作为个体的人,在政治上与法律上所应有的权利、自由、尊严以及在精神世界的独立自主性。

2. 人的群体性

人的群体性是指同一个群体内部不同成员相凝聚的同一性,也是一个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差异性。群体性主要是指表现在群体成员身上的传统、习俗、道德、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在意识形态方面这些群体所表现出的共有的意识。

3. 人的类特性

人的类特性就是人作为类存在物,在人身上的表现形式,它是不同时空的人所具有的普遍的、一般的共同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共同特征,同时,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自我规定。

正因为人是以上三重属性的统一体,人类才成为万物之灵,才会有对人的人性论、人生观、人治观、人格观和社会观等关于人的动物属性和非动物属性的讨论,也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人起了重要的作用。正如发展学家佩鲁指出:“如果不从人的更高层次上去理解发展,对各种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难免是肤浅的、表面的。”从人学的观点看,在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自然本性方面,体育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在人的自然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社会性方面,体育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的存在方面,体育是促进人的个性与人的身体、心智一起和谐发展的过程。体育是人的身体活动,体育的存在、发展与人的存在、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理解体育更需要先理解人,更需要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在我国,“人文”一词始于《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过程上讲,文明所向之处便是“人文”;从功能上看,“化成天下”谓之“人文”;从内容说,“人文”是指关于人心、促成人性的文化。在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文史哲兴起,教育中强调那些属于人和人性品质的元素(比如体育),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重视和关怀。接着,在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继承和发扬了人文精神,直接加速了近代体育的诞生,这就是人文体育。它肯定“人”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人生的价值,使人在身心各个方面均衡地发展。全人类所公认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人文体育的最高典范。学校教育的宗旨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这德、智、体、美也展现了人的三重属性)。

体育可以锤炼人的道德品质,促进德育的发展。《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

体育促进人的智育的发展。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故乡——希腊爱琴海的岩石上刻着这样的文字:你想变得健康吗?那就跑步吧!你想变得聪明吗?那就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那就跑步吧!这就是明证。

体育与美育紧密联系着,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顾拜旦在《艺术、文学与体育协商会议》中呼吁:“艺术与文学应该以何种规模、何种形式,参与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来,并与广泛意义上的大众体育运动相辅相成,从而既提升体育运动的声望,艺术和文学自身又能从中获益?”

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息息相关。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说:“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在最广泛、最完全的意义上来讲,它不是同教育分离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趋于一个完整的人。”毛振明教授在《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中指出:“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人,即体育育人的宗旨。”

综上所述,所谓“人文体育”,就是指不断生成着的、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及其过程。

二、为什么要实行人文体育

1. 体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发展,在实践层面倡导“立人”的思想,从人的角度去思考体育,从而更新体育观念

体育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是寻到了根。因为体育和人的本质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它与人的身体、人的存在、人的生活有着直接联系。这是体育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体育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人的要求,而且体育也现实地反映着社会对人的身心教化过程,体育不仅具有物质层面的技术形态,而且具有精神层面的价值形态。体育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事实上暗含着“人文”的两种含义,即体育不仅是对人的体格的塑造,还是对人的人格(精神)塑造。在实践过程中,体育和人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不断改变着,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着变化。从理性工具到价值观念,体育认识中的哲学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一视角的转变,使人的主体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人文体育”观对“人文体育”思想的研究和新“人文体育”观的建构,其基本认识是围绕“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的。在体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体育的认识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动态、开放的观念,而这种观念的核心就是体育“由人而生,向人而进”。

早期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家也有重视体育者,但他们重体育是出于一种对完美教育理想的追求,是古希腊教育重身心和谐发展的现实复兴,而后期人文主义者重体育体现的是对中世纪骑士精神教育的超越,是新的教育目的对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因此,哲学家莫尔将体育与美育联系起来,认为健美的身体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说:“美观、矫健、轻捷,这些都是乌托邦人视为来自大自然的、特殊的、令人愉快的礼品而高兴地加以珍视。”文艺复兴后期,教育的目标发生了转向,培养精明能干的绅士,培养博学多能的贵族成为新的教育宗旨,体育受到了很高的重视。因此,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蒙田说:“我们现在恰恰相反,不要培养一个文法学家,也不要培养一个逻辑学家,而是完美的绅士,完美的绅士就应该懂礼仪尚体育。”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也强调:“只有依靠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取骑士精神,这也是体育运动应该达到的最高目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西方对体育的认识高举着人文的火炬。

《中国体育通史》阐明了中国的现代体育:“体育活动是由有思想的人进行的,体育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也是社会及个体文化生活的需要。在体育文化的概念上有三个层面,外层为精神物化层,中层为精神外化层,内层为精神的内涵。”毛泽东指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教育家陶行知说:“注重身心和谐发展,造就健全人格。”武术哲学家李小龙也说:“修炼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这些观点无不充满了“人文”的内涵。

2. 体育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的必要性

在科学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向鼎盛的一段时期里,“唯科学主义”也悄然盛行。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世界观”成为新的价值标准;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大行其道。科学更多地体现在它的物质成就上,造成了表面上科学过剩的假象,从而引起了近代以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冲突。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提醒我们促进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必要性。

体育领域科学与人文的分裂,表现在竞技运动领域的唯科学主义倾向,在竞技体育上忽视运动员人文素养,对专业运动员重运动训练,轻文化教育,运动员变成了只为追逐奖牌的物化工具。在学校体育领域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只注重学生的体质、体能和运动技术,对学生的评价上只注重“达标”“测试”“心率指数”等科学化指标,缺乏学生人格独立和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缺乏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教育。毛振明教授也痛斥这种现象:竞技体育讲究客观时空上的平等,而体育教育却不能不重视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平等;竞技的结果清晰地分出竞赛者的优劣顺序,而面向全体学生、造就一代新人的教育,又怎能将学生划成三、六、九等呢?而且这种划分多是无意义的。

这种只追求科学的物化工具层面的畸形思想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惨痛的。

3. 提升体育内涵和品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存在歪曲认识,或者说生物体育观占统治地位,使社会对体育的认识只是生物性的“死练”,没有思想内涵在里面;也使社会对体育界、对体育人形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正如毛振明教授在《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中指出:“在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教学向‘健康第一’的培养目标转化的今天,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认识层次,需要加强哲学方法论的深入理解。这是学科发展的认识需要,也是体育在学校教育作用中得到更好体现的需要。”体育教学想要摆脱这种偏见,体育界要真正形成自己的思想,就要认识“体育”与“人”这两者的本质及其依存关系。体育本身的精神价值远远超过了社会所认同的它的工具性价值。而体育本身的精神价值恰恰是使体育具有迷人魅力的根源所在,这一点又恰恰被我们严重忽视了。我们对体育现象的迷恋远过于我们对体育思想的求索,体育的价值始终不能超出理性工具的范畴,这是体育思想研究滞后的结果。人文体育就是要思考:体育不仅仅是人类的工具、玩具或者是其他外物,它还是人的自身生活状态、存在状态或者这种状态的一种表达。从人的自身的本质认识出发,发掘人与体育的关系,合理认识体育的人文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人的角度出发,从体育出发,形成体育界自己的思想观点。同时,还应该在坚持它的科学、技术基础的前提下,提倡它的人文价值和思考,真正提升体育的内涵和品质,消除社会的偏见。

4. 体育回归“人文”已迫在眉睫

从以上的事实可以看到,现在的体育已脱离了“人文”的本质。故有识之士无不大声疾呼:体育要回归“人文”精神!华南师范大学胡小明教授在《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中指出:“中国自从于西方引入体育以来,生物体育观一直占统治地位,酿成了许多恶果,21世纪的我们再也不能钻进传统体育教学的小胡同,应该用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让体育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服务。”上海市体育局办公室苏清明副主任就十运会出现的种种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能够拯救中国体育的显然还不是重典严法,而应当是体育内在的人文精神的回归;竞技体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金牌,而是人文关怀和人的全面发展。”前辈赖天德也指出:“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心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又有特殊的功能,是其他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加之在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现代学校体育必将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毛振明教授则更加清醒、理智,他从体育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角度出发,在《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中的《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材》中呼吁:“在不忽视体育运动给人的生理方面价值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内含于体育运动中的文化价值。从利用体育中的文化价值因素去促进人的道德形成、社会化以及个性发展这一观点去重新组织、加工教材。”

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我们应当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象。”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中的两大主流,它们在不断的相互碰撞中,逐步走向融合,从而孕育了当代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要求把“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结合起来。它所寻求的是社会需要与人的需要的平衡,理性发展与情感发展的平衡。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把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和学生个体育需要结合起来;把追求学校体育的健身价值和人文价值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的知识技能和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结合起来。真正确立学生在学校体育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指出:“要深入研究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以体育为手段,促进中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以上政策法规无不突出“人”的重要性,突出对“人”的人文关怀。学校体育活动,要起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锻炼学生坚强意志,以及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等。

新一论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强调人文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应是一种强调体育本质、文化价值、主观意识、行为能力等的教育过程。”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体育”势在必行。

三、怎样实行人文体育

1. 社会方面

(1)确立人文体育观作为当代体育的主导价值观,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运动,让全民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积极锻炼身体的社会氛围。让体育成为锻炼人的精神、意志、品格和气质的活动。要让全民参与的《为奥运争光计划》得到真正的落实。也就是说让全民参与托起所有赛事的奖牌,特别是奥运金牌,让每一块奖牌都成为一个区域、一个团体全民参与的标志。

(2)政府部门转变竞技人才的培养方式,让竞技体育回归学校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时下中国竞技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靠体校培养,这样过早地进入专项性训练,并且训练只盯住生物效果,缺乏关注运动员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人才素质的偏失。我们应该借鉴国外采用的俱乐部制并建立系统的学校赛事联盟的竞技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样把体育跟学校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运动员的素质就能很全面地得到发展。乒乓球皇后邓亚萍曾在两会时呼吁中国须多层次地进行体教结合,篮球巨星姚明也痛陈体育脱离教育的弊病。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指出:我国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系统相脱节,导致运动员素质低、出路窄和淘汰率高,而在教育系统内培养运动员可以有效化解这些矛盾。

(3)提高社区体育教练员的人文素养。时下中国教练员大部分都是退役下来的运动员,在竞技方面有高超的技艺,但是缺乏理论的修养、人文的武装,陷入“运动员”教“运动员”的恶性循环。因此要让知识、文化来托起体育,而不是做生物性的“死练”。具有丰富知识和多元文化等“人文”素养的教练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优秀教练。

(4)开展体育的文化建设,让体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社会公众对人文体育达成共识。在生物体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特别是学生家长对体育认识存在偏见,普遍认为体育会影响文化课,因而忽视体育。社会公众很有必要转变这种偏见。这种偏见形成的根源是社会公众对体育的认识只停留在它科学的物化层面,没有回归到人的自身。正如萨顿在《科学的生命》一书中阐述:“确实,大多数的文人——而且我也遗憾地说还有不少的科学家——都只是通过科学的物质成就来理解科学,却不去思考科学的精神,既看不到它内在的美,也看不到它不断地从自然的内部提取出来的美。现在我们说,在过去科学著作中发现的那种没有也不可能被更换的东西,也许正是我们自己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必须理解科学的生命,就像他必须理解艺术的生命和宗教的生命一样……”前辈体育学者卢元镇说:“今天我们要把过去的文化遗迹保存下来,继续向西方传播,让世界真正全面地认识中国。这就要把中华文化过去的运行规范、习惯方式推到新的境界,需要当代中国文化人做出新的努力,其中包括体育文化人。这就要求体育文化人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参与世界文化建设的眼光。这就要求体育文化人提升整体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从现实的功利追求摆脱出来,上升为一种整体的文化超越。”新生代的体育学者冯霞博士也说:“体育文化作为观念的文化,是人的精神文化,是体育中的人的精神。体育所追求的不仅是人的身体的健康和活力,在内层的精神层面,体育文化的精神应该能够带给人内心的和谐与宁静。”如此人就能展现人性的光辉,且更富有生命的价值。

社会具备了以上良性“土壤”后,“人文”体育才能顺利地成长。

2. 学校是“体育”的主要阵地

学校只有培养出一代代体育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体育精神。因此,学校的体育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教育内部首先要扫除开展人文体育的三种障碍。一是传统僵化的体育意识,如认为体育就是为了追逐竞技成绩、培养体育精英。二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示范,学生学、练习;课堂教学只是单纯地关注传授技术、技能和运动量、运动负荷等生物指标,缺乏对学生的感受和感想的关怀。三是片面追求升学成绩,将体育课变成了考试科目训练课。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学生失去了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经过枯燥和残酷的考试科目训练后对体育痛恨起来。这样的体育锻炼,已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只有拓清了以上的障碍,人文体育才能顺利地开展起来。

(2)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生,先要有具备人文素养的教师。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好的教师会造成好的国民,而不死不活的教师,只能造成不死不活的国民。因此,体育理论界和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从生物体育观的浅层次中超脱出来,不断提高人文素养,用人文体育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体育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停留在生物体育的知识层面,还要研读文学、美学、哲学等理论知识,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升华,形成高层次的“人文体育观”。

(3)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体育对人而言,是终其一生的教育。仅仅把体育看作一门专门的知识、技术,仅仅用体育来提高人的肢体能力或者体质状况是不够的。因为人的价值、理性、尊严等都隐匿在体育的文化结构之中,从而影响到人的人生理念和生活态度。然而,现在课堂教学仍停留在生物性肤浅层面。我们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回归人自身,让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去思考学习、思考生活、思考生命的价值。正如德国科隆体育学院的海克尔教授指出:“参加体育活动不仅仅是身体方面的问题,它也包括了人的思维、感官活动,它是人的整体活动,属于人的完整教育。”只有让学生真正看到体育的价值,体会无穷魅力,才能激发其课堂学习的兴趣。体育学者毛振明教授在《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中谈道:“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常以学生的心理趋向和认识规律为主专业技能训练线设计一个单元或学时的教学,强调技术教学系统与学生心理认识走向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性和外在的轻松、愉快。”学者钟启泉在《追寻课程与教学的本真意义》中指出“作为训练的学习”转型为“作为修炼的学习”是课程标准的本质要求。据此,体育不能只是单纯的身体锻炼,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做到“修”“练”相结合,让“修、练式”体育教学法代替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所谓“修”,即修身,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可以通过阅读、写作和对训练内容或过程的分析、提炼等手段,来达到目的;“练”即体育技能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既可“边修边练”(先布置学生读相关的辅助的读物,如文学名著、人物传记,观看体育明星的录像,观看相关的电影和电视剧,把“人文精神”渗透到训练中),也可“边练边修”(要求学生写训练日记和训练总结,引导学生对训练进行哲学和人生等方方面面的思考,让学生在训中进行修炼)。的确,学习不是单纯的程序化、技术化的知识掌握和能力训练过程,它也是社会实践和自我修炼(人格修养)的过程。“作为修炼的学习”蕴含着对儿童的整体性的尊重和对学习的内在价值的寻求,因而能够成为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这些观点对体育的教学尤其具有指导意义,把体育从“训练的学习”转化为“修炼的学习”正是学校人文体育的表现。

(4)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努力塑造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生。充分利用“人文体育”教育功能,注重学生的体育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注重文化知识的点缀,注重体育哲理的揭示,从而修炼学生的内在素质。在课余体育技能的训练中,注重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注重个性教育和人格教育,让队员们深刻体会体育的竞技魅力、体育的竞技内涵,体现人性的光辉。让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充分融合,表现为对完整的人的全面理解与重视。既要通过科学手段发展人的运动素质和身体能力,也要运用充分的人文教育完善人的人文素质,其目标不在于物,而应该在于对人的切实关怀。

(5)对“人文体育”规律性的研究。学校体育的任务并不是取得多高应试成绩和多辉煌竞赛成果。而是要授予学生体育运动的方法和规律,使学生能够真正热爱体育并终身坚持。但是我们目前研究得更多的是体育的生物规律,对这种人文体育规律的研究可以说仍是一片空白。怎样让生物体育与人文体育有机地融合和互补,人文理念下的“修、练式”体育教学法要怎样才能结合得完美,哪些项目适合“边修边练”,哪些项目适合“边练边修”,这些都要进行科学的规律性的总结;它们之间如何相辅相成,最后达到修炼的目的……这些研究,一经定论,就必须大力推行,让崭新的方法促进体育的发展。

学校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然而要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意识,就涉及所谓兴趣、激励、价值观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看到体育不只是停留在生物的表浅层面,它具有更深刻的人文价值观和人文内涵,教师要以这些价值观和内涵触动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所以,教师要寻找这些规律,并形成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一旦形成,它将成为国民生活的马达、公民生活的中心。

试论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笔者认为体育就是身体的教育,它以人学为依托,体现人文的理念。它是追问“人如何了解自身?”“人如何活才有意义?”或者“人如何活才像一个人?”的人学命题(祁志祥《人学原理》);它本身就包含了教育的形态在里面:因为体育从产生那天起就没有离开过它对人的塑造、教化的本质。从人的本质层面来说,体育是对人格和体格的双重塑造,不管给哪个阶级和阶层来用,体育都能够改造人的身体和心灵。

2003年大学毕业的我有幸成为吉林大学珠海软件学院的一名体育教师,那年为了让教学有针对性,我对全校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大一新生进行了一次“我心中的体育”问卷调查。当年调查发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1)体育课在中小学生中缺乏吸引力。在回答“中小学十二年的体育教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的问题时,只有24%的学生认为是精彩的,有53%的学生认为是平淡的,13%的学生认为是无聊的,甚至有10%的学生认为是失败的。这些数据反映出,体育课在中小学生中缺乏吸引力,学生对它缺乏兴趣。

(2)体育成绩评价方法陈旧。在这次调查中,关于“体育成绩的评价方法”,答案众口一词,都是“一刀切”的达标评定。显然,这是由于受竞技体育的影响造成的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教学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重视技能而忽视育人的现状。

(3)过分渴望在体育课中学到体育技能。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5%的学生渴望在体育课中学到技能。我们知道,体育技能尤其是高难度技能,并非人人可习,有的还特别需要天赋。因此,很多学生在渴望变成失望后,对体育失去信心和兴趣。在问及“我在中小学十二年的体育中……”时,有34%的学生认为“玩过瘾了”,31%的学生认为“啥都没有学到”。

(4)对“终身体育”认识肤浅。在回答“我对‘终身体育’的认识”的问题时,只有27%的学生对“终身体育”“有深刻的认识”,56%的学生只是“听说过而已”,还有17%的学生“从未听过”。

笔者认为以上问题,究其根源,都是在竞技体育的影响下产生的。我们知道,很长时间以来,竞技成绩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甚至唯一的目标。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发现这一目标跟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产生了偏离。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一年后我到了中学任教,成为一名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以上调查的现实性。调查中出现的问题仍是当今教学的主流。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体育的本质从而认识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成为本文的重点论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疑问,我反思,于是把目光转向了历史的源头。

一、从体育的起源和发展看体育的本质

体育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尽管人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需要来发挥它的作用。但它关注“人”的教育本质始终未变。

1. 远古的体育

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缩所产生的力量去获取食物,从而得以生存,这时体育项目是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譬如,手臂有力量,是为了投得更远、更快、更准,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击猎物;腿部的力量是为了跑得更快,更好地追捕猎物和躲避野兽。所以,体育一开始的教育实践是“身体力行的教育”,大量地表现为亲身感受以及用自己的身体与野兽搏斗,用自己的身体与自然对抗等“身体活动”。其教育的核心精神是重视身体“感觉”的“身体教育学”,在当今的体育项目中,田径就是表现这种理念的宝贵遗产,其展现了人类祖先在谋求生存中“身体力行”的活动。

2. 古代的体育

古代的体育项目不断增多,功能也在分化。

第一类是为政治和军事服务。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产生了与阶级对立相适应的社会分化。劳动对体育发展的影响逐渐退居为间接的和次要的因素,军事和政治对体育发展的影响则相应增大。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用自己的身体去保家卫国,使自己的家庭、宗族、民族不受外敌的侵略。例如,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行全民皆兵。人们从儿童阶段开始便进行严格的身体训练,为进入军队成为士兵打下基础。我国古代的骑马、射箭、武术、摔跤、举重等也成了军队选拔士兵和进行身体训练的主要项目。

第二类是为了养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意识开始萌芽。最为代表性的是养生体育项目的出现,如古印度的瑜伽,中国的导引术、气功、五禽戏等。古人认为生命活动的源动力来自于自身,提出以“治内”为本的养身哲学,其基本思想是使机体保持“不损”,这是维持生命运动的最佳方法。这些都体现出了古人透过养生体育思考自己、认识自己和追求生命质量的思想。

所以古代的体育比远古的体育有了更大的发展,尤其是第二类体育项目,已直接地表现出体育的人学思想,人文关怀。这一时期的教育形态仍是以“身体教育学”为主导。

3. 近、现代的体育

为政治和军事服务的体育项目不断发展。

在中国,由于受资本主义的侵略,因而山河破碎。以洋务派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国,他们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纷纷学习西方的东西。如英国的兵操、击剑、跳高、赛跑等纷纷被引入军事和学堂中,学校体育也随之产生。

体育项目也以新的形式出现,如郊游、旅行、游戏、球戏等等,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更向人性化靠近;同时随着医学、人体解剖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建立,体育科学理论也随之形成,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解剖学等,为人们更科学地认识自己的身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各种为满足不同人群而设计的运动器械也不断发明和推广运用,为满足人们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人性化的物质基础。

而近代体育最大的特点是竞技体育的发展、成熟和定型。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强大起来,他们迫切需要建立与自身利益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生活。14世纪以后,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后,资产阶级取得了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胜利。人们也逐渐地改变着思维方式。特别在19世纪,工业社会达到昌盛,不仅引起了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也促使社会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需要寻求能够对快节奏、高紧张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起调节作用的新的体育形式。于是,既能够体现竞争精神,又有娱乐和调节生活功能的竞技运动迅速发展。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在竞争中提高、在竞争中完善成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此时,竞技体育应运而生,大行其道,很快登上了大雅之堂——其最鲜明的标志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下,竞技体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爱好,并引起了人们狂热的追求。但是,随着竞技体育发展的登峰造极,人们对体育的本质的认识也渐渐偏离,甚至以竞技体育代替了体育,体育更多的是表现为生物性的“死练”,人们认为参加体育运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取得竞技成绩。

也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知识教育”,因而也发生了由“身体教育学”向“知识教育”转变的教育大事件。特别是十八世纪以后,随着瓦特把蒸汽机运用于工业生产中,西方资本主义突飞猛进,使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认识、改造自身的能力不断增强。科学研究渐渐兴起,分门别类,各成体系。自20世纪以后,电气逐渐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新的生活内容,资本主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牛顿、爱因斯坦的天文学的建立,使人类的视野投向了广阔的宇宙。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们从以前靠“身体力行”求生存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们不再害怕变化多样、多灾多难、反复无常,不确定、不平稳、不安逸的世界,甚至狂妄地认为人是世界的主宰,可以改变世界,如毛泽东同志认为“人定胜天”;科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同时,也在提倡着:“科学知识就是力量”;哲学家斯宾塞在代表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也得出这样的结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知识教育学”以“理性”的名义借助“科学”的威力雄霸整个近代教育领域,科学知识似乎在解释着自然界的一切,人们似乎发现了事物的运行规律,因此,人类更加疯狂地迷恋于科学的探寻。人类的教育学也开始一步步由生机盎然的“身体教育”演化为机械僵死的“知识教学”。

在体育领域,人们在科学理性的影响下致力于按照科学的原理和人体解剖、生理规律来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和改善人的体质。随着西方体育的引进,这种唯科学主义的体育价值取向一方面推动了我国体育科学体系的迅速建立,另一方面,则造成了人文体育精神的忽视。其间,许多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竞技,更重要的是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对身心的教化,以及为了育人的人文精神。例如,体育学博士冯霞强调:用“人文”界定“体育”在于体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发展。因此,体育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人的要求,而且体育也现实地反映着社会对人的身心教化过程。片面强调竞技体育给社会各方面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二、生命教育,时代呼唤其成为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体育为战争、政治服务的功能已大大减弱。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脑的发明迅速地占领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了人类的大脑;因特网的广泛运用,已使我们实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这时我们发现科学让我们的身体得到了解放:科学让我们的物质丰富起来,我们再也不用像祖先那样用身体去获得生存;战争更多的是科技战,不像以前那样要用更多的人去厮杀;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也减少了很多人情世故的烦恼……

人类疯狂地迷恋科学的世界,人们变得理性,更加信赖知识,致使人的“感觉”开始弱化与衰退,从而忽视人本身的存在。因此在科学的指导下产出一批“大脑袋”“粗脖子”“身体小”的病态的、畸形的、扭曲的人才,同时,现代的人们再也不用为生存担忧、不用再经历战争的折磨以及人事的纷争。在物质发达的世界里人们反而感到无聊、迷茫甚至迷失了自我,沉醉于现代的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但同时,它也成了我们人类自身的杀手。一些现代的文明病随之而来,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等。同时,我们人类还面临着由于人际关系的淡漠而造成的心理疾患,世界的大城市中开始出现“见不到阳光的人”“不会说话的人”“不会处理矛盾的人”以及“无关心、无目标、无气无力、无感动、无忍耐”的新人类,比如所谓的“网虫”“官二代”“富二代”等新兴人类,更多的是生活在精神空虚的世界里。这一切将威胁我们人类的生存,吞噬我们人类的本性。随着现状的复杂化,以及科学知识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癌症等绝症、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等的不断出现,人们不再沉迷于科学发展所带来的甜蜜,更多地是拷问着知识的可靠性和科学的真实性。此时,人们才发觉自己在科学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原来人类是多么的渺小;才发现要关心“人”的存在,要关注人的发展,要关注自身的感觉,要关注生命的质量;才发现人只有把握自身的本质力量,做自己精神的主人,才不会在现代文明的潮汐中泯灭!

因此,关注人生存的意义,思考人生命的价值成了现代人最强烈的追求。

面对这些问题,人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顺应时代的呼唤“挺身而出”。人学指出:人的科学是其他学科的唯一牢固的基础,那么人性论就应当是“人的科学”——“人学”体系的核心部分和逻辑起点。所谓“人性的内涵”就是人的生物属性和非生物属性的统一,生物属性是人的基本属性,非生物属性是人的特殊属性。古语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动物属性是人的特性之“毛”依附的“皮”,首先要满足人的动物存在,然后才能实现人的非动物存在。回顾以往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则是本末倒置,只关注人的非动物性效果,而脱离了人的动物性存在。因此,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在《人性论》中指出:“一切科学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任何科学不论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即使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人的科学,因为这些科学是在人类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是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

在体育领域里,人文体育就是解决这一时代问题的产物,人文体育观的“人文”提法,旨在提醒我们自己,体育要关心人本身。因为身体是人的自身自然,是体育所要改造的生物学目标,然而精神(或者称为“心灵”)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体育对人的改造不能只顾及“身体”的需要而忽略了“心智”的价值和意义;或者反之,只追求体育的精神价值和意义世界而抛弃了体育用以改造自身自然的科学技术基础,这样做对体育的发展无异于釜底抽薪。所以人文体育观强调体育关注的对象要从物转向人,强调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的人文认识论。因为一个人性化时代的来临要求体育更应该从人自身,人的生活世界、意义世界去理解人与体育的关系。

时代呼唤体育以生命教育为主——责无旁贷地要为体现人生存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作出贡献。

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呢?

《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这就要求学校的体育教学要摆脱“生物体育”的桎梏,以人文体育观为指导,把体育教学的工作重心从“物”转向“人”。

在具体操作上,教师首先要破除为夺取竞技成绩而进行生物性“死练”的观念。对体育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理性工具的层面,要用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体育观

精彩书评
登录通行证